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情勢升溫,以色列自上周展開「崛起雄獅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空襲,針對伊朗境內核設施、軍事領導層及重要目標發動攻擊與斬首行動後,雙方衝突持續擴大,對於美軍是否正式介入,原先就差「正式下達命令」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又表示,會在兩周內做出決定。前立委邱毅今(20)日在臉書表示,面對已經批准的作戰計畫,川普並未下達攻擊命令,卻宣布有兩周的冷卻期,這樣的轉折可能有3點原因。
邱毅表示,全球都在關注川普會不會下令美軍攻擊伊朗?美國B2戰略轟炸機會不會用鑽地炸彈毀滅伊朗的地下核設施?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Ali Khamenei)會不會被斬首?伊朗已下台很久的巴勒維政權會不會復辟?國際油價會不會暴漲、石油危機會不會再起?但就在情勢緊張之際,川普卻宣布兩周後再決定,美國必須做最後的思考,為何會突然出現轉變?他分析,這可能是是川普的談判模式,把山雨欲來之勢拉到最高,突然喊停後再協商。
邱毅續指川普第一任期時,韓半島幾乎也在開戰邊緣,當時美國出動3個航母戰鬥群到韓半島附近、戰略轟炸機B2和B52集中部署在關島,當大戰一觸即發,川普也是突然喊停,這次的變化如出一轍。他也歸納出3點川普戲劇性轉折的可能原因,一是中俄領導人通電話表明態度,譴責以色列突襲伊朗,反對美國「拉偏架」,甚至出兵攻擊伊朗,呼籲雙方以和平談判解決;二是巴基斯坦表態支持伊朗,伊朗核武應該只在鈾濃縮階段,但巴基斯坦可是有核彈頭的,若用以搭配伊朗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就可能引發核武大戰。
第三點,邱毅指出,北韓突然進行火箭炮彈試射,韓半島又出現緊張,目前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已調往中東,在日本橫須賀的華盛頓號航母,面對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兩個航母戰鬥群,根本無法動彈,川普已陷入左支右絀的困難。另外,北約峰會於6月24日馬上要在荷蘭召開,北約各國也反對美國攻擊伊朗,引發石油危機,甚至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何況還有棘手的俄烏戰爭還在升級。他總結,基於此,川普突然喊停,設定兩周的冷卻期,既是合理的安排,也是他一貫的交易模式。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