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兩岸失語,台灣人苦笑無語?

2025-05-23 07:10
總統賴清德20日發表執政周年談話,通篇未提兩岸關係,引起外界高度議論。(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20日發表執政周年談話,通篇未提兩岸關係,引起外界高度議論。(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周年演說,意外通篇未提兩岸關係,引起外界議論紛紛。賴總統「兩岸失語」的效應已迅速浮現,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21日在立法院表示與對岸「傳話管道暢通」,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卻連忙消毒「不能有密室協商」,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2日又澄清熱心交換意見不算「密室協商」。兩岸傳話3種解讀,說明了兩岸不只檯面上管道中斷,連檯面下都缺乏互通機制,只能任由亂草雜生。

兩岸政策一灘死水,絕口不提盡現失語狀態

眾所周知,吳豊山老驥伏櫪,仍懷有為兩岸做好事的壯志。問題是,海基會屬秘書長制,還得看羅文嘉的「活水」流向。邱垂正雖一介書生,但坐在陸委會主委位子上,必須貫徹總統意志。梁文傑則代表新潮流坐鎮兩岸事務主管機關,聲量難以小覷,為免「海陸大戰」傳聞再起,還得出來緩緩頰。老實說,無論這些頭人們有何盤算,賴政府的兩岸政策早已是一灘死水,只有更糟沒有最糟。

賴總統那篇沒有兩岸的周年談話,多數解讀認為是美國施壓,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出手「管一管」,防止賴清德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麻煩製造者」。此說法當然有理,畢竟老美干政,從兩蔣至今一脈相傳,早非秘密。更何況川普還開金口說了「統一」與「和平」兩詞,就算主詞、受詞沒明言,唯美派的賴政府恐怕還是得自行對號入座。

不過,平心而論,賴總統的兩岸政策說透了,就只有「抗中」兩字。至於「台獨」,欲望終究敵不過現實。在此情形下,過去一年的兩岸「政績」,也還是只有「抗中」兩字,總不好在演說中大談驅趕陸配。在支持度崩跌,美國對台風向微妙變化之際,賴總統怎麼說都不討好,做為一名「務實台獨工作者」,索性就不說了。

類似於不設前提也是一種前提,不說當然是一種表態。體現出來賴政府的兩岸政策沒有主心骨,從來都只有意識形態的軀殼,「抗中」乃寄託於「親美」的主觀願望上,一旦美國態度轉向,頓時失去支點,兩岸政策自然準備如骨牌一般接連倒下。因此,與其說賴總統「未提」兩岸,不如說他根本處於「失語」狀態,想做的不能說,想說的又做不到。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右)與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左)共同上台答詢。(楊騰凱攝)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左)21日在立院答詢時爆料,指「兩岸傳話管道暢通」。不過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右)隨後表示,「兩岸之間不能有密室協商」,也沒有授權傳話。(楊騰凱攝)

「公司併購論」的政治話術,難解兩岸死結

「失語」是想像與真實顛倒錯亂之後,再加上來自「上國」的龐大壓力,自我高度壓抑之後的結果。胡言亂語,也是「失語」的表現之一。520前夕,賴總統在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拋出「大小公司併購」論,很難想像出自一位台獨立場的總統之口,反倒更像是川普的重商主義風格。

「大小公司併購」論讓兩岸風向亂上加亂,藍營怒斥為「賣台」,綠營及側翼們為「兩間公司」嗨翻天。北京態度反而微妙,國台辦以不指名道姓的方式,批評其「台獨」分裂立場;涉台學者則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兩岸應是「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有人認為「有條件併購」,仍為兩岸融合與統一留下了討論空間。 (相關報導: 風評:賴清德指著和尚駡禿驢 更多文章

如此看來,各方解讀與評價不一的「大小公司併購」論,不像是賴政府站在戰略制高點運籌帷幄出來的產物,更像是受盡施壓,為了敷衍了事而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政治話術,既能向美國交差,又能挽救低迷的支持度,還能讓青鳥們自圓其說。然而,真正的關鍵仍在於,兩岸關係的死結會因此而打開,乃至鬆開一點點?基本上還是沒有樂觀的本錢。

20250517-總統賴清德(左)於5月20日就職一周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就任屆滿周年前夕,接受網紅「敏迪選讀」專訪,在談到兩岸關係時比喻,「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中國要併購台灣就要提條件,不是台灣來提條件。」(總統府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曹興誠向賴清德抱怨大罷免?游盈隆批「無風不起浪」:綠營何時變這2人指揮
調查》中國滲透金馬澎「前線之眼」!海巡署渾然不覺涉共諜案者還升官
穆迪降美信評,金價會飆?蔡正元揭「短期內恐走平」:賣壓一直都在
AI醫療》洗腎第一大國亟需AI醫療技術 馬偕創新技術掌握透析血壓趨勢
解除美債危機,就靠穩定幣法案?白宮加密沙皇:「一夜間幾兆美元將湧入國債」
沈旭暉專欄:二十年的世界巨變─由兩任教宗喪禮的出席與缺席名單談起
宣仲華觀點:印巴空戰之後
揭仲專欄:賴總統就職後的台海安全情勢
護國神山硬起來!台積電致函川普政府:半導體免稅,否則亞利桑那設廠計畫喊停
余祖慰觀點:「長照保險」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高思博觀點:剴剴案一審判決,正義可能得而復失?
夏珍專欄:賴清德的兩大「人形立牌」─吳豊山與童子賢
觀點投書:賴總統的兩岸「併購」說,讓人有無限想像空間
觀點投書:賴清德才是最大的統派
呂政璋觀點:全球鞋業格局重塑之際─資本併購浪潮下的台灣突圍路徑
觀點投書:林昶佐出任駐芬蘭大使,凸顯缺乏人才窘境
王如玄觀點:傾聽民間倡議,讓社會融合成為臺灣的進行式
觀點投書:海岸巡防不設防,又要怪給野黨?
觀點投書: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
為那些消失的黃金歲月,唱一曲輓歌:《上海迷宮》選摘(5)
為何美國股債匯三殺?分析師揭川普出錯「不只一點點」:全都跌下來了
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惹怒盧秀燕 行政院會當面噴卓榮泰「不會做事就下台」
大罷免藍綠誰能存活?林濁水曝「此消彼長」民調數據:綠營面臨大警訊
輝達要造台灣AI基建 黃仁勳坦言「最大限制就是能源」:盼政府提供更多
賴清德為何一定要成立主權基金?郭正亮質疑背後動機:要跟美國交心
可成外資股東是陸資嗎?金管會調查結果527前出不來
外資撤離台灣?川普強勢重返白宮後,中共攻台「兩岸風險指數」飆升至12%
2024年獲利創高,統一超不敢鬆口氣?董座親揭4大難題,最羨慕這間連鎖業者
地方補助款遭刪「哪些縣市」最慘?政院砍錢目的曝光!在野準備做1事開戰卓揆
輝達在台設立總部!韓媒害怕台灣在AI突飛猛進,自家企業反淪為代工角色
川普稅改富人樂翻?學者曝他開啟「危險模式」:關稅、保護費、高價軍售補赤字
「錢不是問題!」這國家滿手鈔票求設廠 台積電為什麼沒點頭?
行政院刪減地方補助款引爆爭議 北市喊話中央恢復預算數
繁華國小風雨球場落成啟用 耗資近1600萬提供多元使用
巴拉圭與台日舉辦「3國友好酒會」 總統貝尼亞:把真正的朋友聚在一起
史博館攜手紅琉璃慶70週年 典藏畫作「熱塑」新生
臺灣文化軟實力叩關大阪世博 「We TAIWAN」系列活動前瞻未來
全國唯一!原民優秀學子獲選赴夏威夷交流 輔英科大五專生脫穎而出
亂源在立法院!台南補助款減51.68億 黃偉哲:大幅衝擊台南建設與人民福祉
叫阮第一名!中鋼榮獲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Top 1%及產業進步獎雙項殊榮
世壯運鏈球金牌得主板橋包粽 挑戰包粽王快手17送愛心!
非核家園後「火力」全開!白委曝電力備轉容量急降 台電:不會是常態
捷運交維說明會互動熱絡 小港林園線RLC01標工程6月進場施工
Tesla Model Y 歐洲表現差,銷量驟降五成顯示品牌危機!
實踐與自然共榮! 瓦磘溝化身環教場域 綠書店攜手新北環保局推親子工作坊
縣議會定期會  許淑華報告上半年施政成果
中火「火力全開」引發空污疑慮 盧秀燕出席院會籲中央妥善調度
洪醒夫文學紀念公園「主題及文學廊道」捐獻落成啟用
慢了等明年! 新北勞工局企業性騷擾防治免費課程 150場次手刀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