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日前表示,這波疫情發展超出預期,預估高峰將自7月初開始,可能延續至8月初,期間單周門診與急診人次恐突破原估的20萬人次,然而,後續有媒體報導稱「新冠併發重症比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更高達9倍」,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這項說法不正確,由於無法確定實際感染人數(分母),所以無法說新冠死亡率是流感的9倍。
林氏璧在臉書發文提到,前陣子他在新聞上看到一段話,其內容稱「以2023年11月~2024年2月感染高峰期來看,新冠併發重症比率平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更高達9倍」,對於此說法,他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確認過,這段描述是錯誤的。
林氏璧指出,台灣當時通報的是「新冠併發症」(肺炎,腦炎這些都會算),而不是「新冠併發重症」(需住ICU加護病房),2024年9月1日新冠改變通報定義為僅「重症需通報」,拿新冠併發症這個數字和流感重症相比,比較基準是不一樣的,會高估新冠的重症數。再來,比較的是「總病例數」不是「比率」,是「死亡數」不是「死亡率」,2023年11月~2024年2月累計7149例新冠併發症,流感重症累計469例,相比是15.2倍,累計805例新冠併發症死亡,流感重症死亡則為89例,是9倍,林氏璧說:「因為我們不確定分母到底有多少人感染,所以無法說新冠死亡率是流感的9倍」。
林氏璧續指,過去這個冬天流感很嚴重,本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2025年3月17日累計1152例流感重症,254例死亡。前陣子只是新聞沒強調,自2024年9月1日起截至2025年3月17日,新冠併發重症也是有累計522例,其中112例死亡。
林氏璧提到,「前一年台灣新冠死亡數是流感的9倍,隔一年的流感死亡數倒轉過來變成新冠的2.27倍了。雖然我們無法確知分母,但由這樣的數字我們可以推論,流感大流行下造成254例死亡,而新冠在過去這個冬天明顯沒有流感這麼流行,但也足以造成112例死亡,可見新冠的重症和死亡比例應該還是比流感稍高的,但我認為絕對不可能到9倍這麼高」。
另外,對於有媒體報導稱林氏璧曾說「新冠早已流感化」,林強調這是錯誤的,「其實我說的是『漸漸地』流感化,我沒有說新冠『現在已經』流感化,我更沒有說『早已』流感化。主要是目前資訊看起來,新冠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應該還是比流感高的。而且就算是流感化,我完全沒有要大家忽視他的意思。 流感可以多嚴重,過去的這個冬天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