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不買高股息ETF!專家揭密:大戶投資ETF只看「這幾檔」:又穩又能節稅

2025-06-30 10:00
ETF是不少小資族的理財首選,然而,當我們把鏡頭轉向高資產族群,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錢人反而「不常買ETF」(示意圖/取自pixabay)
ETF是不少小資族的理財首選,然而,當我們把鏡頭轉向高資產族群,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錢人反而「不常買ETF」(示意圖/取自pixabay)
目錄

ETF 是不少小資族的理財首選,操作簡單、風險較低、門檻不高,不需選股也能參與市場報酬。然而,當我們把鏡頭轉向高資產族群,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錢人反而「不常買ETF」。這並非他們不認同ETF的投資價值,而是背後牽涉到的考量層面截然不同。本篇文章就從資產成長與稅務規劃兩大關鍵出發,探討有錢人為什麼對ETF興趣缺缺,以及他們若真要布局,又會鎖定哪些ETF。

資產不同,風險與節稅考量也不同

投資的出發點,其實與資產結構密切相關。對小資族而言,資金不多但時間充裕,因此更重視報酬率,哪怕伴隨較高波動也能承受,因為本金低、翻身快,即使偶爾大賠,只要有穩定本業收入,多半還能迅速回本。但對於資產上億的高淨值人士來說,思維則截然不同。

第一是節稅考量。收入越高,課稅級距越高,每一筆現金流進來,是否會被課到重稅,是首要評估因素。第二是資產保全。有錢人的資產規模龐大,隨便一跌兩成,可能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承擔風險的空間小、容錯率低,因此更偏好多元化、策略性配置,目的不是「賺最多」,而是「賺得穩」。

這樣的邏輯延伸到ETF選擇時,自然也會更為謹慎,並非ETF不好,而是傳統ETF的結構,很難完全符合他們的核心訴求。

為何有錢人對ETF意願低落?五大主因解析

根據中信銀行《2024台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台灣淨資產破億的高淨值族群,在整體資產配置中,ETF幾乎未明確出現。雖說ETF本質是基金的一種,也可能被包在股票或另類投資項目中,但從配置比例來看,顯示這群人並不傾向以ETF作為主力投資工具。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節稅效果差:ETF若配息來自股利,需併入綜所稅申報,且高收入族群還得繳交補充保費。除非配息是資本利得或資本公積,否則稅務負擔相當可觀。

2.無法客製化投資組合:ETF跟著指數走、成分股隨投信調整,對於希望根據自身偏好或策略進行靈活配置的有錢人來說,彈性明顯不足。

3.無法主動操作、掌握透明度有限:表面看是被動投資,實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如成分調整、配比改變等),對於強調主動管理風險的資產家族來說不夠理想。

4.無法進行槓桿與避險策略:高資產族常透過結構型商品、期權或避險基金操作風險部位,而ETF在這部分較難靈活應對。

5.傳承規劃與信託配置不利:ETF無法像個股、債券那樣針對不同成員做細緻的信託安排,且投信的操盤人、策略可能變動,有違資產保全與延續性的需求。

總結來說,ETF的標準化特性雖然對一般投資人很友善,卻難以滿足有錢人「穩、彈性、節稅、傳承」的複合式需求。

哪些ETF才有機會進入有錢人的視野?

雖然ETF不是主流,但仍有些ETF因特性貼近高資產族的需求,具備一定吸引力。從玩股網的ETF規模排行榜觀察,再進一步過濾「千張大戶」的持股比例,我們可以看出某些ETF確實有較高比重來自大戶資金。

先設定「千張以上持股」為高資產族的參考門檻,從市值型與債券型ETF中,可以觀察到以下幾檔較受青睞:

市值型 ETF:

0050(元大台灣50):大戶佔比約 34.03%

債券型 ETF:

00679B(元大美債20年):33.18%

00937B(兆豐美債20年):33.22%

00687B(國泰20年美債):29.83%

高股息 ETF(相對低):

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23.92%

0056:12%

00878、00919、00929 皆低於 10%

這些ETF的共通特徵是「規模夠大、波動可控、流動性高」,即便是資金龐大的投資人,也能順利進出而不影響市場價格,符合資產穩健配置的前提。

結語:從簡單入門,到資產優化的思維升級

ETF是投資新手快速建立市場參與感的好工具,具備簡單、分散、低門檻等優勢。但隨著資產逐漸累積,投資策略勢必要進化,不只要思考報酬,更要重視風險控管、稅務規劃與資產延續。

有錢人不是不買ETF,而是更看重投資背後的「可控性與整體性」,不願將重金壓在一個無法完全掌控的系統之中。當我們理解這樣的思維模式,才能一步步從小資走向高資產階層的財務邏輯,也為自己的理財之路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玩股網(原標題:為什麼有錢人不愛ETF?高資產族的真實投資邏輯揭密!)

更多文章
濃縮鈾早就移走了?福爾多設施「最新高清影像」曝光 專家:彷彿早知會被攻擊
《香港國安法》五周年:從「買一份保險」到再出走避險,港人移民為何「二次回流」
香蕉買回家不要直接放冰箱!農產專家教1招延長保鮮,放一個月依然清甜香綿不發黑
美國7成人挺出兵協防台灣!1原因「支持率可再漲8%」,最怕中國對這點下手
賴清德「團結十講」接連出包 他揪府方滅火「偷刪文」:欲蓋彌彰
美國消防員遭掃射!「狙擊手嫌疑犯」身分曝光 疑是殺害3子女的退役軍人
你是台北通嗎?北市「景點輪廓」猜謎,週週抽風格旅物,證明你有多內行!
年輕人領錢了!政府發200萬元補助「符合資格直接入帳」,最長可領5年、如何申請一次看
台灣最強電動機車是它!5月銷量冠軍出爐,車主讚:續航力強加速快、平價外型有質感
傳國健署開會!兩款加熱菸有望闖關 上市後監管是關鍵
川普貿易戰大限將至,全球經濟挫咧等!彭博:台灣可望與美國達成「框架性協議」,但川普威脅「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AI大大的幫了中國!「人臉識別變全球最強」監控人民,這2國也這樣用
最新機車補助上路!符合資格發「每人最高60000元補助」,一鍵上網申請忘記虧大了
退休要買0050還是00713?專家實測:買「這1檔」資產翻倍,每月穩穩領現金
NBA/才剛打出生涯年!「活塞神射」爆涉賭 球團12億續約秒喊卡
金鐘主持人「開車出門驟逝」!5天前才喪母 駕車突心梗…享壽69歲
汽機車族小心了!7/1新交通規則啟用,「違者加強重罰5000元」警察可連續罰錢
12000元繳進國庫!7/1交通新制正式啟用「違規立刻開罰」,很多車主還不知道
消防員救火「突遭槍擊」!疑遭包抄圍射 整隊血濺火場…已釀2死
天氣預報》上看38度!今年高溫恐破紀錄,專家示警:「輕颱」將先後生成
「台北4大鰻魚飯」名店宣布歇業!無預警關店不是租金問題…
無視新增3.3兆赤字警告,川普強推「大而美法案」!共和黨引爆內鬥,倒戈參議員遭總統威脅
機場登機流程1類人有改變!航空新規定明天正式開跑,搭飛機出國的人留意
快去儲水!2縣市明天大停水「最長8天早晚都沒水能用」,一鍵速查家中有無供水
獨家》從台積電到輝達超級工廠,台美聯手打造AI帝國!AIT點名「這個產業」是互補典範
和山光電濫墾高雄山坡地 開發商竟與郭智輝有這層關係
輝達跨足機器人、自駕車新藍海 蔡正元樂觀預估:有望通吃全部市場
銀行新制明天起上路!沒注意新規「帳戶錢沒辦法領出、轉帳受阻」,網銀ATM都有影響
美元恐再貶10%?蔡正元曝2大關鍵:前一波慘跌只是「魚頭」
幕後》「地獄景象」對付中國台灣動作太慢!美日兩大將軍幕後奔走、教戰
開車騎車注意!新法規今起上路「違者重罰18000元」,規定和以前不一樣了
華為「3大影子晶圓廠」曝光 專家一探深圳廠房現況驚呼:準備大幹一場
風評:「台獨工作者」一堂不及格的「中華民國憲法」課
張良任觀點:以伊衝突突顯國際政治的叢林法則
衣冠城觀點:美國轟炸伊朗與西方多邊體系的衰落
賀陳旦專欄:政治天秤上的高鐵建設
夏一新觀點:打掉雜質是大罷免行動的隱喻效應?
蔡蕙如觀點:治理的缺席─數位發展部與新聞產業的民主落差
張鈞凱專欄:當「農場文」主宰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觀點投書:去雜質?還是去異己?賴清德「雜質說」的反民主本質
觀點投書:我們為什麼要反共?
點教育》AI太早進入教室,國小學生還能好好「思考」嗎?
吳統雄觀點:共產是聖人的夢想,「打掉雜質」是獨裁者的妄想
觀點投書:務實還是誤判?回應「美國不會援臺」的戰略觀點
觀點投書:漁電共生何以走到魚死網破
觀點投書:六輕劫水釀災,社會成本難計!
諸神的黃昏,災難中的災難:《維京魂》選摘(1)
出口商急拋匯新台幣!匯銀人士坦言「央行壓不住」:一開盤恐直奔28元
高雄銀新董總明出爐 陳勇勝代理、張榮泰升任
行政院不覆議了!總統正式公告軍人加薪案 志願役加給3萬元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