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慰觀點:「長照保險」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2025-05-23 06:30
長照人力已出現內外均缺的窘境,一旦外勞人力也出現重大缺口,長照問題恐將成為憾動整個社會的大地雷。(資料照,余志偉攝)
目錄

當前台灣面臨的三大社會處境是超高齡社會少子化及不確定性的關稅衝擊之下,影響台灣整體總體經濟,欣聞近日跨黨派立委提案訂定《長期照顧保險法》,盼透過強制性社會保險,為長照基金永續經營籌措可長可久的財源。

若依跨黨派立委提案,長照保險對象為所有具中華民國國籍且設籍台灣者,依健保身份納入,由被保險人、雇主、政府三方共同分擔保險費,開辦前三年保險費率1.19%,之後每三年須定期精算費率;保險費負擔由被保險人雇主及政府共同負擔;長照保險將與健保以並存的方式採雙軌制。

事實上筆者認為台灣為何須要推動強制性長照保險?

一、人口急速老化,照顧需求急遽增加

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20%老人;5個人就有一位老人),社會制度的規劃與推動並非一蹴可及,因此必須結合整體社會的力量,以社會保險方式,全民發揮自助互助的精神,共同分擔長照風險,以獲得長照的保障,減輕失能者及家庭的財務負擔。

長期照顧人力不足

依國發會統計2024年平均每3.6名青壯年須要負擔1名老年人口;20302.7名青壯年扶養1名老年人口,直到2070年,每1名青壯年須扶養1名老年人。長期照顧人力是建置完整長期照顧服務輸送體系的關鍵因素,專業人力不足將會造成有需求但無人服務的現象。另外,國人的觀念仍多傾向留在家庭或社區中接受照顧,且由於外籍看護工僱用成本相對較低,工作方式與時間較具彈性,許多家庭偏好僱用外籍看護工來滿足照顧需求,這不僅反映出當前僱用本國勞工的成本高,許多需求者付不起,也壓抑了本國勞工在照顧體系上人力的成長。

缺乏穩定財源帶動長照服務發展

「長照2.0」其基金來源是遺產稅及贈與稅菸酒稅政府預算撥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及其他收入。目前的現象是失能者照顧不足、住宿機構使用者補助不足、聘雇照顧移工家庭支援不足、居家照服員低薪等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其中,問題根源在於「長照2.0」依賴不穩定的稅收作為財源,例如:遺贈稅是機會稅,財源難以預估一年會死多少有錢人;以菸稅作為財源曾鬧出鼓勵人們「吸菸來救長照」的玩笑。不穩定的長照財源,是政府不敢有效擴大長照服務質與量的根本原因。因應2026年正式推動「長照3.0」之際跨黨派立委再次重提,以「保險制」替換「賦稅制」,換言之,以社會保險理念為基礎規劃長照保險,來籌措充足的長照財源。事實上,日本韓國及德國,對於長照,現今,也改採「保險制」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照保險」在政府、雇主、被保險人三方共同分擔之下,究竟負擔保費比例是多少?若是保費由政府、雇主、被保險人分別分擔三成、四成、三成,雇主負擔的成本加重,最終雇主仍會將經營成本的風險轉嫁到被保險人的身上。另外,被保險人年齡幾歲開始投保?是否會加重被保險人的保險費負擔,此外,每4年的總統選舉,候選人之政見可能在政治凌駕專業的情況下,強制性社會保險-「長照保險」是否會實施,尤其是目前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衝突與對決,即使「長照保險」的理念與制度精神是正確方向,對於「長照保險」或許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未來仍充滿著高度不確定性。

*作者為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副教授 (相關報導: 余祖慰觀點:超高齡社會迎長照3.0─壽險業的新挑戰 更多文章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