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能源政策 文章列表
#
能源政策
約 70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公共政策
杜紫宸觀點:再不調整能源政策,台電虧損只是開始
台電虧損不是新聞,但真正該被檢討的,是台灣能源政策的長期失序。若再不從根源處理,台電財務困境不會是終點,而是國家經濟與財政體系雙重失衡的開始,且將波及更多領域,帶來連鎖性災難。有人將台電虧損歸咎於經營不善,要求檢討內部效率、削減人事開支,彷彿這是一家國營企業管理鬆散的老問題。但實際上,若一家公司被政策綁住手腳,不能依照成本調整售價,卻又要負穩定供電、承接綠能......
杜紫宸
2025-06-18 06:20
新聞
政治
台灣缺電危機嚇跑外資?陳冲喊話「要核能」:這種能源結構誰要來
核三廠5月17日停役後,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不少人擔心缺電問題,就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曾表態,期盼台灣政府能提供更多能源,尤其台灣絕對應該投資核能。對此,前行政院長陳冲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台灣不能沒有核電,許多外商皆看中台灣電力,若照此發展,未來恐考慮撤出台灣。 陳冲表示,台灣需要核能,可以將不安全的部分緩慢減少,但是不能沒有核電,因為......
周幸容
2025-06-15 20:15
評論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政治
專欄
程志寰觀點:兩岸和解與台灣能源困境的出路
5月中旬民進黨政府在爭議不斷的狀況下終究還是完全廢止了核電,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但是,台灣的綠電明顯不足,而且民進黨執政9年來投注大量資源發展的綠能產業弊案連連,中鋼投資風電也慘虧64億。民進黨政府只好將繼續仰賴火力發電,在可預估的未來台灣的火電佔比將維持在8到9成的高比例,不僅對人民健康和生活環境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還可能在西方國家將課徵高額碳......
程志寰
2025-06-15 06:40
新聞
政治
陳其邁才重話要台電檢討!她爆大林舊機組又燃煤發電 狠酸:台灣不缺電?
台電核三廠2號機於5月17日正式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不過電力並非政府所說的供電無虞,日前被爆出高雄興達電廠偷開2座老舊燃煤機進行發電,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事後台電則強調一切合法合規,不過仍引發外界缺電的擔憂。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邱于軒今(12)日再度爆料,大林五號的緊急備用機組在昨天再次上場救援,很明顯,台灣的能源政策該檢討。高雄連月來頻繁停電,引......
張庭維
2025-06-12 10:57
地方新聞
台中
立法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 盧秀燕感謝為700萬中部人民發聲
台中市議會4日進行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市議員張瀞分、張廖乃綸、黃馨慧關心立法院昨決議2028年完成無煤中火,期台電未來朝有序減煤與供電穩定並重目標邁進。市長盧秀燕也對此作出鄭重回應,她不僅代表全台中市民,更代表全中部地區700萬民眾,對立法院支持「2028無煤中火」的委員表示感謝,他們勇敢捍衛了中部地區700萬民眾的健康與空氣品質,並勇於對中央政府錯誤的能源政......
王秀禾
2025-06-04 15:42
新聞
政治
曝「非核家園」後燃煤發電占比驚人數字 李鴻源:專業問題全用民粹炒作
聯合國於5月28日示警,2025年至2029年,有70%機率全球平均升溫將超過攝氏1.5度。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網路節目《中天新聞》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退出所有氣候協定,美國重啟開採石油、頁岩油,引發大眾擔憂,中、美、印是世界3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其中印度為開發中國家,並無能力解決自身問題,美國退出氣候協定,反而是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問題。李鴻源......
周幸容
2025-06-02 09:25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公共政策
專欄
王伯輝觀點:川普奪回美國核電領導權,台灣自棄返核潮流
今年(2025)5月,在台灣甚至世界核能史上,會是一個重要的時刻。5月17日,台灣關閉最後的核電廠,實現全島非核家園。5月21日,AI教父黃仁勳在岀席AI趨勢峰會時,指出「台灣絕對應該投資核能」。5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在顧及美國核安、經濟及國家安全的平衡下,要求加速的發展核能發電。川普命令改革(reform)美國核能管制單位(NRC),要求改......
王伯輝
2025-05-30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
經濟
科技
觀點投書:賴清德「千億撥補」之亂─核能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周年談話時,表示要挹注台電一千億,以「穩定電價」之名來包裝其能源政策失誤,實為台灣納稅人帶來無底洞的負擔。這種撥補電價的做法,就如同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所言:「除非核三廠依法延役,電價能在賴總統第一任內不漲,才能撥補台電!」民進黨不願面對核能延役的必要性,只懂得避重就輕,選擇性回覆議題,最終成本只會讓全民買單。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面對核管法延......
樓一甯
2025-05-29 05:50
地方新聞
台中
空污與缺電衝擊民生經濟 盧秀燕強調守護市民健康不妥協
台中市議會28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多位議員關切能源政策對市民健康與產業用電的影響,尤其面對缺電危機與空氣污染的雙重挑戰,議員憂心中市府多年努力可能前功盡棄。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近年PM2.5年平均已降至15微克以下,市府堅持中火機組要「拆除而非除役備用」,是全台唯一不妥協的地方政府,呼籲中央以民為念,說到做到,調整錯誤的能源政策,守護全民健康。市議員黃佳恬表示......
王秀禾
2025-05-28 16:58
評論
政治
國內
公共政策
科技
專欄
財經
孔令信觀點:現實與意識形態的拉鋸─台商視角下的台灣能源困境
最近在和一位曾擔任台商婦女會幹部聊天時,她指出在大陸工作時她觀察到2003年時SARS時期的防疫工作,和2020年COVID-19時對岸的防疫工作不但有長足的進步,更能即時控制傳染源而讓大陸可以朝清零方向邁進。她觀察到大陸從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每年千萬學子投人這場大競爭,少數菁英能夠進入清華北大名校,285與雙一流等名校更是不少,換言之,四十多年中國本土......
孔令信
2025-05-28 06:30
新聞
政治
黃仁勳公開喊話台灣政府「投資核能」 他1句酸爆綠營、青鳥:還在裝睡?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洞察AI趨勢」峰會上主動提及「我關心能源」,他也喊話台灣政府支持能源政策,「我們需要來自各種能源,像是風力、太陽能、核能等,你應該要投資核能,擁有能源不應該是一種污名」,此番話引起關注。對此,粉專「政客爽」則發文酸,請問民進黨跟青鳥要出征了嗎?核三廠2號機在17日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不過近來卻屢屢傳出因為電力缺口,不具操......
張庭維
2025-05-26 09:45
新聞
國際
VIP
大國博弈
軍事
經濟
商業
財經
科技
AI
「非核家園」做對了嗎?外媒警告台灣「電價上漲」、「自毀長城」,美方態度更是關鍵
隨著核三廠2號機17日降載、解聯,18日凌晨0時台灣終於達成「非核目標」。外媒對於台灣的電力短缺與發電結構問題高度關注,《朝日新聞》稱,台灣核電終於歸零,但供電吃緊與國家安全課題隨之浮現;《彭博新聞》則說,台灣可能需要調高電價、晶片製造也面臨能源危機。《外交家》與《國家利益》更刊文批評民進黨政府採取錯誤的能源政策,美國政府是否支持恢復核能,可能是台灣「非核......
國際中心
2025-05-25 19: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夏珍專欄:賴清德的兩大「人形立牌」─吳豊山與童子賢
民進黨有兩大神主牌─台獨與反核,始終是民進黨執政的硬傷,第一次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彈性最大,一度復建核四,也曾想過延續國統綱領,並請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主持跨黨派兩岸小組;但是,連續執政,讓民進黨相信「硬傷」不是傷,反倒是鞏固政權的重要倚仗,陳水扁復建的核四,停在馬英九政府手裡,非核政策確立於蔡英文政府,兩岸關係則一路低宕迄今,而且幾乎無望回暖。吳、童二人任事積......
夏珍
2025-05-23 06:15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歐洲重擁核能訊號閃現 停電、經濟成長減緩……綠電問題重重,北歐三國開第一槍
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南部地區上個月遭遇大規模停電事件,引發歐洲各國對能源政策的深刻反思。這次電力中斷事件發生在電網缺乏穩定基載電力支撐的情況下,使得依賴太陽能、風力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國家陷入供電危機。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20 16:24
新聞
國際
歐洲核能復興,德法關係回暖:德國不再反對核能列再生能源,梅爾茨想要加入法國「核保護傘」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導,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保守派政府,首次展現與法國和解的具體跡象,正式放棄長期以來對核能的反對立場。根據法德兩國官員透露,柏林已向巴黎表態,不會再阻撓法國推動核能在歐盟立法上與再生能源同等對待的努力。《金融時報》指出,德國政府的核能政策轉變,化解了法德之間長期對立的重大爭議。過去德法兩國在核能定......
國際中心
2025-05-19 18: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非核家園來到,天堂還是地獄?
今晚12時過後,民進黨念茲在茲的「非核家園」正式來到,對台灣產業與民眾而言,這會是天堂還是地獄?
主筆室
2025-05-17 07: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商業
觀點投書:非核家園的神話,民進黨還要繼續護航嗎?
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推動《電業法》修法確立「非核家園」政策,整個立法過程沒有完整評估,無視反對意見,以國會多數強行通過,導致今日產業界擔憂台灣的供電穩定,造成政府龐大的財政黑洞,甚至帶來國防安全的危機。
黃仲廷
2025-05-17 06: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志誠觀點:重啟核電大黑箱大甩鍋,北海岸的核一核二躺著也中槍
立法院院會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草案」,果然如預期,藍白又故技重施在院會表決前數個小時亮出將交付表決的「機密」版本,然後又在其人數優勢下完成三讀。
謝志誠
2025-05-15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從「不缺電」到千億補貼─民進黨能源政策的代價,由誰買單?
2025年5月,台灣將正式走向「非核家園」,政府自信滿滿宣稱2032年前不會缺電。然而,供電不穩、國際示警、財政虧損與利益輸送的四重壓力,揭開這場以理想包裝、由全民埋單、利益團體主導的國家級騙局,代價則由每一位納稅人承擔。
黃騰憲
2025-05-15 06:1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執政將滿周年 民眾黨18日到台中宣講 黃國昌批:民進黨就是芭樂黨
民眾黨今(14)日舉行黨政聯繫會議後記者會,宣布18日將在台中舉行「人民要當家」最終場「5/18退貨ㄌㄨㄚˋ」。民眾黨文宣部主任李頂立表示,賴清德執政1年來,帶給台灣的是大仇恨、大撕裂、大鬥爭、大罷免、大造謠、大賴皮、大跳票,人民已經有滿滿的失望,除了民眾黨公職出席外,國民黨立委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以及醫師蘇偉碩、沈政男都將到場響應。
羅立邦
2025-05-14 16: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