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賴政府忘了統一反核口徑,結果,諸如經濟部長等閣員如自走砲。現在,一律回應三條件「核安、核廢、共識」堵嘴。
例如,日昨,國科會吳主委威脅立委,史上曾發生多起爐心熔毁事件。主委專長為電機,應知科學專業的重要性,就如孔子之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示,因此,他應諮詢國科會核能學門召集人等專家。
爐心熔毁那麼可怕嗎?1979年,美國賓州三哩島事故源自機械與人為失誤使冷卻系統失效,導致爐心熔毀,釋出輻射劑量0.01毫西弗。相對地,一次胸部X光照射約6毫西弗,天然背景為2毫西弗。美國國家科學院等的深具公信力報告均指出,釋出的輻射劑量對人與環境的劑量均可忽略。全球核電界知恥必改,以之為教訓而回朔舊電廠,全球至今無重蹈覆轍。其次,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源自強震與大海嘯,後續缺乏冷卻而升溫,但怕棄廠而不敢即灌海水冷卻,導致爐心熔毀。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無人會因福島輻射而死亡。全球核電界加強應對地震與海嘯,至今也無重蹈覆轍。
在核廢方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支持核能,遭到青鳥出征,包括「核廢料放你房間嗎?」名嘴吳靜怡嗆藍委徐巧芯「核廢放我家OK」,又揶揄蔣市長支持核廢進台北市嗎?
反核者不解核廢,以為多麼危險。但核廢量只約1%,遠少於其他工業有毒廢棄物約99%。當前全台百座垃圾山正汙染與傷害全民,包括其中的「世紀之毒」戴奧辛等有害廢棄物。但核廢受嚴格管制與保存,並沒傷人。
核廢區分低階與高階,低階核廢是濾網等物,其輻射劑量很低,全球均淺埋處理,例如蘭嶼核廢毫無傷人或生態。至於高階核廢是反應後的核燃料,其中 96%可再處理而成新能源,剩餘的4%可用次臨界核反應爐,既可消除放射性又可發電;因此高階「核廢料」實為不知如何善用資源與害怕輻射的代名詞。
反核者宣稱我國沒處理核廢,就是無能,因此沒資格使用核能。其實,已有符合地質規格的場址,也有法規,但反核者撩撥民心與隨時抗爭,無論放在哪裡總有藉口反對。高階核廢量少而處理成本一直遞減,實在不急著處理。並且,站在善用資源立場,掩埋高階核廢實非明智之舉。
專業的諾貝爾獎得主與美前能源部長朱棣文,連同美核子海軍之父李高佛均聲明,只要慎重操作即可核安;證據是全球使用美式核電七十年來,無一人因其輻射而亡。但火電隨時危害,例如前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論文指出,若美國關閉核電,取代的火電產生空污可導致每年五千兩百人死亡。近日核三重啟公投口水戰也顯示反核的無知,尤其屏東周縣長認為屏東人四十年來在核三威脅下與公投假民主之名而犧牲屏東人。可惜,在野黨的公投理由缺此關鍵洞見。
*作者為大學教授
(相關報導:
風評:政治小白?黃仁勳「台灣應投資核能」吹皺的春水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