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3日清晨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目標發動大規模空襲,包括革命衛隊總司令沙拉米(Hossein Salami)在內的多名高階將領都在襲擊中喪生。以色列方面表示,這此行動是針對伊朗核能力的先制打擊,目標主要鎖定與伊朗長程飛彈及核計畫相關的重要設施。但《紐約時報》指出,以伊衝突早已醞釀多年,這次空襲讓中東再次陷入動盪陰影,甚至可能升級為中東最強大軍事力量之間的戰爭。
伊朗發生什麼事?
伊朗官方媒體播放的監視器畫面顯示,德黑蘭13日凌晨全城多處發生爆炸,建築物竄出濃煙與火舌,民用航班迅速從這個緊急關閉的空域撤離。以色列軍方則表示,13日清晨對伊朗發動的空中攻勢,打擊了包括核設施在內的數十個軍事目標,但攻擊的實際規模及其造成的損害尚不明朗。目前已知德黑蘭周邊至少六個軍事基地遭到空襲,一位德黑蘭的居民穆罕默德·賈馬利(Mohammad Jamali)對《紐時》表示,他當時站在屋頂,看見兩架以色列戰機正在攻擊革命衛隊的空軍基地,基地隨即冒出巨大火舌與濃煙。
一名伊朗官員指出,德黑蘭高階將領居住的Shahrak Shahid Mahalati住宅區也遭到襲擊,至少三棟住宅建築被摧毀。伊朗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阿拉克(Arak)與克爾曼沙赫(Kermanshah)的居民也通報聽到爆炸聲,這些城市設有軍事與工業設施。一名不願具名的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戰機當時也緊急升空攔截以色列軍機。伊朗國家電視台報導,除了革命衛隊總司令沙拉米(Hossein Salami)遇難,伊朗武裝部隊副司令拉希德(Gholamali Rashid)與核科學家費雷敦·阿巴西(Fereydoun Abbasi)也在此次攻擊中喪生。
《紐時》指出,以色列13日的攻勢似乎進入了暗殺伊朗關鍵人員的新階段,多年來,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軍事將領和頂尖核科學家進行個別暗殺行動,像是伊朗的首席核科學家法克里薩德(Mohsen Fakhrizadeh)就被遠端操控的機槍射殺,但13日的攻勢似乎是為了「大規模消滅」這類目標。
以色列為何現在動手?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視訊聲明中表示,伊朗的核計畫「對以色列的生存構成明確而現實的威脅」,以色列襲擊了伊朗主要的核設施與頂尖的核科學家。《紐時》指出,阻止伊朗取得核武一直是納坦雅胡的核心政治主張,13日凌晨他以歷史性口吻發表希伯來語演說,稱以色列正面臨「艱難但偉大的日子」、「在上帝庇佑下,我們將共同確保以色列永世長存」。
(相關報導:
11A座位的奇蹟!印度航空空難的唯一倖存者: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逃出來的
|
更多文章
)
以色列軍方強調這是先發制人的行動是「回應伊朗政權對以色列持續的侵略行為」,並稱此次攻擊只是「第一階段」,暗示後續還會有其他攻勢。一名以色列軍方官員匿名對《紐時》表示,此次空襲針對的是伊朗核計劃相關設施及長程飛彈能力。這名官員透露,根據以色列情報,伊朗一直在推進一項組裝核武器的秘密計劃,數天內就可迅速組裝15枚核彈,不過他並未提供這項情報的具體細節與證據。
以色列發動攻擊後,原油價格大幅飆升,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暴漲 8%至每桶75美元。伊朗位於荷姆茲海峽北側、波斯灣出口處,若為報復以色列襲擊而採取行動,伊朗有能力封鎖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及波斯灣其他小國的大部分石油出口。
川普是否知情、甚至參與其中?
《紐時》根據三位知情人士的說法表示,川普及其最高層幕僚事先獲知以色列的攻擊行動,但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是否曾阻止納坦雅胡。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在聲明中則強調「美國並未參與對伊朗的攻擊行動」,並表示「以色列告知我方,他們認為此行動是出於自衛必要」。
魯比歐也警告伊朗不要對該地區的美軍採取任何報復行動,「容我明確表示,伊朗不應以美國利益或人員為目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該地區的美軍部隊」,部分知名川普支持者則公開呼籲美國置身事外。可能是預見區域衝突可能升級,美國11日就預先撤離駐伊拉克外交人員、並且批准中東其他地區的駐軍家屬自願撤離。
《紐時》則指出,川普與納坦雅胡就如何應對伊朗問題已經爭執了好幾個月,川普在美伊核談判進行期間,也一直勸阻以色列不要對伊朗發動攻擊。這波空襲發生前數小時,川普表示類似攻擊可能摧毀外交解決的機會,「我認為這會搞砸一切,或許反而有幫助,但也可能徹底破壞」。約4萬名美軍目錢駐紮波斯灣及中東地區,負責保護美國基地與區域利益。搭載F-35戰機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目前正於阿拉伯海巡弋。但空襲發生後,白宮還沒有做出正式聲明,目前也不清楚美國是否會協防以色列、阻止伊朗的報復性攻勢,只知道川普13日上午11時會在白宮戰情室召開國安會議。
伊朗將如何反應?
以色列對德黑蘭發動奇擊後不久,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表示,以色列正準備應對「立即到來」的飛彈與無人機報復攻擊,他已簽署命令宣布進入「特別緊急狀態」,呼籲民眾遵循當局指示,留在避難所與防護區域內。以色列軍方國內前線指揮部13日凌晨也發布新準則,限制民眾僅能從事「必要」活動,並禁止大多數教育活動、集會及工作。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麥克·哈克比(Mike Huckabee)13日凌晨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他正在耶路撒冷的美國大使館,將徹夜留守,因為他正「密切關注」局勢發展。
德黑蘭的保守派政治分析師拉馬提(Mehdi Rahmati)對《紐時》表示:「現在確實存在爆發區域性戰爭的可能性,我們的盟友仍然具備實力——真主黨擁有飛彈和無人機,而胡塞武裝也非常有戰力。」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吉姆·里施(Jim Risch)表示支持以色列,並為其成功實施「防禦行動」進行祈禱。里施在聲明中也向德黑蘭發出警告:「我為駐守中東、保衛美國安全的英勇美軍官兵祈禱——伊朗若膽敢攻擊美國,將是極其愚蠢之舉。」但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傑克·里德(Jack Reed)批評以色列的襲擊行動。他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的決定令人震驚,這種魯莽的升級行動可能引發區域暴力衝突。這些空襲不僅威脅無辜平民的生命安全,更危及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
(相關報導:
11A座位的奇蹟!印度航空空難的唯一倖存者: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逃出來的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