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海嘯4月衝擊全球政經局勢,一度血洗股市,引發市場震盪。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20日深夜在臉書回顧,2022年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仍在爭議時,他當時就曾談及台灣傳統產業的危機與轉機,但3年過去了,提升依然有限,如今正面臨嚴峻挑戰,「靠中國的傳統產業到了算總帳的時刻!」
謝金河表示,當時他提到的ECFA的危機與轉機,指台塑集團未來幾年會很辛苦,必須轉型求變;同時也對台泥充滿期待,不過時隔3年回頭看,台灣的傳統產業提升有限,反而在期待對岸釋出善意,對ECFA充滿期待下,一步步走向困境。他進一步說,最近台股彈升5000點,很多績優公司股價再創新高,但多數傳統產業股價都創新低,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泥跌至25.4元,台塑四寶都在低檔。
謝金河盤點,近日汽車,自行車廠股價紛紛破底,如裕隆日產在盛況時可以在中國賺近百億,今年開始賠錢,股價從449元跌至54.1元;自行車的「巨大」過去每年在中國賺50億以上,如今1季剩3億;美利達過去可以賺10.9億,現在快損益兩平,股價紛紛創新低。他也直言,選舉時,對岸會把ECFA拿出來威脅台灣,很多政治人物及企業家都會跳出來恐嚇政府,但這些喜歡出來罵政府的企業如今都泥菩薩過江。
謝金河列舉,像台玻若能縮減平板玻璃規模,努力在電子級玻璃纖維布轉型,也許情況會有所改變;台塑集團若能化整為零,在特用化學品及電子材料找機會,像斗山在氫能,核能反應爐,在無人機電池,在最高階的銅箔都有一席之地。近日鄉林建設的股價,嚇一跳,從124元跌下來;近年很多營建公司都賺翻了,鄉林雖努力在台灣推案,但每年都賠錢,原來是被中國的虧損吃掉的,但是賴正鎰仍然不改其志,希望中國的事業可以賺大錢。
文末,謝金河總結,從今年前5月出口來看,台灣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出口到中國占比升高到76.93%,和ECFA有關的塑膠,橡膠,化學,機械,金屬只剩下14.1%,占比一直往下,比重越來越低來。「在中國內捲加劇下,台灣的傳統產業生存正面臨嚴峻挑戰,過去卅年在中國發展的傳統產業開始面臨算總帳的時刻!」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