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看韓國大選:新總統面臨多重挑戰,必須在美中夾縫裡掌舵

2025-06-03 18:20
2025年6月2日,南韓「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的支持者於首爾參加競選集會。(美聯社)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因去年12月的戒嚴事件遭彈劾,週二(6月3日)投票選舉新的領袖,有望出現高投票率。根據韓國國家選舉委員會統計,截至週二上午11點為止,已有810萬人完成投票,投票率約18%。

韓國在5月29、30日舉行了提前投票,有34.7%的登記選民參與,創下自2014年實施提前投票以來的第二高紀錄。

選前民調中,現年61歲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49%的支持率居首,前總統尹錫悅原本隸屬的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則以35%位居第二。

李在明在2022年的選舉以些微差距敗給尹錫悅。他週一在最後一場造勢活動上承諾,若當選將振興經濟、縮小貧富差距,並修補因尹錫悅被彈劾而加劇的國內分裂。

李在明主張,若是讓金文洙當選,尹錫悅的「叛亂勢力」就會重新掌權,並宣稱那將意味著「民主的毀滅、人權被剝奪、戒嚴體制常態化,以及我們國家墮落為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

73歲的金文洙則批評李在明是「獨裁者」,稱李在明若當選會報復政治對手,並推動立法擺脫自己的法律問題。他在一場造勢活動中質疑,「李在明現在正試圖掌控韓國所有權力,建立如同希特勒的獨裁體制。」

李在明當前面臨多項涉及貪腐的司法調查與訴訟。選舉前,首爾高等法院將他涉及違反選舉法的再審延後至6月3日投票之後。

新任總統將面臨中美兩難

除了社會對立外,韓國新任總統將面臨與美國和中國的外交政策挑戰。雖然美國是韓國對抗北韓最重要的盟友,但川普上任後,韓國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備受美方壓力;與此同時,中國仍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去年中日韓三國更同意加速自貿協定談判。

首爾慶熙大學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朱在宇(Choo Jae-woo,音譯)向DW表示:「勝選者將很快面臨許多重大議題......新任總統首先必須與川普接觸,希望由此開始制定接下來的政策。對韓國來說,最大的擔憂是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關稅,以及韓美軍事同盟定位改變,包含駐韓美軍的角色。」

此前《華爾街日報》消息指出,五角大廈正考慮從目前駐紮的2萬8000名美軍中撤出超過4000人,轉移到關島或印太地區其他據點。美國和韓國皆未證實相關報導,但川普曾多次威脅,除非韓國政府支付更多駐軍費用,否則將撤軍。

美國特洛伊大學(Troy University)首爾分校的國際關係教授品克斯頓(Dan Pinkston)告訴DW,「無論誰上台,都必須找到方法管理與美國的關係,恢復某種可預測性或穩定性。」

另一方面,雖然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兩國關係也存在緊張因素。去年,中國進口了約1330億美元的韓國商品,佔韓國總出口的19.5%,略高於美國的1284億美元(18.8%)。

近期韓國不滿中國於黃海爭議水域的「暫定措施水域」(PMZ),擅自設置海上設施和浮標。北京聲稱該設施屬於雙邊協議下允許的漁業項目,用於協助鮭魚養殖,韓國則質疑中方欲藉此進一步侵佔有爭議的水域,並加強北京對更多海域的主權主張。 (相關報導: 南韓總統投票現場》你家愛豆投票了嗎?IU、李棟旭籲粉絲投票,Z世代掀偶像小卡「投票認證照」熱潮 更多文章

朱在宇指出:「此事相當敏感,將使新總統陷入兩難,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出席今年在韓國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新政府不希望激起反中情緒,擔心習近平可能會取消出席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