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  

約 72 項搜尋結果
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研究團隊,研究成果2024年12月作為國際期刊《Global Challenges》該期的封面刊出。( 國衛院提供)

監督醫護勤洗手預防院內感染 國衛院攜手桃園醫院打造手部衛生監測系統

國衛院與清華大學聯手開發驅動蛋白KIF2C標靶新藥,研究成果即將發表於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國衛院提供)

三陰性乳癌治療露曙光 國衛院與清華大學聯手研發KIF2C標靶藥物

有急診科醫師在臉書爆料,稱該院近日3天內就有2人因遭龜殼花咬傷送醫,把該院庫存的龜殼花血清全用光了。示意圖。(取自Photo AC)

龜殼花「血清」用光了?醫爆料3天2人被蛇咬急調貨 疾管署公布全國庫存

研究團隊國家衛生研究院謝世良(右起)、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鄭菡若,以及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生林鈺益。(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登革熱幫兇」會影響失智?陽明交大與國衛院團隊找出阿茲海默症治療關鍵

國衛院首創以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的方式,量化分析證實父親生育年齡較晚,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且發病的年齡也比較早。(國衛院提供)

「晚生族」注意!國衛院研究:父親生育年齡越高,子代精神疾病發病越早

由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吳德德(中)領導的氣溫劇變與中風發生關係的研究,本月登上頂級醫學期刊《The Lancet》。(黃天如攝)

天氣忽冷忽熱恐誘發中風?20年大數據揭示潛在危機

國衛院研究顯示,曾經輟學的青少年,再次被通報使用非法藥物的風險提升了46%。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別讓第一次成為無數次 國衛院研究揭輟學青少年二度染毒風險高

國科會補助國衛院團隊研發新式環狀RNA合成方法,有效提升環狀RNA的純度和合成效率。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左)。(國科會提供)

台灣疫苗新技術!國衛院研發「環狀RNA」登國際期刊 克服疫苗現有缺點

國衛院發表最新研究,證實長效型針劑抗骨鬆藥物的使用比例增加,讓再次骨折的風險下降了15%。(國衛院提供)

骨鬆性骨折嚴重恐致命 國衛院研究:抗骨鬆長效針劑能有效降低風險

長期使用愷他命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比思覺失調患者更嚴重。(國衛院提供)

長期使用愷他命成癮致腦損傷 國衛院研究:比思覺失調患者更嚴重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董國忠研究團隊,研究出新穎的3D癌細胞培養技術。(國衛院提供)

台灣全新技術助抗癌!國衛院研發「體外癌組織工廠」 對新藥開發不可缺

病媒蚊孳生容器樣態,除了常見的桶、缸、甕、盆及花器外,輪胎陽性率也達34.4%,相當值得注意。(資料照,陳昱凱攝)

南部才有登革熱?新北發現埃及斑蚊 專家公布蚊子移動路徑

「智匯創生AIHPC超算 ⇋ BIO 跨域交流會」,以業者與研究者的不同角度,分享AI與生醫跨域合作的發展現況與趨勢。(圖/主辦單位提供)

國衛院x台智雲AI超算 共創生醫AI應用蓬發

補充活性維他命D更容易失智?醫建議這樣補充才正確(示意圖/取自Pexels)

還要繼續吃維生素D嗎?長輩長期服用恐增「失智風險」,醫建議這樣補充才正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照國衛院推估模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單日新增最高點可能是4萬5000例。(資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柯文哲估最多每天5萬人確診、持續100天 陳時中:國衛院估最高4.5萬

新冠肺炎未歇,國內已有近1萬5000人染疫;根據英美研究指出,有近4成確診者至少併發1種長期後遺症,然而國內染疫後的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至今卻仍未有所進展。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腦霧、血栓、焦慮 新冠倖存者後遺症全公開 國內整合照護仍卡關

台灣中小學生需到校時間約為早上8時,但部分學生和教育界人士認為,如此規劃可能壓縮學生睡眠時間,對學習效果不利。示意圖。(資料照,Pexels)

唐鳳專欄:時間管理也是一種自主學習

新冠疫苗成為疫情時代下的關鍵課題,蔡政府除等待進口疫苗到貨外,也盼能爭取代工,多管齊下加速疫苗政策進程。(資料照,盧逸峰攝)

幕後》押寶國產生變!盤點蔡政府口袋裡的疫苗計劃,代工是天方夜譚?

近日也傳出我國向美國莫德納爭取疫苗在台量產,對此,國衛院院長、指揮中心研發組長梁賡義證實已跨出「第一步」。(取自Unsplash)

爭取莫德納「在台量產」?國衛院長親證實:已跨出第一步

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因批評新冠疫苗政策捲入風波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接受《風傳媒》專訪。(顏麟宇攝)

專訪》「台灣淪仰賴施捨和半熟國產」 陳培哲嘆:疫苗政策傷害人民的健康與尊嚴

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在臉書發文支持部立桃園醫院醫護人員。(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衛院長力挺部桃醫護 陳文茜:虧欠太多,他們整年活在危險邊緣

高醫董事長陳建志(右起)、國衛院院長梁賡義、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及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期許腫瘤臨床研究中心樹立醫研合作典範。(圖/徐炳文攝)

國衛院攜高醫打造「腫瘤臨床研究中心」 樹立臨床研究合作典範

高端疫苗與越南的合作,除了可以提供當地防疫所需,更是高端疫苗進入東協市場的重要佈局。(高端疫苗提供)

高端疫苗與越南NIHE簽約,攜手加速COVID-19疫苗上市

衛福部長陳時中15日證實,捐助20億元建造生物製劑廠的神秘企業家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見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神秘企業家無償捐20億助建疫苗廠 陳時中認了是他

國衛院與安特羅生技合作開發新冠肺炎DNA疫苗,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進行第1期臨床試驗。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疫苗國家隊進度落後?國衛院曝加速關鍵:許多美國人不願首批施打

你手機成癮了嗎?(圖/pakutaso)

手機遊戲成癮了嗎?回答完4個問題,揭曉你的上癮程度

國衛院今(10)日宣布疫苗研發有重大進展,施打DNA疫苗的倉鼠,肺部病毒量下降,且能夠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資料照,美聯社)

重大進展!國衛院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顯示有效抑制病毒複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投入研發疫苗競賽,目前僅有6支疫苗達到第三期、最後階段的人體臨床試驗;而台灣目前3間研發公司,仍尚未取得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準備好了嗎?秋冬疫情恐再起 疫苗研發「連人體試驗門票都沒有」

住院醫師2019年起率先適用《勞基法》,外界評價兩極,另外再加上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都為國內醫師人力增添隱憂。示意圖,非關新聞個案。(資料照,美聯社)

人口快速老化、住院醫師變「白袍勞工」 最終台灣恐掀醫師人力荒?

全世界正在加速研製疫苗,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日宣布,將以DNA疫苗作為研發主軸。(資料照,美聯社)

國衛院選定主力開發DNA疫苗 拚明年中問世

前健保局(現稱健保署)總經理張鴻仁接受專訪時直指,若不決心改革,2030年健保恐將走向極端「勞保化」與「階級化」。(陳品佑攝)

專訪》不像話的給付價格終釀「勞保化」?張鴻仁大膽揭示健保10年大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提供)

國產疫苗、特效藥要來了!抑制新冠病毒能力高達90%,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研發進度

國衛院表示,關於快篩試劑,目前已有五家公司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資料照,盧逸峰攝)

安特羅、台灣尖端先進等五家廠商獲新冠快篩試劑授權

副總統賴清德22日參訪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解現階段疫苗研發進度,他用棒球比賽比擬疫情,指藥物與疫苗研發成功,比賽就能宣布結束。(資料照,簡必丞攝)

誰是疫情終結者?賴清德:能拯救陳時中的只有國衛院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見圖)防疫表現亮眼而獲高度人氣,讓防疫記者會中順帶曝光的商品都意外熱賣,不過,政府防疫夥伴、負責研發疫苗的國光生技卻連年虧損,即便有陳時中的光環也擋不住投資人的貪婪。(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新新聞》陳時中的光環也撐不住這家公司的股價?

針對新冠肺炎,經濟部次長林全能13日指出,工研院目前已開發出核酸分子快篩偵測儀的雛形品,預計7月可量產。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無症狀潛伏期1小時完成檢驗!全球最小快篩偵測儀 工研院拚7月量產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今(8)日投入新冠肺炎病毒快篩試劑開發,可望讓篩檢過程縮短至15分鐘。圖為義大利新冠病毒快篩測試組。(資料照,美聯社)

新冠肺炎》國衛院快篩試劑15分鐘知道結果 出現兩條線就確診

(示意圖/pixabay)

快篩15分鐘內出爐!台灣獨步全球研發新冠病毒試劑「像驗孕一樣容易」

副總統陳建仁(見圖)表示,新冠肺炎快篩工具3個月內有望量產,抗病毒藥物目前在臨床實驗階段,估計最快半年內可問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新冠肺炎快篩工具3個月內有望量產!」陳建仁:歐盟很感興趣

總統蔡英文(右二)21日上午接見「2019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獲獎團隊代表。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右三)也出席。(取自總統府網站)

選後首會面!王金平率生醫團隊拜會 蔡英文:國衛院疫苗研發取得進展

總統蔡英文(見圖)20日下午前往苗栗視導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解相關疫苗研發狀況。(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產武漢肺炎疫苗何時問世?國衛院公布時程:已展開動物測試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國衛院表示,目前已經完成「瑞德西韋」的毫克級合成,純度97%。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料照,美聯社)

好消息!國衛院合成武漢肺炎用藥「瑞德西韋」 盼促成台灣自製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拉攏美國國衛院,開發武漢肺炎檢測試劑和疫苗。(郭晉瑋攝)

新新聞》國發會高層為何看不上高端疫苗

國衛院7日宣布投入研發4類疫苗,期盼在2個月內端出初步成果。不過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也提醒,疫苗研發程序繁瑣複雜,所需至少1至3年,無法在這次的疫情中發揮效果。示意圖。(取自flickr)

武漢肺炎》國衛院投入研發4類疫苗 力拚2個月內端出初步成果

肺癌轉移難以治癒,找到原因了?(圖/photoAC)

「癌症之首」肺癌轉移難治癒?國衛院研究現曙光:用這方法能抗癌、增加免疫、防老化…

睡前滑手機會造成睡眠週期延後,林煜軒表示,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睡眠週期延後對健康造成很多危害,包含精神疾病復發、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也和癌症如乳癌、攝護腺癌有關。(圖/pakutaso)

低頭族小心了!最新研究:每多滑1小時,就影響睡眠周期…「睡前滑手機」危害更恐怖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策劃的「適度飲酒研究」竟找酒商贊助,NIH15日無異議通過,中止這項研究。(AP)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請鬼拿藥單?「適度飲酒與心血管健康研究」竟找酒商贊助!美國國衛院30億研究計畫被迫中止

國衛院研究顯示,即使沒有病毒性肝炎、沒有喝酒也沒有肝硬化,但有代謝性疾病或脂肪肝,也可能得肝癌。(取自HansMartinPaul@pixabay/CC0)

沒有B肝C肝、不喝酒也沒有肝硬化,還是可能得肝癌!國衛院研究找出3大危險因子

AI人工智慧分析技術之駕駛疲勞預警系統(圖/北醫提供)

國衛院、三總和北醫的醫療團隊攜手建立疲勞巨量資料庫發展駕駛疲勞預警系統

為配合新南向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宣布,將與越南、柬埔寨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合作,成立「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取自衛福部網站)

醫療衛生新南向》國衛院與越南、馬來西亞共建「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