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不吃糖可以餓死癌細胞?營養師破解常見迷思,1類人千萬別嘗試生酮飲食抗癌

2025-06-04 09:00
長期斷食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最好的方式是先排毒。(資料照/取自Pexels)
目錄

編按:近年來,低碳飲食與斷食被部分人視為抗癌妙方,認為能「餓死癌細胞」或「排毒防癌」,但這樣的說法是否真有根據?本文以醫學觀點解析癌細胞的代謝特性與身體能量需求,說明為何極端的飲食控制不僅難以殺死癌細胞,反而可能削弱免疫系統、危及健康。

低碳飲食可以餓死癌細胞嗎?

依據瓦式效應腫瘤細胞為了快速增生,會大量吸收葡萄糖以產生能量。所以出現不吃糖可以剝奪癌細胞能量來源、餓死癌細胞的說法,有人提倡極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生酮飲食,可以阻斷癌細胞利用葡萄糖快速增生,延緩腫瘤生長。

當癌細胞和體細胞在癌症病人體內互相競爭,負責和癌細胞打仗的體細胞更需要足夠能量維持戰鬥力,若攝取過少碳水化合物,熱量不足,會造成低血糖和營養不良,削弱體細胞的保護機制。

尤其癌末的病人已經很瘦弱,免疫力差,能量不夠,如果再採取低碳生酮飲食,可能更危險。

再者,癌細胞具有調轉重塑糖代謝特質

癌細胞代謝靈活,彈性很高,可以在不同環境產生不同能量來源,例如乳酸,所以低碳飲食餓不死癌細胞。低碳飲食、斷食或生酮飲食讓癌細胞餓個幾天、1 週,或許會看到一些腫瘤增生指標下降,但癌細胞為了生存,也會很快調轉機制,例如發現葡萄糖變少,就大量表達運糖載體,加速對有限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利用率。

腫瘤周圍的微細環境很複雜,各種因子都可能影響癌細胞發展,包括攝取的食物、代謝產生的副產品等,很難人為操控,所以癌細胞沒那麼簡單被殺死。即使除掉大部分細胞,只要一小部分沒死,殘餘的癌細胞就會突變,像變形金剛一樣,演化出更特異的腫瘤標靶,導致抗藥性。

癌症病人的主要死因,就是癌細胞從原本要消滅它的路徑逃脫,而病人身體又太虛弱,無力對抗,所以抗癌首先要強化主體細胞,顧好免疫系統。

斷食可以排毒且抑制癌細胞生長嗎?

斷食是一種古老且在現代愈來愈受歡迎的另類飲食方法,許多人相信有助於排毒並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從前文的敘述,我們也可以知道斷食不僅無法餓死癌細胞,還可能迫使癌細胞在能源斷絕的情況下,發展出更厲害的搶能源工具,或是更扭曲的異常能量代謝型態來滋養惡性癌細胞存活下來,甚至提前誘導出癌幹細胞活性,增加轉移風險。

長時間或高頻率斷食更可能傷害體細胞,人體有兩種細胞特別易感於糖能源斷絕的情況,分別是腦神經細胞和紅血球細胞。

兩者皆僅依賴葡萄糖做為唯一主要能量原料,當個體斷食進入深度飢餓狀態時,不平衡能量代謝的會轉向誘導酮體生成,雖然兩種細胞均能夠使用酮體之替代能源,唯血酮酸過多會造成酮酸中毒與尿酮,可能早一步毒死體細胞,或削弱其抗癌的作戰力,例如降低免疫作戰力等。

人體細胞偏好健康生理性穩定平衡,不喜歡大起大落的極端環境挑戰,斷食造成的能量短缺,會刺激細胞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產能機制,反而可能提高致癌風險。

一舉兩失的斷食方式,需要三思。 (相關報導: 醫師公開一日3餐!想省錢、快速有效的健康飲食法,跟著這篇吃最簡單 更多文章

可能誘發癌症的毒物分為兩類,一種是外來的毒物,例如PM2.5、食品毒物、塑化劑、病菌病毒、污水、空污、輻射等,都會危害細胞,產生病變。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