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下中國大陸需緩解矛盾的國民性

2025-06-13 05:25
美國網紅「甲亢哥」開啟中國行京滬直播6小時數百萬網友觀看(直播截圖)

對近期暫時止火的「關稅風暴」之回顧,特朗普以極限施壓的方式發起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戰,而中國大陸隨即予以反擊,震驚世人。而在中國大陸的輿論場域,對於中國大陸施加美方的關稅報復,一邊倒的則是全力支持政府還擊的民間意見,乃至有將當下的關稅站同毛時代的韓戰掛鉤的趨向,洋溢著民族的自信與自尊,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可供挖掘的現象。

自信與自卑的徘徊
這本無可厚非,考慮到美方的極限施壓策略與特朗普本人的自戀型人格,於中國大陸而言唯有全力應戰,且一定程度上打疼美方,才有謀求爭取雙方均可接受的交易可能。但細細堪比中國大陸民間的輿論生態,與關稅話題中氾濫的自信、自尊、自傲之民意相反差的是另一幅圖景,從中倒可以解譯出中國大陸國民心理的另一面向,這是一個矛盾的結構。

今年三月下旬,美國一名網紅「甲亢哥」開啟中國大陸行,受到中國大陸民眾近乎喧囂與狂迷般的追捧與關注,而官方似乎亦樂於透過此行展示中國大陸對外的良好形象,但倘若理性思考,一位他國網紅本身的價值同全國範圍內滔天似海的宣傳聲量顯然是不對稱的,而此種傳播力與話語權顯然也並非全然由官方力量寄予。故而,在民眾熱切、友善、乃至激情之面具背後,有另一重隱藏的國民心理傾向,其實質為在熱情面具之下柔軟、虛弱,乃至自卑的心理自體。

典型的例子如4月7日,該網紅的長沙站之行掀起的輿論風暴,當日的宴會席間某知名餐飲企業負責人為了能與「甲亢哥」同桌,竟直接命令原本落座的另一名餐飲業負責人離開。此種微妙的心理氛圍在當時引起該網紅的尷尬,而讓人聯想到的類比場景則是「雄競」,即動物界內為追求配偶展開的同性間之魅力互攻,這其實是一種自卑。而值得宣傳部門注意的是,此種類比「雄競」的自卑心態流露,實際上隱含的是攻擊性心理能釋放。在某些場合,諸多民眾近乎討好般的取悅「甲亢哥」,據心理脈絡言實質是一種反向,是本然朝向他者之嫉妒攻擊的心理能藉由壓抑而成的扭曲釋放,以自我獻祭般的討好與追捧來掩飾自身本然的攻擊性,則在此情境下該網紅偶爾流露出的不適是可以理解的,因過卑的態度實際是隱含著攻擊性之力。

自信與自卑系一組矛盾結構,前者意味著對人格核心的堅定與自愛,某種程度上可以發展為自戀,係一種心理能朝向主體自身的固著乃至溢滿狀況,外在的客體的存在則以主體為意義源泉,自我具有絕對優先性,即所謂「萬物皆備於我」;自卑,本質上則是一種心理匱乏的表徵,將外在的客體理想化並朝之自我貶損來達致心理平衡,以作為一種心理代償,確證自我人格核心的脆弱、不堪與低劣,同時亦伴隨著嫉妒感存於潛意識中,由偽裝轉化為被獻媚者略為不適的心理移情。當下中國大陸的國民性即展現出此矛盾結構,徘徊於自信與自卑之間,呈現出一種多種心理動能相沖突的神經症狀態,係一種不成熟的國民心理。而進一步細細深究,則會發現,自信所朝向的美國是抽象的美國,而自卑所朝向的恰是具體的美國。 (相關報導: 美退役上將警告:中國連續走私生物材料恐為「史上最全面滲透」預演 更多文章

國民在虛擬世界藉由網絡身份達致對美國的簡單否定與蔑視來確證自信,而在面對具體、真實的美國人時,則有不自覺乃至自覺之獻媚者。可以言之,部分國民的自信與自傲是戴著面具的,而自卑卻是底色的真實,部分國民在民間輿論場域展示的赤裸裸之毫不妥協的攻擊性,系在保護自身脆弱的自體,通過朝向外部的攻擊來掩蓋內在虛弱的自體。這是源於根本上難以醫治的中國大陸近代史心靈創傷。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