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轉型正義 文章列表
#
轉型正義
約 1,30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賴政府的政治操作凌駕民生─從刪補助款、改路名到關稅戰怠惰
面對層出不窮的民生困境,從詐騙橫行、醫護及長照人力吃緊,到迫在眉睫的國際關稅戰,台灣社會無不期盼政府能提出具體解方。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一連串令人費解的政策與作為,不禁讓人質疑,究竟誰才是真正將人民福祉放在首位?近日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要將全國各縣市現有的中正路路名更改,聲稱是為了彰顯轉型正義。此舉簡直是「吃飽太閒」的最佳寫照,完全偏離了當前最需要關注的焦點。......
嚴屹諝
2025-06-19 06:00
評論
軍事
歷史
兩岸
國內
專欄
劉錫輝觀點:只為平冤的人生劇本
2025年6月,戴晨志先生在《臉書》貼文:「人生的劇本,不能預知、不能偷看、不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筆者深受戴先生的人生劇本感召,不揣冒昧,重新整理一下以往出版的回憶錄,回顧一下我的人生劇本。 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為了保護它,而在金門島參加過古寧頭戰爭和八二三砲戰的老兵,現在可能聊聊無幾了吧!筆者是其中之一。筆者是否生不逢時?難以斷言,生於亂世......
劉錫輝
2025-06-15 06:50
評論
政治
國際
觀點投書
兩岸
觀點投書:撕下「民主」的假面─評台派對南韓大選的雙重標準
上週,南韓總統大選在一場憲政風暴後塵埃落定。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以近半數的得票率勝出,為前總統尹錫悅的「戒嚴之亂」及其後的倉皇下台,劃上了一個戲劇性的句點。南韓政局在歷經短短半年的動盪後,總算迎來穩定。然而,就在南韓人民做出選擇、開票結果底定之時,有一群人卻對此展現出極度的悲觀,甚至大力唱衰南韓的未來——這群人並非敗選的國民力量支持者,而是遠在台灣的「台派」......
許正豪
2025-06-14 05:50
評論
國內
公共政策
專欄
VIP
名家專欄
朱淑娟專欄:瑠公圳蔡家老宅,保留與開發可以雙贏
從日治時期就座落在新店瑠公圳旁的「蔡家老宅」,2011年被土地代管單位「瑠公農田水利會」賣給建商後,日前台北地方法院,再度通知6月26日要強拆。這塊土地,先是賣地過程不合情理,接著法院審理未顧及政權更替的轉型正義,判決第三代屋主賴碧珍為「占用戶」,建商隨後多次要求拆除。目前這塊地的使用分區還是「機關用地」,變更程序還沒完成,並不急著現在就拆除。而且依法,機關......
朱淑娟
2025-06-10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正路「正名」該喊卡就喊卡─摒棄意識型態,致力社會關懷!
民進黨賴政府推動全國中正路改名爭議迭起!行政院長卓榮泰日昨定調,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權責,「政院沒有全盤推動的任何計畫」;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強調,「一切按照卓揆指示,這個議題就到這裡為止」,中正路改名政策形同喊卡。全台中正路改名引起基層強烈反彈,稍早之前,內政部長劉世芳還夸夸其談「轉型正義是人權問題,不應有錢才推動」。民進黨賴政府打從一開始的信誓旦旦,......
黃映溓
2025-06-10 05:30
評論
軍事
國內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軍人福利待遇調整看國軍的轉型正義
近日,新聞報導立法院審議有關軍人待遇討論案。我認為,合理的待遇,嚴格的訓練,應有的尊嚴,最重要的是有誠信的政府及領導者,才能造就穩定且堅韌的國軍。至於有人質疑為何上校階以上子女還要給補助,這就看你看問題的角度,你是要就事論事,還是要混在一起討論。必須說的是,每一種福利,每一種加給背後都有它賦予的意義,就我來看,子女教育補助費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種福利名詞而已,更......
鄭松輝
2025-06-09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國內
汪志雄觀點:六四與二二八:歷史的鏡像與反思
六月四日與二月二十八日,這兩個日期分別標誌著中國與台灣歷史中極具悲劇性的轉折點。它們雖然發生在不同時代與政權下,卻有著驚人的結構相似:民眾出於對不公與壓迫的不滿發起抗爭,國家機器則選擇以暴力鎮壓回應。更令人深思的是,事件之後,政權皆試圖封鎖真相,使歷史記憶成為政治鬥爭的一部分。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揭開台灣長期白色恐怖的序幕,數千人遭捕殺,社會陷入集體沈默......
汪志雄
2025-06-07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兩蔣保台治台功遠大於過,何必假威權之名去之後快
一個不尊重歷史記憶,及正確客觀評論政治人物功過的國家社會,不會得到他國的尊重,如同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政權更迭之後,有的將前朝制度及建築,都視為妖孽,將宮殿付之一炬的情形,表示新朝的氣象,結果朝代還是無法持久,再由另一政權取代。做人要公道,這是老一輩從小教導我們的,是人與人間處事的基本道德之一,如能加上些正義感,適時挺身而出的見義勇為,那當然是最好的,台灣......
許銘文
2025-06-07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有錢批鬥死人改路名,沒錢支持活命助健保:生者權益應重於死者
近日,台北榮總名醫吳元宏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指出,醫療體系面臨嚴峻挑戰,病房人力短缺、急診醫護離職潮等問題正逐步侵蝕人民的健康保障。他直言:「無米之炊難為」,缺乏資源讓醫療體系難以運作,甚至提出「不想加資源,不然就推動安樂死吧」的無奈呼籲,點破了當前醫療資源不足的殘酷現實。然而,當社會資源有限時,有些焦點卻過多地放在死者身上,而非生者的權益。近年來,社會上頻繁出......
誠厚孫
2025-06-07 05:30
即時
新聞
政治
中正路改名「至少要花5億」?掀反對浪潮 綠營票倉也不挺:完全沒必要
為推動轉型正義,內政部近期預告將研擬全台「中正路」改名計畫,並延伸至「經國路」等涉及威權象徵的街道名稱。此舉引發部分地方政府及居民激烈反彈,批評中央倉促行事、造成民生不便,甚至引發藍營執政縣市集體表態抵制。內政部則強調改名屬法定義務,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居民溝通,尋求共識後依法推動。中央推轉型正義政策 擬全面更名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去蔣化」,作為轉型正......
龔渝婷
2025-06-05 12:28
評論
國內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改路名的轉型正義是便宜行事
內政部之前放話說要將全國的中正路都改名,以彰顯轉型正義。可是遭受到很多縣市長的帶頭反對,本以為打消主意了,殊料又傳出竟連「經國路」之路名也要求更改的想法。但是放眼當今政局,內憂外患不斷。就內政而言,交通、治安、能源、環保等,攸關民眾生活與產業發展的問題,無一非當政者須全力以赴的。此時竟有心思放在改路名這種無關痛癢之事上,令人費解。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掌握各項......
陳文卿
2025-06-05 05:50
新聞
政治
總統任內第一次六四談話 賴清德:時隔36年威權主義仍是國際社會挑戰
總統賴清德今日對天安門事件與臉書發表其看法。他說,36年前的6月4日,中國發生舉世注目的天安門事件,在全球民主浪潮下,無數青年學子走上街頭;他們的勇氣與責任感,為人類追求理想的行動,留下深刻的見證。賴清德表示,對於人權理念的堅持,是台灣與全球民主社會共享的價值,跨越了不同世代、國族與疆界;每年的六四,台灣社會都基於普世價值,點亮紀念的燭光。賴說,紀念六四天安......
楊舒媚
2025-06-04 10:46
新聞
政治
中正路、經國路改名挨批「每天搞五四三」 劉世芳曝經費來源:不能不推動
中正路改名議題延燒,內政部長劉世芳今(4)日上午受訪時表示,轉型正義、程序正義,以及地方由下而上的溝通缺一不可,內政部不希望在落實轉型正義、推動街道更名的過程中造成社會對立,「是要溝通,不能夠不推動,這是我們的立場。」內政部承接促轉會部分任務後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工作,強調《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明定中正路需改名,且以「中正」和「經國」命名的街道都在改名範疇內,但引......
鍾秉哲
2025-06-04 09:53
評論
政治
國內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關於「中正」如果好就留著懷念、不好就留著惕勵吧!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背景與因緣故事...「中正」二字不是罪、是代表了一段過去的歷史,如果好就留著懷念、不好就留著惕勵吧!想想台灣如果當初沒有「中正」帶來的百萬人才軍隊國防(還有建設台灣經費),共軍應會繼續渡海順利佔領寶島...台灣早就被大陸統一了,我們哪來現在的一切呢?日本佔領台灣屠殺虐待多少我民,其殘忍殘暴甚比228嚴重多了...台灣人現在不也沒有仇日、政府也......
張家誠
2025-06-04 06:00
新聞
政治
打臉劉世芳?沈伯洋稱改名中正路「是地方政府的事」:地方要改,中央才會依法補助
為落實轉型正義,內政部推動全台「中正路」與「經國路」的街道改名,引發在野黨與部分地方首長強烈反彈。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日前表示,更改路名或拆除雕像時,如果有困擾,會在中央、地方和在地居民取得共識後才推動,她強調,轉型正義是人權議題,不能因為有錢就做、沒錢就不做,但如何取得三方共識,仍需持續討論。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今(3)日卻表示,中央不是下命令的,改不改路名,是地......
李孟恩
2025-06-03 18:24
評論
國內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正路全改名「清德宗路」不就得了?
這事似乎沒人問到重點,內政部搞中正路改名的目的是什麼?我看即便是販夫走卒都認為,目的是推動大罷免,執政黨欲藉由反對者的批評聲浪,調動深綠支持者的情緒,延續罷免能量。無論目的是不是為罷免加溫,拿「中正」與「經國」開刀,其效果就是藍綠對決。民進黨治理不行,只會選舉,這種政黨之所以還能存在,甚至囂張跋扈,還真是國民黨的錯。對藍營而言,常規反擊模式就是批評此舉「勞民......
雁默
2025-06-03 05:25
新聞
政治
賴政府推中正路改名惹議 國民黨酸:監察院的中正區要不要改成愛犬區?
內政部長劉世芳稱為落實轉型正義,推動全台中正路改名,並稱這不是經費而是人權問題引發爭議。國民黨今(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賴政府打著轉型正義名號,濫花公帑,不但花錢又分化社會,民進黨不斷搞內部鬥爭、對外又無能,只會讓大罷免邁向大失敗。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更狠酸說,如果中正路要改名,那要不要改區名?如監察院地處台北市中正區,要不要把中正區改成愛犬區?凌濤質疑,民......
晏明強
2025-06-02 11:52
新聞
不只中正路、經國路,「介壽路」也要改名?內政部長劉世芳4字回應了
內政部日前表示,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規定,所有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都應予以移除或改名,為此推動全台「中正路」、「經國路」改名,但此舉引發地方政府和民眾反彈,台中市長盧秀燕今(2)日更批「每天只會搞五四三」。而外界也好奇,若中正路、經國路都要改名,那「介壽路」是否也在範疇之內?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受訪被問到此一問題,她也以4字回應。內......
張庭維
2025-06-02 11:39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一起」推動正名的民進黨與中共
近日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全台仍有677件威權象徵待處理,進度緩慢,引發輿論關注。近年台灣地名、路名更改、「正名」的爭議不斷,理由不外是「去中國化」、「去黨國化」。例如2022年安平古堡更名爭議、2021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街道正名議題,諷刺立法院周邊道路名「被中國包圍」,欲將路名「去中國化」、更早之前則有2007年中正紀念堂、大中至......
鄭世汀
2025-06-02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黃奎博觀點:對兩蔣的轉型正義此非其時
在國際政經局勢動盪不安、美國高階將領數次表示解放軍攻臺可能性日增、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顯待改進時,臺灣內部焦點似都圍繞在民進黨發起的所謂「大罷免」,前述重大議題不易受到應有的注意及討論。當國人期待民進黨政府廣邀各界研商對策,卻見持續在內政議題上加碼,例如教育部最近率先喊出移除威權象徵(或稱「去蔣化」)擴大補助每案至多30萬元,這幾週又見內政部拋出中正路更名太慢......
黃奎博
2025-06-02 05: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