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執行長蘇姿丰12日在美國加州舉行的「Advancing AI」大會上發表最新AI伺服器架構,宣布將於2026年推出「Helios」系統,內建72顆MI400系列晶片,性能直逼輝達NVL72伺服器。此次發表展現AMD從單一AI晶片進化為整合式伺服器解決方案的企圖心,並公開多項標準,挑戰輝達以NVLink為主的封閉式生態系。
OpenAI為什麼選擇AMD?阿特曼親站台 點名MI450是未來主力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驚喜現身站台,宣布將與AMD合作優化MI450晶片,他表示,OpenAI基礎建設過去一年急速成長,而AMD將成為未來AI運算架構的重要夥伴,除了OpenAI,包括Meta、xAI與Oracle等重量級企業也分享採用AMD晶片的經驗,顯示市場正逐步打開對Nvidia以外方案的接受度。
軟體生態是關鍵嗎?ROCm仍難敵CUDA AMD持續補強戰力
儘管AMD硬體升級快速,但軟體平台ROCm尚難撼動輝達CUDA的主導地位,業界普遍認為,CUDA是輝達AI領先的「護城河」,用戶黏著度極高,不過AMD不甘示弱,近年加快擴編AI團隊並進行多起併購與技術投資,包括吸納Untether AI與Lamini的核心人才,全力提升自家平台實力。
伺服器轉型成趨勢?從晶片賣方變整合商 AMD拚全系統布局
AI硬體市場正從銷售單一晶片轉向「整櫃式」伺服器,AMD搶搭這波潮流,並在今年完成對伺服器製造商ZT Systems的收購,未來將提供類似輝達整機系統產品,此次「Helios」伺服器可視為該轉型成果的里程碑,未來數年內還將推出MI350、MI450等新晶片,形成完整AI生態系統。
股價下跌是否代表市場不買單?投資人觀望、但AI成長動能仍在
(相關報導: 投資人太小看AMD?DeepSeek「這項技術」意外助攻!蘇媽將成為黃仁勳最大威脅? | 更多文章 )
儘管消息曝光後AMD股價下跌2.2%,但分析師指出,這並不代表市場否定其技術路線,Summit Insights認為,AMD在AI晶片市佔仍落後輝達,但在策略投資、研發擴張與產品規劃上展現明確野心。蘇姿丰也在財報中表示,儘管出口限制持續,美國AI需求強勁,全年AI晶片營收仍有望達成雙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