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塑 文章列表
#
台塑
約 4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財經
南亞股東會》去年稅前獲利腰斬 董座吳嘉昭宣布:啟動4大轉型迎戰產業逆風
台塑四寶之一的南亞,今(12)日召開股東會,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面對國際地緣政治與中國產能過剩等多重壓力,南亞公司113年度稅前獲利大減五成。吳嘉昭指出,去年雖然多項產品本業營收維持成長,但受美中科技戰、地緣風險與轉投資收益減少拖累,全年合併稅前利益僅45.2億元,年減50.5%,每股盈餘僅0.42元,呈現明顯下滑。至於全年營收,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2,59......
馮建棨
2025-06-12 11:36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塑股東會》2024年虧損24億收場!中國市場拖累 力拚轉型下半年反轉
台塑今(1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表示,去年受中國內需疲弱與石化產能過剩影響,雖營收達2,000億元略有成長,仍難敵市況低迷,最終出現稅前虧損24億元。郭文筆認為,今年公司營運展望轉趨樂觀,除看好下半年中國刺激政策與石化旺季帶動需求,更將全力推動組織轉型、擴展市場與深化半導體布局,力求翻轉頹勢。郭文筆指出,今年第1季受惠液碱行情大漲與同業歲修,帶動公司......
馮建棨
2025-06-11 10:13
新聞
政治
財經
傳產慘遭中國內捲殺戮如何翻身?謝金河點名台塑、台玻:突圍機會來了
中國的傳統產業競爭內捲白熱化,不少台灣大型集團都面臨獲利下滑,甚至虧損的命運。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點評台塑、台泥、台玻轉型現況,更點出台玻、台塑的機會來了,有機會翻轉現況。謝金河表示,中國產業內捲壓力,讓台灣很多產業虧損累累,每一家公司都在努力找出路,像王文淵領軍的台塑集團正思考全面轉型,不過企業規模太大,像大象般轉身需要時間。2017年帶領台泥......
張庭維
2025-06-09 12:55
新聞
財經
中國內捲「慘業」再加1!謝金河曝這台廠淨利暴跌:看起來不太妙了
中國產業內捲的情形嚴重,從傳統的石化業到近來崛起的電動汽車,產業競爭處在惡性循環中。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中國產能過剩捲向世界,台灣除了傳統產業的石化、水泥、鋼鐵、汽車受到影響,今年這產業也加速內捲,他也點名這台廠,去年在中國淨利高達10.99億元,今天首季只剩5612.4萬元,看起來也不太妙。謝金河說,利用假日在家做功課,把所有上市櫃公......
張庭維
2025-06-01 16:01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塑化股東會》獲利暴減7成!董事長曹明卻宣布「加碼配息」:回饋股東
台塑集團中首個召開股東會的台塑化(6505),台塑化董事長曹明今(29)日表示,無法交出讓股東滿意的成績單,作為經營團隊深感責任重大。台塑化在去年(2024年)全年稅前利益僅66億元,年減幅高達73%,創下歷年來少見的低點。面對這樣的困境,曹明宣布,儘管獲利不如預期,公司仍決定「提高配息率」,回饋長期支持的股東。台塑化去年營運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夾擊,曹明指出,......
馮建棨
2025-05-29 21:08
風生活
證券投資
理財
話題
台塑老臣告白:為何我身為員工卻不買台塑股票?30年投資心法大公開
許多人認為,買自家公司的股票是展現忠誠,也是分享公司成長果實的好方式。然而,一位在台塑企業任職長達30年的資深員工,卻公開表示,除了當年增資配股的台塑石化,他從不買台塑的股票!他強調「投資和工作是分開的」,並揭露自己30年來奉行的獨特投資心法:投資股票,一定要看「老闆」!台塑員工的真心話:不把雞蛋放同籃,更看重「老闆的遠見」這位在台塑默默耕耘30年的老員工,......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26 10:00
風生活
房地產
商業
理財
話題
不是靠黃仁勳!北士科房價早就飆破百萬,揭開神秘「4大地主」面紗,暴富心法大公開
全球AI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正式宣布,其海外總部將落腳台北市北投與士林交界的北士科,這項重磅消息不僅為長期以來的市場傳聞劃下句點,更被視為點燃北士科區域經濟發展與房地產市場的關鍵火花。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新壽已和輝達簽署保密協定,近期內應會簽約,此舉確立了北士科作為科技產業新重鎮的地位,並引發市場對其資產價值的重新評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20 11:0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武之璋觀點:誰能說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國民黨無關?
抗戰時期有位黨國元老蔣作賓先生過世,因為身後蕭條,夫人面臨生活問題,兒子在英國讀書,學費也無以為繼。時任國民政府上將軍法總監的湖北革命元老何成濬先生特上書蔣中正,要求協助。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安排她到婦聯會工作。同時蔣介石提撥專款協助在英國讀書的兒子完成學業。蔣作賓在英國唸書的兒子就是日後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蔣碩傑先生。
武之璋
2025-05-11 07:10
新聞
國內
財經
華航、長榮、星宇啟用永續燃油!價格是傳統燃油5倍 機票會漲價嗎?
交通部近日宣布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啟動儀式,由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公司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分別為中華(2610)、長榮(2618)及星宇(2646)3家國籍航空公司的航空器同步添加永續航空燃油,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度在國內添加永續航空燃油,同時也是台灣民航首次在一場活動中串聯3座國際機場、3家航空公司。
劉芯衣
2025-04-25 18:53
新聞
政治
北檢檢察長王俊力赴招待所不用調查?黃國昌轟法務部雙標:至今沒有處置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日前揭露民進黨新潮流大老吳乃仁與5位檢察官,齊赴要價6萬元的豪奢宴觥籌交錯,而北檢檢察長王俊力先前也跟行賄鄭文燦的台塑集團前高層楊兆麟在招待所飲宴。對此,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質疑,為何王俊力可以做這種事情卻不用接受調查,若沒有雙標,針對王俊力的案件法務部做了何種處理?
陳明遠
2025-04-10 19:13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台塑四寶最賺錢的是它!股價收漲停「大賺15.31億元」,僅1家卻虧損縮減、由盈轉虧
台塑四寶今(10)日公布第1季自結財報,呈現「3正1負」,台塑化、南亞、台塑營運呈現獲利,台化小虧。4大公司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利合計達新台幣37.45億元,年減53.3%,但比起去年第4季大幅成長3.67倍。
中央社
2025-04-10 18:1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理財
國安基金第九次護盤「名單」曝光!「1類股」罕見跌出榜外,成最大變數
國安基金第九次進場護盤,最新持股名單曝光!本次共納入20檔權值股,涵蓋電子、金融、傳產三大類股。不過,相較前次第八次護盤名單,傳產股中的「台塑四寶」幾乎全數跌出榜外,成為本輪最大異變。
下班經濟學
2025-04-10 11:45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塑仁武廠爆炸「他趕維修→碎無全屍」…兒急打電話剩雜訊!死人消息被瞞了6天
台塑高雄仁武廠14日發生蒸氣外洩,一名外包商人員不幸身亡,一名員工輕傷。然而,此事直到事故發生6天後才被揭露,引發內部員工不滿,痛批「消息封鎖嚴密」。
林瑩真
2025-03-21 15:48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台塑股利政策出爐!近20年首見虧損,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5元
台塑股利政策出爐,受中國石化產能過剩影響,台塑去年每股淨損新台幣0.19元,今天董事會決議動用未分配盈餘,每股仍擬配發現金股利0.5元。
中央社
2025-03-13 19:28
新聞
政治
怒問賴清德「魏哲家是不是該抓起來?」趙少康:勾結外國有無觸犯外患罪?
台積電加碼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也為此與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針對投資案向外界說明。而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10)日對此在臉書發文直言,護國神山台積電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且將高階核心技術、研發中心移轉美國,「究竟事先有沒有獲得賴政府的同意?如果沒有,魏哲家是不是應該抓起來?」
張大任
2025-03-11 09:30
風生活
汽車
【油價公告】中油、台塑宣布明 (3) 日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 0.1 元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7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2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2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9元。本週因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0.8元及0.4元。
小七車觀點
2025-03-03 11:36
新聞
國內
財經
石化業進軍再生能源 「台塑四寶」的台化沙鹿小水力發電廠正式啟用
擺脫過往製造污染的形象,石化業投入再生能源產業。過去致力於生產石化相關產品的台塑集團台化公司,與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作,在彰化推動小水力發電,14日舉行啟用典禮,每年發電480萬度,減碳效益相當於6座大安森林公園。
馮建棨
2025-02-14 21:37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塑四寶1月營收年減3.7% 僅「這家」逆勢成長
台塑集團7日公布旗下4家公司營業額統計,合計4家公司1月合併營收1179.98億元,比起去年同期年減3.7%,不過對於今年表現,維持第1季與去年第4季表現接近。
馮建棨
2025-02-07 21:10
VIP
國內
財經
調查
大國博弈
川普經濟學》「石化復興」重拳揮向亞洲 台塑四寶先躺了 電動車、綠能還爬得起來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即將再次回歸白宮,過去已經多次宣告會重振美國本土製造業及石化產業,強化美國製造,但這項舉動將衝擊亞洲石化產業,同時也拖累再生能源發展,短期影響電動車、儲能等產業發展。
馮建棨
2025-01-14 09: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股只剩台積電?阮慕驊談荷蘭病隱憂:大熊市、大空頭在「這時」恐會到來
台股上週在台積電帶頭領漲下一度進攻24000大關,但綜觀整個盤面除了台積電等半導體、AI類股外,其他產業台塑四寶、中鋼等傳產獲利大幅衰退。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節目《財經一路發》中指出,荷蘭病的症狀是否適用台灣還有討論的空間,但台灣經濟產業高度倚賴半導體,造成人才流向、資金配置的失衡,當半導體景氣榮景結束,大熊市、大空頭就到會來。
蔣帆威
2025-01-12 08: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