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重擁核能訊號閃現 停電、經濟成長減緩……綠電問題重重,北歐三國開第一槍

2025-05-20 16:24
風電和光電等再生能源的不穩定特性,被推測是造成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的跨國大停電主因。(資料照,顏麟宇攝)
風電和光電等再生能源的不穩定特性,被推測是造成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的跨國大停電主因。(資料照,顏麟宇攝)

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南部地區上個月遭遇大規模停電事件,引發歐洲各國對能源政策的深刻反思。這次電力中斷事件發生在電網缺乏穩定基載電力支撐的情況下,使得依賴太陽能、風力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國家陷入供電危機。

丹麥政府對此事件高度關注,正重新評估其能源策略。雖然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ánchez)堅稱停電並非因過度依賴太陽能和其他再生能源導致,但業界專家普遍持不同看法。

3種基載電力只有核能不會產生碳排放

馬德里投資公司Tressis首席經濟師丹尼爾.拉卡勒(Daniel Lacalle)在接受FOX Business採訪時明確表示:「沒有核能,『淨零』根本是天方夜譚。」他解釋,太陽能或風力等再生能源在可靠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無法提供電網所需的穩定電力供應。

能源專家指出,所有電網運作都需要可靠的「基載電力」作為基礎。傳統上,基載電力主要來自煤炭、天然氣和核能。在這3種能源中,只有核能不會產生碳排放,這使其在追求碳中和的能源轉型中具有獨特優勢。

過去數十年,歐洲大部分民眾對核能持強烈疑慮,反核人士經常引用烏克蘭車諾比和日本福島核災作為警示。然而,拉卡勒表示,核能發展正迎來新契機。

丹麥並非唯一重新考慮核能的北歐國家。今年3月,瑞典政府公開表示歐盟需要推動核能發展以確保能源安全。同時,挪威也已開始研究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的應用可能性。

當北歐國家開始改變「非核」政策

「丹麥、挪威和瑞典決定改變政策,這對民意來說是個超級大件事,」拉卡勒強調,「歐洲的左派什麼事都愛拿北歐國家來當例子。」這一評論暗示北歐國家的政策轉變可能對整個歐洲的能源討論產生深遠影響。

21世紀10年代接近尾聲時,歐洲政治領袖開始接受被廣泛稱為「淨零」的理念。這一能源使用轉型目標是實現淨碳排放歸零,歐洲主流精英普遍認為減少碳排放有助於減緩全球暖化。

2017年,瑞典承諾在2045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隨後在2019年,英國、丹麥和法國也跟進做出類似承諾。2021年,德國同樣簽署了淨零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英國和法國是歐洲最大的3個經濟體。

然而,一些專家指出,這些承諾背後存在重大代價。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翰.H.科克倫(John H. Cochrane)表示:「透過強迫轉用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板,關閉核電(核電不會排放碳),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以及各種稅收和補貼來擁抱淨零,這導致歐洲經濟成長一落千丈。」

經濟數據似乎支持科克倫的觀點。根據政府數據,歐盟從2019年到2024年間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為1.2%,低於2000年至2018年間的1.6%。同期,英國的平均年經濟成長率從1.9%下降至1.1%。不過,考慮到歐洲主要經濟體「擁抱」淨零政策僅約5年時間,將所有經濟成長放緩歸咎於此或許為時過早。

中國大量使用煤炭來製造太陽能板和電池

科克倫還質疑這些政策對減少全球碳排放的實際效果。他補充道:「它對降低碳排放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他指出,歐洲未使用的天然氣最終會被其他地區消耗,而且中國大量使用煤炭來製造太陽能板和電池,進一步抵消了減排努力。

拉卡勒則更為直接地表示公眾被誤導了。「一個完全由再生能源供電的電網根本不可能實現。而且這樣很危險,因為可能會導致大規模停電,對一般家庭也沒有實質好處。」

隨著北歐國家包括丹麥、瑞典和挪威轉向支持核能發展,歐洲能源政策辯論正進入新階段。西班牙大停電事件可能成為促使歐洲重新評估其能源戰略的關鍵轉折點,尤其是在平衡環保目標與能源安全的挑戰上。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新冠肺炎單周93重症、4死!疾管署指與病毒株變異有關:高峰還沒到
逃稅大亨變身外交官,川普親家公94威!老庫許納出任駐法大使案,參院51比45過關
黃金價格飆漲海撈450億,神秘富豪再砸大錢狂買「這1物」!獨特投資哲學曝光
歐洲挺台議員變少了?聲援台灣參與WHA聯名函人數低於去年 外交部曝實情
在520偷渡金門!海巡當場逮2中國人:不排除針對賴清德周年打認知作戰
郭瑤琪案促刑訴法修正 陳東豪質疑檢察總長的裁量空間是什麼?
源頭減量減塑 投縣環保局推公有市場採買自備購物袋可集點換超商禮物卡
不是竹蓆、涼被!免開冷氣睡被冷醒,內行推1降溫神物省電又涼快
勞工自慢舒活首場講座超有感 邀知名YTR艾琳開講魅力滿點
追求失敗勒斃花蓮女師!瘖啞男母親曾犯1罪也入獄 「把阿嬤打到住院」黑歷史曝
3400萬遺產沒人領!不是沒後代,財政部揭秘:小心這7種情況,讓你的財產全部被充公
京華城案》苗博雅稱「市長可撤都委會決議」 柯文哲臉書反批:又想扣我獨裁罪名?
朱立倫要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 民進黨:藍白去年批總統沒資格去
藍白挾人數優勢表決過關 立法院會延會至7月31日
三峽車禍掀高齡駕駛隱憂!逾20萬83歲以上長者持照上路 時力提改革4對策
iPhone容量不足不用刪照片、訊息!達人教8招釋放儲存空間,免花錢瞬間多好幾GB
演算法圈養下的孤獨:近半英國青少年厭倦網路社群,坦言「寧願生活在沒有網路的世界」
台中田屋科技無人直升機飛越中央山脈瞄準國際空域 經發局協助拓展國際市場
中市議會見證水湳重大建設 都建水委員會實地參訪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
三峽車禍求償恐「一毛錢都拿不到」!律師揭7盲點:78歲翁沒保「這種險」就慘了
打造台中車站舒適環境 交通局強化清掃、舉牌等四大策略
變換車道方向燈要打多久?交通部公布正解「違者秒罰3600元」!一堆駕駛搞錯多年
北士科PK全台科技園區!4優勢完美結合學術、醫療 黃仁勳獨愛這裡真相揭曉
65歲長輩、高中生都快去領錢!端午節政府發錢「每人5000元現金直接入帳」,領取條件時間曝光
不花大錢也能去美國!3大紐約省錢旅遊秘訣,小資族不怕傷荷包
英國與歐盟「重設雙邊關係」,施凱爾宣稱外交「三連勝」!英歐峰會達成多項協議,是實質突破還是紙上談兵?
不只關注美債,日本市場也要爆了?長天期公債崩跌,不容忽視的風險訊號浮現
又1產業被中國搶走市場!敵不過低價競爭、銷售排行被中國霸榜8成,當地企業真的慘了
俄羅斯經濟染上戰爭毒癮?軍工業占2024年經濟成長近4成 GDP首季不如預期影響停戰?
1% 推薦週報》自由行成趨勢?包團遊成新興旅行模式,520起源竟與BB.Call有關!及其他風格觀點
曾紅遍國高中的「零食名店」去哪了?實體店大減,2大通路成主力!最新動向曝光
麥當勞偏頭痛套餐?網瘋「1組合」實測超有用 醫界出面解釋了
三峽重大車禍餘波未平 醫批「高齡換照」是虛幻保障:該鼓勵老人繳回駕照
賴清德就職周年演說未提「新兩國論」,蕭旭岑正面看待:盼兩岸有新局面
日本麥當勞掀「吉伊卡哇」之亂!快樂兒童餐賣到爆,第3波販售為何喊卡
不讓紛擾損教育初心 芝蔴村文教終止爭議 捐款助弱勢展現負責態度
黃仁勳「2025背板明牌」曝光!00922七成成分股搶先上榜,一張囊括輝達產業鏈
學生們領錢了!符合條件「可領2.5萬元獎學金」,如何請領、資格限制一次看
女性仇殺在拉美「像瘟疫般蔓延」:墨西哥、哥倫比亞女網紅接連遭槍殺,人權團體痛批政府失能
未停讓行人挨罰6000元!「1關鍵原因逆轉」讓警方撤銷罰單,大筆罰鍰一毛錢都不必繳
爭取台灣進口白蝦商機!瓜地馬拉今年進帳逾5000萬 外交部曝這友邦也盼銷台
破解川普亂拳套路,美國經濟「脫實向虛」 雷倩:打破西方「兩套劇本」,重塑南北格局
台北最宜居不是天母、民生社區?在地人全推1區「舒適整潔、居民素質高」:住過離不開
三峽車禍遺屬恐領嘸「補償金」?肇事調查這項認定是關鍵
登機時為何空姐都會主動和乘客打招呼?空服員親揭2大背後用意!不是因為禮貌
讓癌王無所遁形!台大開發AI診斷系統「助胰見」 精準揪出早期胰臟癌
惡房東!租客想再考慮竟遭「關門施壓」他曝屋內1恐怖場景:像被軟禁
川普普京通話2小時 川普指俄烏和談可能在這舉行
輝達還沒來,北士科房價天花板已破140萬元!未來還會漲到哪?專家喊出這數字
點光明燈、貸款利息可以扣嗎?10大報稅常見錯誤別踩,小心被追稅還要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