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邊界之外─當移民成為地緣博弈與價值對抗的槓桿

2025-06-13 05:30
2025年6月8日,抗議者從市政廳前往洛杉磯市中心,抗議昨晚的移民突襲行動。(美聯社)
目錄

2025年6月,美國洛杉磯爆發激烈抗議與警民衝突。導火線是一場針對非法移民的聯邦突襲行動,數百人被捕,引發地方政府與聯邦對峙,國民兵進駐,催淚瓦斯與政治語言同步升級。總統聲稱要「恢復邊界秩序」,而地方首長則批評這是「對庇護原則與地方自治的踐踏」。

表面上,這是一場執法與抗爭的對立。但實質上,它揭示了當代全球移民問題的結構轉向:移民政策已不再是社會福利或人權議題,而是主權管理、國族建構與地緣治理的核心環節。

一、人口流動的地緣戰略化:主權競技的新場域

過去三十年,自由主義制度將移民視為經濟與文明活力的延伸。然而,在安全風險與政治極化上升的今天,多數國家已轉向以現實主義角度重新定義人口移動——不再視其為「合作資產」,而是潛在的制度不穩定因子。美國、英國、歐盟等國逐步強化邊境控制、庇護審查與驅逐政策。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更進一步,將難民群體當作外交槓桿操作,透過邊界放行製造鄰國政治壓力。此一模式顯示,移民政策已脫離內政範疇,進入地緣政治邏輯的操作區域。

二、亞太邊界政治:現實主義治理的「文明性版本」

亞太國家看似不涉難民衝突,但實際上也已全面納入邊界治理的現實主義邏輯。日本在人口快速老化下擴大移工輸入,卻始終不承認自己為移民社會。政策名義上強調「技能實習生制度」與「臨時就業」,實質上卻以嚴格制度防堵文化融入與長期居留,延續其單一民族國族敘事的合法性。韓國在勞動市場高度依賴東南亞移工與外籍配偶下,仍將「多文化家庭」邊緣化,社會主流持續排斥非韓裔子女進入正式制度結構。移民政策實質上採取雙軌模式:經濟依賴與文化排拒並存。台灣則在維持「工具性引入」政策下,進一步透過國安語境排除中國籍人士與政治敏感群體。國族邊界在此明確轉向為「政治可靠性」的審查機制。

這些國家雖在制度上皆為民主政體,卻在面對人口流動時採取高度現實主義治理思維:高效率引進、低度認同吸納,形成技術治理與文化排他並行的「文明包裝下的排拒制度」。

三、移民作為象徵:從人口問題轉為制度風險可視化

隨著全球政治社會結構趨於焦慮,移民不再是個體性的社會問題,而是被制度化為象徵性風險載體。在美國,拉美裔與無證移民被媒體與政治語言直接連結至犯罪、走私與社會秩序失控。在歐洲,穆斯林難民長期成為公共安全與文化衝突的投射目標。在非洲與東南亞,中國移工與商人則被視為新殖民勢力或地緣滲透前哨。

這些敘事機制反映的,不是移民本身的「行為問題」,而是社會、政權與制度的投射需求——將不穩定外化於「他者」之上,達成治理邏輯的可視性與合法性建構。

四、國族邊界的再定義:誰能被納入「我們」的範疇?

移民政策的核心問題,並非如何分配資源或設計程序,而是更根本的身份政治問題:何者有資格被視為共同體成員?這一問題在亞洲尤其明顯。儘管勞動市場高度依賴移民,國族自我形象仍舊維持在「文化同質性」與「歷史延續性」的敘事中。這導致移民被制度納入,但在政治與文化層面始終處於外圍。
(相關報導: 風評:川普「禁蒙面令」,民主倒退的標誌 更多文章

從韓國學校中排除移工子女的語言教育配套,到日本社區對於外籍租戶的潛在排擠,再到台灣「境外敵意國民」與「合法新住民」之間的認定差異,這些現象都指出:移民不再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流動者,而是國家認同機制的「壓力測試者」。自由主義制度在這些問題面前所能給出的回應日益模糊,原因不在於其理念無效,而在於其結構已無法應對國內不穩與地緣競爭的雙重壓力。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當下中國大陸需緩解矛盾的國民性
台灣銀行家》壽險避險反噬 恐釀匯率多殺多
觀點投書:中共航艦遠航第二島鏈,警鐘為誰而鳴?
宮廷記錄者紫式部,寫下一個時代的品味:《大和神威》選摘(4)
金管會公布壽險業暫行措施 兩大伏筆受矚目
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當選SEMI國際主席
「綠營訪中是交流 館長赴中是統戰」 民眾黨:賴清德忘了自己不是沈伯洋發言人
梁文傑要館長「久住才知真正中國」 謝寒冰酸:去過幾次澳門酒店就了解大陸?
印度航空客機墜毀逾200死 11A座位乘客奇蹟生還
稀土卡死美國脖子?郭正亮直言「川普沒學到教訓」:對中國束手無策
起飛30秒就出事!印度航空787客機墜毀,機上241人罹難、1名英國男乘客幸運生還
787首次墜機奪命!「夢幻客機」13年零死亡紀錄破局,印航事故重創波音聲譽和股價
扁案律師力挺法庭直播!鄭文龍:直播不是問題,黃國昌提案才變成問題
立委罷免案定在8月23日投票?中選會曝最新進度:1情況恐延後辦理
印度航空空難204人不幸罹難 外交部:初步排除台灣旅客
全程高規格桌邊服務「橋山壽喜燒」再現「關西」風味
全場笑翻!王世堅現身北科大畢典 讚柯文哲有貢獻:祝福他繼續密室逃脫
法庭直播侵害隱私?法律教授揭各國現況:全面公開判決書才最沒隱私
下屆聯準會主席是誰?阮慕驊點名「川普愛將」:機會不小
梵蒂岡會與台灣斷交嗎?教宗首任命中國主教 學者解讀「聖座外交」考量
台糖獲利超預算 每股配息0.9元 股東還能拿米和乘車券
全球手機市占率出爐:iPhone首季生產量縮減40%,三星重奪「世界第一」
百歲老翁挺過主動脈剝離!搶命8小時逆轉生死 創最年長手術成功案例
「中國再強也不願統一!」黃暐瀚談台海危機:是對岸無理,不是台灣過錯
民進黨團涉人格抹黑!花縣府引憲法與釋字反擊,痛批嚴重傷害民主與公共理性
威爾第必看傑作!善與惡交織歌劇《弄臣》6/20、22衛武營珍稀登場
沈伯洋父親赴中經商沒事?藍議員痛批民進黨「雙標」:自家人就可賺對岸錢
一檔ETF打包全球100強企業!保德信第二波上菜,009810有哪些特色?
福斯Tiguan登台!推4款車型、售價139.8萬起 6大亮點一次看
剛起飛就喊求救?印度航空787客機為何墜毀,專家推測疑與「牠」有關
赴日消費恐變貴?自民黨擬取消外國人購物免稅 年底列入稅改討論
搶攻北部暑假商機!高雄觀光交流會 吸引超過百名業界代表共襄盛舉
花蓮總質詢落幕!徐榛蔚感謝議會建言,強調「府會同心」共創未來
走跑高雄2.0掀運動熱潮 侯尊堯抽壓軸Gogoro電動機車大獎
Switch 2狂賣350萬台「有隱憂」?台鏈滿面紅光 專家曝任天堂保守看待原因
不是澳洲!台人打工度假新熱點是「這國」 打工趣創平台找海外職缺
投資人注意,期貨交易將有2大變革!這檔放寬漲跌幅限制,另有多檔縮短冷卻時間
呼應陳其邁期待! 台電:高雄供電韌性全面提升 地下電纜檢測與饋線監控效率
高市推動「垃圾焚化底渣資源化」有成 六度獲中央評鑑特優肯定
陸客今年人數腰斬!演員綁架案與地震嚇跑中國旅客,泰國擬砸7億「救觀光」
蝴蝶颱風西南氣流逼近 陳其邁視察防汛整備及側溝清疏
花蓮193縣道7月中起交管,吉安中山兩橋採單線雙向通車
麗星夢郵輪雙船聯手以高雄為母港 李昆澤:今年高雄郵輪預計成長至115艘次
議員關注國際教育、消防員健檢補助、擴大敬老愛心卡使用範圍 侯友宜:經費不足下,基礎建設先到位、路平燈亮水溝通!
鞋業巨擘揮軍房地產!宏福實業攜手海悅 打造台南東區「宏福悅」成國際地標
新北逾千名學子錄取國立大學創佳績! 彭慈雯勉勵學弟妹持續充實自我,勇敢迎接未知挑戰!
臺北觀光實力再升級!擊敗眾多城市,勇奪全球穆斯林婦女友善旅遊大獎
「別以為家裡有電就不缺電!」前核四廠長示警:台電要做這件事才不會斷電
亞太農業技術展登場!黃偉哲:以科技驅動農業升級、打造台南智慧農業新樣貌
民代關心通學安全議題 侯友宜:新北引入「行人優先區」概念、3個月內完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