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顧立民觀點 文章列表
#
顧立民觀點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死了一個副市長太太之後
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的太太在1日清晨驚傳跳樓輕生,當時人在台北地院準備出庭會同勘驗檢察官偵訊錄音帶的彭副市長聞此噩耗,當場痛哭失聲,哭喊「我是被冤枉的,國家怎麼變成這樣?檢察官要我的命,檢察官的良心在哪裡啊?」他坦言當初在檢方偵訊中認罪是因為想要拚交保讓妻子安心,現在妻子不在了,他也沒有顧慮,會將一切都說出來。彭副市長太太之死當然是個悲劇。當國、民兩黨跳出來......
顧立民
2025-07-03 06:30
彭振聲
京華城案
柯文哲
評論
政治
專欄
軍事
顧立民觀點:有限戰爭與國防部長的戰略迷思
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各國都已經認知必須以集體的嚇阻力量來應對中國威脅,要讓中國無法排除一旦武力犯台,各國介入的可能性。簡單來說就是希望透過美、日等國軍力不斷前進部署,對中國產生嚇阻作用,使其了解「侵犯台灣的成本要高於利益」,以阻止戰爭發生。顧部長的談話基本並未跳脫冷戰時期的核子嚇阻與圍堵戰略的傳統思維,某種程度也符合美、日等國當前的一些實際作......
顧立民
2025-06-04 06:30
顧立雄
顧立民觀點
台海戰爭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人格分裂的民進黨兩岸政策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演說的最大亮點,不是「假、大、空」的朝野和解,也不是早已完全被美國掌控的台美經濟合作與關稅談判,甚至不是擺明就在變著法子斂財的什麼「主權基金」,而是從頭到尾沒有半點著墨的兩岸政策。對於兩岸政策在演說中「消失」(或『被消失』),外界已有各種解讀,在此不擬贅述。從蔡英文到賴清德,民進黨九年來的兩岸政策宣示充斥著假話、廢話及幹話,他們心裡想的、嘴......
顧立民
2025-05-26 06:25
賴清德
民進黨
兩岸政策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賴總統從「台獨金孫」變為「統一護法」?!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敏迪選讀」專訪,針對主持人問及兩岸談判策略時,提出所謂「公司合併說」,表示「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中國)要併我的公司(台灣)」,「你要提條件啊?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而且還說,你一定要變成是我的一部分,然後呢,都沒有任何其他的做法,這不行啦」。
顧立民
2025-05-21 06:40
公司合併說
賴清德
兩岸統一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顧立民觀點:從八二三砲戰歷史看美國出兵保台
今年大學申請入學放榜,受到少子化與AI浪潮的衝擊,許多頂大的人文社會科系普遍出現缺額,尤以成大歷史系錄取人數掛零特別引人注意,該系還發表聲明表示之後將檢討招生策略。很多人認為歷史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畢業後好像出路也不多,也有不少學生就讀頂大的歷史系是為了轉系,而當前社會也普遍瀰漫著一股人文社會學科無用論(除去法律等少數科系外)。
顧立民
2024-06-28 07:10
AI浪潮
申請入學
八二三砲戰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顧立民觀點:歷史觀點下的「當家鬧事」
賴清德總統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兩黨聯手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立院職權行使法與刑法藐視國會罪),日前在臉書發表感想,認為在野黨以強行表決方式沒收立法院應有的討論,讓人不禁懷疑正逢壯年的賴總統難道得了失憶症,完全忘記民進黨過去八年在立院種種「強行表決」與「沒收討論」的情狀,較之這幾日藍白兩黨還有召開公聽會與委員會討論的作法,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並將其中不乏是被動員而來的群眾抗議事件稱之為公民社會力量的展現,對阻擾議事進行的民進黨立委與場外的抗議群眾表示感謝。
顧立民
2024-06-04 06:40
顧立民
賴清德
國民黨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民進黨的橄欖樹難招來和平鴿
日前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餘波不僅蕩漾不已,看來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就像趙春山教授所言,賴神的起手式是「罵人不帶髒字」,雖然通篇不見「台獨」或「台灣獨立」的字眼,但「務實台獨工作者」卻是若隱若現,可說是「獨味」十足。陸委會讚許總統的演說釋出了「最大的善意」,希望中方能夠「用心體會」。但大陸方面則是直接批評賴總統的演說是「台獨自白書」,企圖「謀獨挑釁」,且不只文批,還有武鬥,賴總統屁股都還沒坐熱,解放軍就宣佈23、24兩日在台澎金馬周邊海域進行軍演。
顧立民
2024-05-30 07:00
國會
立法院
顧立民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金門漁船翻覆事件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春節期間(15日)發生一艘大陸「三無」快艇(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越過金門地區限制、禁止水域界線進行捕撈作業,因拒絕海巡署執勤巡邏艇要求停船受檢,於加速蛇行逃離過程中不慎翻覆,四名落海船員中有兩名身亡的不幸事件,引起大陸官方與民眾的不滿,也加劇兩岸的緊張情勢。
顧立民
2024-02-21 06:40
顧立民
中國漁船
M503航線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民眾黨應做應第三勢力領頭羊,打破藍綠政治壟斷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落幕,一如選前主要媒體封關民調與多數專家預測,民進黨的賴清德以40%的得票率(558萬餘票)小勝侯友宜(33.5%得票率,467萬餘票),打破自陳水扁執政以來,政黨輪替的八年魔咒。這樣的結果雖然不令人意外,卻讓台灣六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選民感到失望,也對台灣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感到憂慮,甚至開始擔心兩岸局勢是否可能進一步惡化,最後不得不走向終須一戰的末日場景。
顧立民
2024-01-15 06:3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民眾黨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是「中國介選」,還是「用中國介選」?
這幾天發生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羅致政遭某媒體爆料有不雅影片在網路流傳,羅致政第一時間反駁說該影片為深偽造假影片,並指控該媒體使用議題農場報導,境外勢力(網軍)介入選舉的痕跡十分明顯,並已提告,希望檢調儘速進行偵辦。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立即附和聲援,直指整起事件就是中國介選,希望人民用手中的選票來粉碎中共的企圖。
顧立民
2024-01-08 06:4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中國介選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年輕人已經看破民進黨的治國神話
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後不到兩週的倒數計時階段,由於本次選情難以預測,任何一方僅靠基本盤都難以取得明顯領先,所以如何爭取更多中間選民,尤其是年輕人的選票已經成為決定勝敗的關鍵。尤以賴清德最為緊張,因為民進黨以往被認為是最貼近年輕人的政黨,蔡英文前兩次勝選也都獲益於年輕人的票,所以賴在政見發表會上花了不少時間說明居住正義、學費補助、薪資調漲等與年輕人有關的政策,試圖轉移支持度。
顧立民
2024-01-04 06:30
2024總統大選
柯文哲
蕭美琴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顧立民觀點:賴清德的「結盟抗中」是保台?還是毀台?
最近台灣最大的政治黑色幽默,莫過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當總統,兩岸發生戰爭機率是最低的」。筆者第一時間還以為是媒體搞錯了人名,細讀報導後才恍然大悟,賴清德是要與其他民主國家共同結盟,發揮威懾力量對抗大陸來確保國家安全,也就是要靠「結盟抗中」來降低台灣陷入戰火的機率。
顧立民
2023-11-29 06:40
結盟抗中
中國
民進黨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理性支持藍白合最適組合才能成功下架民進黨
擾攘多時的「藍白合」終於在15日劃下句點,由柯、侯、朱三人在馬英九前總統的見證下,正式達成兩黨協商共識,對外界公布。平心而論,雖然國民黨不再堅持納入政黨支持度,但國民黨在三位民調專家中佔其二,且柯仍然信守承諾若在誤差範圍內願意讓分,顯然協商結果對國民黨是比較有利,民眾黨考量大局做了較大的讓步。
顧立民
2023-11-16 06:5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藍白合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從陸配參政看民進黨對台灣民主自由的踐踏
自從傳出民眾黨海選不分區名單中有陸配徐春鶯後,瞬間炒熱了陸配能否參政的議題,旬月以來各界爭論不斷。民進黨更是把它當作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從副總統賴清德,到主其事的顧立雄、林右昌、邱太三、鍾景琨等一眾官員,無一不在睜眼說瞎話,惡意無視與曲解法令,極盡各種抹紅污衊之能事,著實令人瞠目結舌,也讓人再次認識到民進黨「選舉選到沒人性」的真面目。
顧立民
2023-11-09 06:40
陸配
徐春鶯
柯文哲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橫空出世的「民主初選」恐讓「藍白合」破局
眾所矚目的「藍白合」會前會終於在14日舉行,但一如各界事前所預期,國民黨與民眾黨並未就最關鍵的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方式達成共識,雙方僅同意在確認產生方式後,參加由電視台舉辦的三場電視辯論會。至於最重要的產生方式,國民黨主張採用美國、法國、南韓等民主國家的開放式「民主初選」,由民眾投票結果決定人選,參加投票民眾不分黨派,但須親簽政治理念(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認同卡才能投票,並須查驗身分證,採實名制投票。民眾黨則主張選擇五家具公信力的民調公司,以市話、手機各半抽樣法,採對比式民調,以平均數決定結果。
顧立民
2023-10-16 06:4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藍白合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面對郭台銘「弱實力」,藍白不可不慎
郭董終於正式宣布參選了,接下來雖然還有連署關卡,但相信以郭的支持群眾(包括真正及反串的郭粉)與雄厚財力,加上中選會或將以最寬鬆標準審查助攻,過關當無問題。
顧立民
2023-08-30 06:4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郭台銘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立民觀點: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已走入作繭自縛的窘境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即將於本月12日啟程參加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也將循例過境美國紐約及舊金山。由於台美關係乃外交上的重中之重,政府領導高層無不將過境美國視為出訪要務,從停留的是哪些城市、是否可以有公開行程與演講、以及美方接待規格或會面的人士層級等,莫不斤斤計較,新聞性往往蓋過原本出訪的目的地。
顧立民
2023-08-10 06:5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台獨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醫者仁心,「阿北」老人福利不走鐘!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近來聲勢持續看漲,頗有漸入佳境之感,尤其在20-39歲青年族群的支持度經常維持領先,但6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的支持度卻始終不佳!導致柯文哲一直撕不掉「沒有老人票」這個標籤。輿論最常拿來批評的是他第一任市長上任隔年就停發1,500元的重陽敬老金,導致他當時的支持度暴跌15%。但事實上,柯P在市長任內延續或新增的多項老人福利政策,其補助金額甚至早就遠遠超過敬老金的1,500元數倍。
顧立民
2023-07-26 06:30
民眾黨
柯文哲
重陽敬老金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科技
經濟
新故鄉國政論壇》推動淨零排放,蔡政府不能推諉卸責
面對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面臨空前的挑戰,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同的目標,台灣身為國際村的一員,自然需要積極推動。
新故鄉智庫協會
2023-06-14 05:40
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沒有中共就不會選舉的民進黨?!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5月30日舉辦「2024總統大選的兩岸因素」座談會,與會學者引用葛來儀的說法,指稱中共比較喜歡柯文哲,重彈「中共介選」老調,意圖把郭台銘和柯文哲形塑為「中共同路人」,會中除了「抹紅」與「造謠」外,毫無任何關於改善兩岸關係的建設性討論。在黨主席賴清德說出願和習近平共進晚餐,共謀和平後,用類似的理由試圖抹紅柯文哲,不僅是自打嘴巴,更間接證明柯才是「和平保台」的先行者,反而是在為柯加分。
顧立民
2023-06-03 07:10
民進黨
中共
2024台灣總統大選
評論
政治
軍事
專欄
顧立民觀點:民進黨的「軍隊國家化」原來是會識別敵我的「精確導引武器」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兼代副執行長沈明室日前接受媒體網路節目訪問時,公開點評2024總統大選藍綠幾位可能候選人,直言如果是民進黨的賴清德對上郭台銘或侯友宜,則賴(清德)的勝算較高,並大讚賴清德行政經驗豐富,且口才便給,若是與郭台銘進行國政辯論,兩人「高下立判」。由於國防安全研究院是由國防部編列預算捐助成立與營運的財團法人組織,且辦公地址就在舊的國防部大樓內,實質上就是掛著民間組織招牌的國防部智庫單位。
顧立民
2023-03-02 14:50
國防部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立民觀點:符合安全最大公約數的柯P兩岸論述
柯文哲於農曆年間在謝震武主持的政論節目中,面對現場來賓關於兩岸關係的提問,給出了一個筆者認為最符合台灣國家與人民安全公約數的答案。在此將他的兩岸論述做一個簡單的整理與詮釋:
顧立民
2023-02-10 14:40
柯文哲
兩岸關係
大國等距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從徐佳青、管碧玲入閣看陳建仁組閣的神邏輯
陳建仁接任閣揆後,第一波內閣人事名單曝光,其中有兩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一位是由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扶正的徐佳青,另一位是由不分區立委轉換跑道的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兩人長期以來都屬於綠營的核心政治人物,徐佳青曾當過兩屆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也擔任過黨的發言人與副秘書長。管碧玲則是民進黨在高雄地方選舉的常勝軍,曾連任五屆立委,也擔任過中執委。
顧立民
2023-01-29 14:5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新故鄉智庫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走了惡棍,來了神棍?!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率內閣於過年前總辭後,由誰接任閣揆一直為外界所關心,之前呼聲最高的前副總統陳建仁還一度表示最喜歡的是做研究,也有人說他捨不得每月數十萬的高薪。不過,總統府於25日證實將由陳建仁接任閣揆,終於讓人選問題塵埃落定。
顧立民
2023-01-27 14:5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蘇貞昌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人民的憤怒,民進黨感受到了嗎?
近日有三則新聞引起筆者注意:其一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了高齡母親打不到BNT次世代雙價疫苗向政府喊話促請開放進口,卻招來衛福部長薛瑞元反譏以為郭董是BNT的推銷員,引起郭董動怒在臉書引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怒斥王朗之語「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薛則回應自己沒有對號入座。柯文哲也嗆薛瑞元是高端的推銷員,暗諷政府當初極力護航高端,薛則腦洞大開地回答高端已經停產,沒有推銷的問題。
顧立民
2022-12-26 14:40
郭台銘
BNT疫苗
薛瑞元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立民觀點:文官夜訪選辦沒事,武將餐廳致意拔官
根據媒體報導,衛福部長薛瑞元帶隊,率領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發言人莊仁祥,下班後夜訪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的競選總部,停留至晚上九點半離去。由於距離選舉投票日不到一個月,而先前陳時中擔任衛福部長與中心指揮官時全力護航的高端疫苗,除了採購合約保密爭議外,近日又有臨床試驗與陸資爭議的疑慮,這些與疫苗政策有關的現任高階官員,卻去拜訪已無任何官職的市長候選人,著實令人起疑。
顧立民
2022-11-02 14:50
王必勝
莊仁祥
陳時中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顧立民觀點:經濟風暴已然成形,政府豈能只顧選舉
根據媒體報導,今年以來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聯準會多次升息打擊通膨影響經濟發展,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8.2%高於市場預期;中國大陸堅持動態清零與美中經貿大戰,專業機構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恐怕無法保三;而歐洲受到烏俄戰爭推升能源價格與通膨率,今年經濟可能陷入負成長。中華經濟研究院也再度下修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28%,而國際貨幣基金(IMF)則將我國明年GDP成長預測值由2.9%下修到2.8%。
顧立民
2022-10-26 14:50
顧立民
顧立民觀點
選舉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顧立民觀點:重新定義第一擊,兩岸應建立危機保險機制
國防部長邱國正近日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先是公開表示因應近期台海局勢緊張,共軍機艦頻繁越過中線,接近我國領海領空,甚至無人機數次侵入外島領空,製造所謂台海「新常態」的情勢發展,已經將原本中共飛彈、砲彈進入領空視為第一擊的概念,重新定義為戰機與無人機等實體飛行器進入領空就視為第一擊。之後又在立委詢問下,表示今年八月四日共軍在台海周邊軍事演習時,有四枚飛彈越過台灣北部上空,就算是第一擊,進一步擴大對於第一擊的定義。
顧立民
2022-10-21 14:50
顧立民
邱國正
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