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尊重歷史記憶,及正確客觀評論政治人物功過的國家社會,不會得到他國的尊重,如同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政權更迭之後,有的將前朝制度及建築,都視為妖孽,將宮殿付之一炬的情形,表示新朝的氣象,結果朝代還是無法持久,再由另一政權取代。
做人要公道,這是老一輩從小教導我們的,是人與人間處事的基本道德之一,如能加上些正義感,適時挺身而出的見義勇為,那當然是最好的,台灣人普遍是善良熱心的,但如涉及政治,情緒及意識型態就浮現上來,人性就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扭曲。俗諺說吃水果拜樹根;吃米飯,要拜謝田地,指人要懂得感恩,飲水思源,不可忘本,到今日網路及AI時代,應該還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
最近內政部要求地方政府,以轉型正義為名,將轄區內帶有威權色彩的中正路及經國路改名,引起紛擾及爭議。嗣後立場雖有一度軟化,改口由地方主責辦理,取得共識後再行推動。
老蔣有如此對不起台灣人嗎?威權統治及白色恐怖,是歷史上的反共必然產物,還是十惡不赦?如果經過歷史的考證,因果關係的論斷,及事實的檢驗,與鄰近國家的比較,老蔣應該是抗中保台的關鍵人物,在兩蔣時代,台灣海峽是中華民國海空軍的天下,中共解放軍不敢越雷池一步,與今日中共軍機船艦隨時繞台,有時還來軍演一下,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完全無反制的能力,只能派機艦疲於奔命的在附近監控,美國頂多派一艘軍艦經過台海,象徵性的表示一下自由航行,其航空母艦戰鬥群則遠離台海,賴政府的抗中保台口號,及有部分媒體報導分析解放軍無攻台能力,台海將是中共海軍的墳場,然而,真正的實力拿不出來,只是政治上的宣傳,吹哨壯膽而已。
老蔣在大陸軍事失敗,可沒有如南越淪陷時的總統阮文紹,㩦帶鉅款到巴黎當寓公,一走了之,撒手不管,而是將大陸故宮的國寶及全國的黃金存量,運往台灣,又力勸精英人士及學者撤到台灣,意圖經營台灣,再嗣機反攻大陸,美國那時可是放棄國民政府的,老蔣一向遇到國難,堅忍以撐待變,如同打抗日戰爭,等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本宣戰,戰局才改觀。後來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巡邏台海,台灣才轉危為安,所以,沒有老蔣,中共的老毛,早就打台灣了。
台灣能延續及發展到今日的民主自由及經濟繁榮,緣由於老蔣的對佃農減租,土地改革,將地主導向工商業,國民普及教育,大力發展經濟,原有的加工出口業面臨瓶頸,李國鼎則前瞻佈局半導體及科技業,讓台灣產業升級,小蔣的勤政親民,進行十大建設等,都有很大的關係。以前國內所得平均,即使是窮人子弟,只要努力讀書,上大學不是難事,如佃農之子陳水扁習法,礦工之子賴清德學醫,後來都成為總統。在民間的工商業方面,如能勤奮工作,再到白手起家,比比皆是,這二年的台灣國民所得,竟然還與先進國日本不相上下。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改路名的轉型正義是便宜行事 | 更多文章 )
在政治方面,兩蔣時代雖然專制獨裁,老蔣至少還打著自由民主的招牌,先從地方選舉開始,黨外人士高玉樹,都能選上首都台北市長。一般而言,發展中的新興國家,先英明專制,高效率統治,厚實中產階級及基礎建設,人民溫飽無慮,再開放民主選舉,應該是最好的模式,蔣經國生前還發佈聲明,蔣家人第三代不會再當任總統,並提名台籍人士李登輝任副總統,準備接班,嗣後李登輝還掌政12年,對於大權在握的國家領導人,能無私無我,將政權和平的移轉,實在是難得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