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來自中國青島的女孩蔣雨融(Yurong "Luanna" Jiang)身披中國傳統服飾作為學生代表發表了演講。這個哈佛近400年校史中首位站上畢業講台的中國女性,獲得現場熱烈掌聲。然而,演講影片在網上爆紅後,引發關於其家庭背景、入學途徑等方面的質疑與討論。
有網友指出,蔣雨融的父親蔣志明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發會」)的專項基金執行主任,懷疑她通過父親的關係獲得哈佛入學資格。此外,部分網友對她自述的「原生家庭支離破碎」「曾遭校園霸凌」等經歷表示懷疑,認為其「賣慘」以博取同情。
面對質疑,蔣雨融6月2日晚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回應,強調自己是中國護照持有者,沒有任何海外國家的綠卡或身分。她表示,申請哈佛甘迺迪學院研究生時,提交的三封推薦信分別來自杜克大學經濟學與政治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以及在瑞士信貸工作時的小組長。雖然綠發會也曾提供推薦信,但因限提交三封,最後未採用「綠發會」的推薦信。她強調,自己的學費來自於畢業後自行賺取的積蓄。
綠發會聲明力挺,父親僅為志工
中國綠發會秘書長周晉峰在微博發表一份落款為「中國綠發會政研室」的聲明,稱為綠發會服務的志願者(志工)基本都可以得到推薦信,絕大多數獲推薦者都被名校錄取。該聲明強調,推薦信與公益捐贈沒關係,蔣雨融獲推薦完全合規;蔣父在綠發會也是志願者,非綠發會職員,也不是公務員。

此外,蔣雨融在長文中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表示從小父母離婚分居,自己曾在初中遭受嚴重校園霸凌。她說,在高中第二年考取了英國學術最嚴格的高中,之後進入英國華威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哲學,後以優異的成績轉學至美國杜克大學。她表示,自己非常清楚比其他人幸運,家裡可以負擔海外本科四年學費,但就讀哈佛的研究生學費是自己畢業後存下來的所有積蓄。
蔣雨融日前接受美國《星島》專訪時坦言,參與畢業演講競選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能代表畢業生發言是一項極大的榮譽;其次,身處變動的時代,我希望能藉此平台表達一些更深層的思考。」她指出,演講選拔自3月展開,所有稿件皆由自己獨立撰寫,並未針對任何特定人物或事件。對於外界揣測她在暗諷川普,她回應:「我覺得他不值得我特別去回應。」
演講背後的動盪與自我對話
她強調,這場演講的目標是希望「5年後、甚至50年後再次聆聽,依然能引發共鳴」,她關注的是超越時代與地域的普世價值——和平、理解與共同命運。「寫作過程中,我的腦海確實浮現這個動盪的時代,也提及兒時記憶與對和平的渴望。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場我與自己對話的演講。」
談到演講爆紅後的生活,蔣雨融坦言既有無奈,也有溫暖。在美國總統川普持續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時刻發聲,她說,「受到攻擊其實不意外,只是沒想到網路上的質疑如此猛烈,確實令人無奈。」她表示,早有心理準備會引發爭議,但沒料到波及如此之廣:「幸好身邊朋友給了我很多支持,這讓我感到非常溫暖。」

質疑仍未平息,蔣雨融堅持信念
蔣雨融稱,作為中國留學生,在美中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確實承受了不少壓力。「但我更關注的是如何與自己對話,保持內在的穩定。」她也呼籲在美華人更加團結互助:「只有彼此支持,才能在風浪中走得更遠。」她受訪自喻為《天龍八部》中的喬峰,縱然身處風暴中心,仍堅持信念,「理想主義從來都不容易,但正因如此,更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並對未來懷抱希望。」
針對外界對其背景的各種揣測,蔣雨融日前發表長篇聲明回應。文中她回顧自身成長歷程,提及自幼父母離異、與母親相依為命,輾轉多地、屢次搬家,甚至在中學時期遭遇嚴重校園霸凌。她靠著自學努力考入青島知名高中,後獲英國華威大學錄取,再轉學至美國杜克大學,並成功申請進入哈佛甘迺迪學院深造。
她強調,自己並無所謂「後門」或特殊背景,一切成就皆靠自身努力爭取。儘管蔣雨融作出回應,網絡上的討論仍在繼續。部分網友認為她的解釋合理,支持其為爭取話語權而發聲;也有網友繼續質疑其背景與動機。此次事件引發了關於留學生背景、言論自由與公眾監督等方面的廣泛討論。
(相關報導:
哈佛畢業致詞爆紅TikTok!陸生蔣雨融掀兩岸熱戰:中國人應該在全世界的舞台上交流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