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監察院成自肥俱樂部,誰來監督這群「監察者」?

2025-06-04 05:50
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2日就監察院公務車爭議出面說明。(柯承惠攝)
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2日就監察院公務車爭議出面說明。(柯承惠攝)

憲政體制中的監察院,本應是公權力的糾偏器,是對權力失控的最後防線。但如今,這座曾高懸「明鏡」的機關,卻在一連串公器私用的醜聞中,迅速滑向信任破產的深淵。據近日媒體已公開批露資訊,該院秘書長疑似動用公務車接送家人、蘇姓監委搭公車看牙醫、林姓監委更不避嫌疑,拿公務車去機場載親友。於是,原本應該「糾舉百官」的監察院,竟活生生成了「自肥俱樂部」的代名詞!

更可笑的是,這些如今被指控濫權的監委,過去竟還是他人公器私用案件的彈劾推手。林姓與蘇姓兩監委不僅參與過彈劾地方官與軍官濫用公務車的案子,還堂堂正正地投下「彈劾成立」票。是他們當時不知其非?還是今日早已忘了初衷?或者,根本就是「你可以,我不行」的典型雙標,將監察權玩弄於掌心,把制度當成自家人事規章來運作?

此種「審人嚴苛、律己寬鬆」的滑稽劇碼,若發生在基層公務體系,恐早已遭「糾正」、「糾舉」乃至移送法辦。但身為監察院中流砥柱的監委們,自然擁有天選之人般的光環,既不需回應媒體、不必解釋疑點,更毋須懼怕任何法律責任,畢竟,誰能調查監委?誰又敢彈劾監察官?這一層由憲法保障的神聖豁免權,如今正被濫用成「逃避問責的護身符」。

而監察院副院長在風波後聲稱,「6月2日起將停止以個人身份使用公務車」,彷彿這番話就能一筆勾銷過往濫權行為。這不禁令人想問:那麼在6月2日以前,監委們「以個人身份」使用公務車到底用了多少次?是制度默許,還是集體裝睡?一紙行政命令,若無清查過往違規事證、無追究既有責任,不過是政治動作式的「遮羞布」,無異於拿破損的傘遮擋滂沱大雨。

更令人憤懣的是,監察院這種對內毫無懲戒機制、對外無人能管的權力結構,早已暴露制度漏洞。當「誰來監督監察者」成為全民共同疑問時,這個憲政機關已不再是人民信任的守門人,而是權力失控的象徵。監委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表面上獨立超然,實則一旦誤入歧途,便無法可依、無門可問,成了憲政架構中最危險的「法外之地」。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監委自身的免責地位,幾乎等同制度「空窗期」。不但難以啟動內部調查,更沒有針對監委失德失職的明確懲戒機制。若此風不止,未來任何監委皆可仿效今日之行徑,反正「審別人是正義,輪到自己便是誤會」。

因此,若監察院仍對自身紀律視而不見,建議相關監委不妨效法他們曾彈劾的地方官員,主動請辭以謝天下。若仍妄想撐過輿論風暴、等待風頭過去,那麼社會信任只會進一步潰散,屆時,整座監察院即將淪為「憲政遺跡」,成為民主制度的笑柄!

更進一步,立法院必須即刻啟動制度檢討,全面修正《監察法》,設立明確的監委問責機制、利益迴避條款,並考慮設置跨部門或國會層級的獨立監督機構,以期真正做到「上監九卿、下糾百吏」。否則,任由少數人把持監察權,將公器變私器,終將令人民對憲政制度失望透頂!

我們期待的不只是監委的政治自省,更是制度的再生與重建。若監察院無法成為「明鏡高懸」的象徵,就只能走向「權力遮羞」的墳墓。這座昔日的憲政堡壘,今日是否還值得存在,正是擺在全體國民面前最嚴峻的民主考題!

*作者為管理學博士
(相關報導: 風評:「台灣人」有沒有主張「是中國人」的自由? 更多文章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陳健邦觀點:答柴靜的追問─葉企孫為何成為國家罪人?
鄧聿文觀點: 「六四」改變了中國嗎?
觀點投書:健保政策交流的美意打折,官民距離下的資訊不對等
觀點投書:烏俄第二輪談判─川普收網還是普丁布局?
觀點投書:建立廉政文化,從杜絕公器私用做起
普京是「鏡像高手」,班農有更令人不安的伎倆:《分身》選摘(2)
韓國總統大選》出口民調結果篤定當選,李在明走出住處表態:我將不負國民所託!
陳歐珀涉賄 黃揚明曝「身邊人」提供黑資料:不掛看板這案子就不會辦
「民進黨廢監院立場早變調」 林濁水:柯建銘領導走到這步真是荒謬與悲哀
「鮮乳」變專有名詞!2026年起取得標章才能標示 違者最高罰400萬
韓國大選出口民調:40歲哈佛選將僅獲7.7%選票,李俊錫侮辱女性言論挨批
台幣強升8%!阮慕驊示警不利低EPS公司:未來選股「這項指標」更重要
去年營收破31億新高!這間旅行社除了擴展包機、包船,還要如何深耕市場?
嘆邵琇珮被折磨 ​柯文哲要「公訴檢察官別淌渾水」:起訴書誰寫的,我跟他對戰
「蜘蛛網行動」打掉幾架戰略轟炸機?烏克蘭總參謀部下修戰果:共摧毀12架各式軍機
韓國大選出口民調:李在明獲得青壯年和女性選民青睞,以51.7%得票率勝出
歷史新新聞.林正杰紀實》和陳水扁、謝長廷齊名的林正杰為何離開民進黨 1988年這封公開信預示原因
為何國民黨反罷連署1席未成?黃光芹曝慘淡統計表:只是朱立倫的問題嗎?
北京觀察》中美日內瓦共識生變?川普怒指北京違約,中國反控華府背信
選對夥伴世界百大近在咫尺 VIS攜手CIC 2025畢業升學成果豐碩
新冠死亡率是流感的9倍?林氏璧詳解數據:比較基準不一樣
保單扣押修法》立院三讀 四類保單有望解禁、專家籲金管會速做此事
爭議擴大!網傳連持有「台胞證」都會被註銷台灣身分?陸委會「3點說明」緊急滅火
台幣狂升,央行6月再出招?帥過頭提1事嗆「楊金龍下台」:只有台灣不一樣
六福股東會》終結8年虧損!去年營收增5% 推全體員工加薪留才
賴清德軍禮迎馬紹爾總統 兩人冒雨同行 林佳龍曝背後文化寓意
藍白通過「2028無煤中火」決議 江啟臣表態「支持」:減碳無煤是國際趨勢
表彰​藝文教育卓越貢獻 富邦獨董陳建宏獲頒教育部獎狀
南韓總統大選出口民調:李在明51.7%大幅領先金文洙39.3%,有望繼朴槿惠之後第二位「過半總統」
不只洛馬爭取菲律賓F-16訂單:南韓主動接觸馬尼拉,願出售最新款KF-21戰機與自製柴電潛艦
「街頭小霸王」林正杰逝世享壽73歲 子女發聲哀悼:8年前就確診肺腺癌
快訊》老字號童裝品牌虧損6億 確定出售上海子公司股權
共軍轟-6進駐永興島搞奇襲?退將曝背後大戰略:美軍航母戰鬥群危險了
「配餘地」非「市有地」 盧秀燕說中市依法標售、償還開發成本
張克晉驚見「亡母簽連署書」退出罷瑤?賴苡任證實:被約談時看過相同證據
中央刪減台中一般性補助款逾32億元 其中在社福、教育就近65萬人次受影響
新北市警友會捐贈防暴約束帶套組 強化警察執勤安全!
領先全台! 高齡化社會新解方 新北打造「護理人才永續培育鏈」!
提升綠空廊道車站段通行體驗 市跨局處為騎士打造21.7公里順暢路線
新北社造一般性補助第2梯次 徵件至6月底 6/8說明會 鼓勵新手報名
日商雙屍命案震撼大連,衝擊日中關係?中國官方:商業糾紛、不存在反日恩怨或政治動機
國資圖與國體大共創健康樂活新日常 正式簽署MOU開啟跨界合作新篇章
塑膠袋也能變藝術!響應世界環境日&海洋日,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邀社區親子「減塑」愛地球
全球徵案正式啟動 廣邀世界共創健康未來
5日新北就博會釋出近4千職缺 最高薪上看75K 科技製造業大舉徵才!
「台積電很客氣與美國商務部溝通關稅」 魏哲家:成本增加對大家都不好
明年底完成投縣全縣的幸福巴士2.0布建計畫 滿足長者交通需求
打臉劉世芳?沈伯洋稱改名中正路「是地方政府的事」:地方要改,中央才會依法補助
快樂放暑假 彰化縣「遊樂翻轉夏令營」暑假活動啟動探索力
慶祝六一女童軍節 投縣各幼童軍聯團展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