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既是中國大學畢業季也是用工市場最為緊俏的時候。在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日漸疲軟之際,雇傭企業的效益也越來越差。以至於「失業、躺平」成為眼下中國年輕人一種自嘲的代名詞。
在一份中國地方政府流傳出的「銀齡社會治理計畫」和「銀齡醫療康復計畫」中,一些被認為本該是年輕人的崗位卻被超70歲的老年人佔據,比方麻醉師和小學老師。
這份「銀齡招聘」計畫起初只是在教育領域,部份中小學利用這個計畫解決「教師荒」的問題。從現實看,中國青年教師並不少,很多在編教師的薪資甚至難以足額發放,一位來自北京某小學的在編教師劉老師在受訪時表示,「招聘這些退休老人去當老師無疑是在擠佔青年就業市場」。
劉老師所在的學校是北京市海澱區的名校,而它們這裡即便是不缺少青年師資的情況下,招募退休老人則成為海澱區的一項「政治任務」。在河北保定市,當地在推薦該計畫時,還增加了律師這個行業,讓一些退休的老人擔任律師。該消息還顯示,這項計畫已經在去年12月份開始實施。當地有關部門在置評時表示,該計畫旨在推動老年人作為業餘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會給予相關編制名額。
銀齡計畫待遇高 規則達標不簡單
根據多地公佈的銀齡計畫顯示,要想受聘成為銀齡講師和銀齡醫生時,必須是退休人士且對年齡有著嚴格的規定。位於福建的仰恩大學是一座普通本科大學,該校則是直接貼出「高層次人才綜合年薪20萬-35萬,教授、博士薪酬可採取一人一策方式面議。」
仰恩大學還稱「來我校應聘且被錄用的引進人才,可在入職六個月後憑正規票據報銷(需符合我校差旅費相關規定標準)居住地或原工作地至我校入職單程交通費和行李托運費用。」
在甘肅西北師範大學,則是將該計畫面向全球招募。西北大學在該計畫的公告中指出「聘期內享受年薪制,由學校分12個月平均計發,按月支付。對家庭所在地在蘭州市以外的「銀齡」教師,聘期內由學校提供配備基本傢俱家電的人才公寓周轉房;每學期報銷一次往返交通費」。
中國教育部辦公廳在去年7月份的一份公開檔顯示,「銀齡講學計畫」 主要面向脫貧地區(原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深度貧困縣),欠發達的民族縣、革命老區縣、邊境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團場。其中,講學經費也規定「西部省份由中央財政負擔;中部省份由省級財政和中央財政按1:1比例分擔;東部省份由省級財政自行負擔。」
上述招聘計畫,時間跨度都是長期進行,除要求年齡上有要求外,還要對退休前的正高級職稱和擔任一線教學崗位的時間長短都要明確評估。這些銀齡計畫也引發了不少民眾的一些擔憂。尤其是在中國青年失業率增加之際,老年人發揮餘熱能否先靠靠邊為年輕人優先提供崗位。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中美晶片戰,華為打頭陣!任正非「1句話」洩露中共科技野心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