微波食品好危險?加熱有塑化劑?專家破解迷思,購買前注意「這些事」就不用怕!

2017-10-05 11:45
14,597人氣
老是聽說微波食品多吃不好、包裝有毒,到底超商的微波食品安不安全呢?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圖/pakutaso)
老是聽說微波食品多吃不好、包裝有毒,到底超商的微波食品安不安全呢?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圖/pakutaso)

為了讓消費者安心食用,微波包材耐熱測試、溶出與材質安全性測驗是廠商特別重視與嚴格要求的。這些包材若以建議的加熱方式一起微波的話,都是安全的。

「叮咚!」走進超商,其實不難發現大多數的調理食品都是採用塑膠製品包裝。因為過去多次食安風波以及塑膠在高溫下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如塑化劑等危害,讓一般民眾要將包裝隨著食物一起進入微波爐加溫復熱,感到有所不安。到底這些冷藏、冷凍調理食品的包材安全嗎?《食力》帶你一探究竟!

1970年代微波技術開始應用於食品加熱以來,其包材的材質或形態受微波加熱影響的研究就持續展開。例如以鋁箔容器微波,會產生火花、破壞磁控管以及阻斷微波穿透食品等問題。而其他塑膠包裝受微波加熱所產生的安全性問題、食品是否受熱均勻等課題,業界與學界都一直不斷研究與技術突破中。因此目前市面上,多數冷藏、冷凍調理食品的包裝都是可以直接微波加熱的。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陳輝煌教授表示,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微波爐專用塑膠容器都是第5類塑膠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材質,耐熱溫度與化學穩定性都比較高,一般運用在超商飯類、麵類、水餃等的硬質容器上。而過去因為塑化劑事件而讓人感到擔心的第3類塑膠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因為耐熱溫度過低,廠商基本上都不會運用來作為微波的包裝

積層袋則是廣泛被運用在冷凍調理食品的包裝,是兩種或以上的原料以薄片的組合方式結合而成,並具有多功能的柔軟性包裝材質。內層要求無毒、無味、耐油、耐化學性好,常用的有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外層則講究印刷性、耐磨耐熱、具有強度與剛性,例如聚醯胺(Polyamides,PA)等,視需求中間還會加上高阻隔性的材質,以阻絕香氣散發、防潮等。

微波的塑膠包材都會經過嚴格的檢驗之後,才可以使用,例如可以用於微波的PP材質,也必須是通過檢驗有標注「可微波加熱」的才能使用。7 -ELEVEN表示,門市調理食品使用的免撕袋是可直接微波的透氣微波袋,在上市前會確認具備有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的安全性證明文件,與耐熱測試報告合格檢驗。萊爾富便利商店則強調,自有品牌「Hi-Kitchen」的所有調理食品包材於出廠前也都會進行包材溶出試驗與材質試驗,以確保在高溫、酸鹼環境下不會有化學物質溶出。 (相關報導: 雞精真的這麼營養?我會需要嗎?一次打破迷思!專家建議「這些人」絕對不該喝… 更多文章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那麼,既然微波材質都經過檢驗,是否意味著怎麼使用都安全?答案是「不」。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政雄副教授表示,微波加熱調理食品的過程其實只是復熱,以達到「適口溫度」,因此基本上廠商在標示加熱溫度建議時,都不會過熱。但是若民眾不按照建議,未控制好時間或火力,自行加熱導致過度時,仍可能會讓包材產生有毒物質。陳輝煌也建議,在微波時其實最好不要讓包材直接與食物接觸比較好,因為高溫下油脂可能會融掉塑膠。因此微波前一定要仔細注意包裝上標示的加熱溫度與時間、以及是否所有材質都適合微波,例如有些食品就會要求拆除包裝後再加熱。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若包材外觀有刮痕,仍有釋出毒物污染食物的可能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星巴克關掉網路商店、不做電商了!與其他企業「逆行」的理由,讓人讚嘆不愧為最強連鎖店
反共背景「世亞盟」淪肥貓單位 劉世芳提案刪千萬經費
高市原鄉道路獲補助改善 保障族人通行權益
大和夜生活不只居酒屋與風俗店!日本「夜間經濟」正夯
為何世越號沉沒後,韓國人都不信政府了?3年前搜救那句瞞天大謊,多少錢也難補償
全運會男女手球賽 高市女子組奪金連霸
BBC談台北市議員李新之死:老中國風骨的凋零?
民進黨二對夫妻檔立院同台備詢,藍委批「近親繁殖」
小小的鯊魚人玩具賣3000元!他自學設計、借錢開模,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玩具設計功力
陳水扁「裝病」?邱太三:不可能讓他裝
子宮肌瘤不正常變大可能是子宮肉癌!有子宮肌瘤的妳,這9種食物不要吃…
賭城大屠殺》美國控槍的五大障礙
東北季風明晚報到 國慶連假北部、東半部有雨
工研院董座月薪40萬,徐永明批:815停電官員是贏家,老百姓大輸家
連假到這來場老派約會吧!整個月豐富街頭表演、市集,帶你重溫20年代的復古浪漫!
台灣土地快被自己人玩死了啦!縣市搶蓋天空之橋賺暴利,山崩家毀有誰敢出來面對?
南明寧靖王為何選關帝廟上吊殉國?台灣史專家道出「皇民後裔」晚景悲涼的背後真相
全球財經掃描:十九大在即,習獨掌大權、黨領導國企路線明確
誰說草莓族做不出好成績?世大運新銳導演正用Y世代的新價值推翻傳統的思維框架
沒有填鴨式教育,學生就會變懶、完全不念書?奧地利震撼的教學方式,讓台灣老師都慚愧
有影片》讓眾人看傻眼的最強快嘴!每3秒賣一籠菜,將失傳的珍貴「糶手喊價」技藝
墨爾本未來朝聖景點!Zaha Hadid逝世前精心設計,可減少50 %耗能,還擁有超美流線空間!
中美關係風雲:美軍第七艦隊與亞太國家的糾葛恩仇
60歲男一上床就打老婆!醫師揭密:他不是恐怖情人,只是有「這個病」才會傷害枕邊人
為何可口可樂總能吸引那麼多人為它瘋狂?這些客製化行銷方式真的超厲害!
賭城大屠殺也有假新聞!Facebook、Google成幫兇 澳洲歌后Sia也推文錯誤消息
青年男女交網友,安全嗎?記下網路交友4守則準沒錯!
北市黨部主委之爭》自居「吳敦義正統」 鍾小平對黃呂錦茹勝算大
北市黨部主委之爭》直逼市長選舉規格,馬英九、郝龍斌同台為前民政局長站台
不只把海螺、獸骨拿來吹!南美洲原住民居然連這個都能當樂器,讓人嚇到不要不要的
主管要求買咖啡還交代On the double!不是要你買2杯,或加倍濃縮,真正的意思是…
一具震驚北歐的無頭女屍》瑞典女記者15刀身首異處 涉重嫌丹麥發明家電腦竟有斬首影片!
烤肉吃太多,腸胃不舒服請聽聽醫生怎麼說!2個最實用建議,一次解決惱人消化問題
風評:賴清德為什麼不能主張台獨?
顧爾德專欄:憲改不要變成另一場司改
崔男觀點:好吧,「斗膽」「批評」一下台灣的年輕人!(下)
不准帶榴槤、蝸牛要買票、不排隊是犯罪!盤點世界鐵路六種奇葩規定
周勇夫觀點:蔡英文從不願說清楚的兩件事
胡一天專欄:區塊鏈融資的理論與實踐
葉耀元觀點:透過嚇阻理論來了解美韓衝突:下一步是什麼?
大魚大肉好負擔?從這8家蔬食料理,體驗清新的健康生活
廖亦武專文:如果他們獲得和平獎,將是挪威無上榮耀
觀點投書:莫把雞蛋看成果─教育應提倡科科等「質」
觀點投書:莫讓下一位政治受難前輩遺憾而逝
邱坤良專欄:日麵入侵─東京油麵的台灣滋味
觀點投書:「大膽北進」的東北亞戰略新架構:黑潮、賽局、北極海
觀點投書:台灣與東南亞
多看「它」一眼保你的命!大完便別急著沖,便便顏色、外觀正洩漏你身體的秘密
「稅改愈快愈好」賴揆5日與立委便當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