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餐飲業,八方雲集為何逆勢賺翻天?不只賣鍋貼,它靠3招殺出重圍

2025-05-29 09:00
儘管它長期被標籤為「賣鍋貼的連鎖店」,但實際上,八方早已不是一家只靠內用鍋貼生意撐場面的公司。(資料照/柯承惠攝)
儘管它長期被標籤為「賣鍋貼的連鎖店」,但實際上,八方早已不是一家只靠內用鍋貼生意撐場面的公司。(資料照/柯承惠攝)
目錄

編按:在疫情重創全球餐飲業的這幾年,如果要在逆境中挑選一家仍能維持穩定營收與獲利的公司,八方雲集(2753)絕對是許多投資人心中首選。它打破了「只賣鍋貼」的傳統印象,迅速應變,成為疫情期間少數獲利不衰退的餐飲股。究竟八方雲集是如何做到這點?而這又給了我們什麼關於餐飲股投資的啟示?本文將深入分析八方的成功策略,並揭露餐飲股在投資組合中,應該如何被正確定位!

在疫情之後的幾年間,如果要挑一家在逆境中仍維持穩定營收與獲利的餐飲企業,八方雲集(2753)幾乎會是多數投資人第一個想到的名字。

儘管它長期被標籤為「賣鍋貼的連鎖店」,但實際上,八方早已不是一家只靠內用鍋貼生意撐場面的公司。疫情發生後短短幾個月內,它就迅速推動冷凍水餃電商、擴大宅配通路、與實體店外帶需求相互補位,成為少數在2020–2021年間沒有明顯獲利衰退的餐飲股。

這樣的快速應變與營運結構,讓八方在疫情重創餐飲業的背景下仍能保持相對穩健的表現,也凸顯出一個關鍵問題:「面對突發風險,餐飲業的問題不是需求消失,而是企業對市場轉變的敏感度。」

八方雲集的策略優勢

我們不能說八方雲集是餐飲股中的投資例外,畢竟它的股價波動、估值拉升與利多反映,也存在高點追價風險。但它的確在經營策略上,展現了與傳統餐飲企業不同的做法:

1.高達九成的加盟比例:降低總部人力與租金壓力。

2.自動化中央廚房+全電廚具+智能煮麵設備:把餐飲流程製造業化。

3.電商冷凍通路建設迅速:疫情來襲立即補位,甚至成為獲利新支柱。

這些策略讓八方的營運彈性遠高於傳統直營制的餐飲企業,也因此在疫情期間持續賺錢,而不是像其他餐飲股那樣被迫大幅虧損或展店凍結。

餐飲股的共同困境:競爭高,受成本影響大,易受食安及疫情影響

以下是近年四家主要餐飲公司所查到的獲利表現(單位:每股盈餘EPS):

公司獲利(EPS)
公司獲利(EPS)
年度王品漢來美食瓦城八方雲集
202415.6610.069.019.05
202316.797.6112.378.35
20225.213.083.6210.00
2021-1.402.017.048.74
20204.617.5115.9510.55
20194.777.2015.518.09
20184.526.1315.178.17
20176.017.4714.126.74
20164.207.3013.12
20150.456.1312.00
20149.145.1610.89
201313.6410.50
201215.319.45
201112.719.42
201013.3513.70

從表中可以看到,2021年是三家餐飲股的共同大災年——王品轉虧、瓦城腰斬、漢來剩不到過往獲利三分之一。已足見餐飲股對外部變數的脆弱性。

不過這三家公司有個明顯共通點:災後都能回來。

1.王品2021年EPS為-1.4,兩年內彈回16.79。

2.瓦城2022年掉到3.62,隔年拉回12.37。

3.漢來從2021的2.01到2024的10.06,穩步恢復。

這些數據說明了一件事:餐飲股的獲利會波動,但需求其實非常穩定。尤其是這些已具規模的知名品牌企業,通常擁有較完整的管理體系與品牌黏著度,具備一定的市場回復能力。

餐飲股的正確定位:不是成長型,是事件型

從投資角度來看,餐飲股並不是用來追求資本暴漲的類股。當我們將這些餐飲股的長期K線還原權息後,並將期間拉長至十年來看,你會發現,除了瓦城(2729)有明顯的資本報酬累積外,王品(2727)與漢來美食(1268)的股價大多在合理區間內震盪,投資人多半是靠領股息,而非價差賺錢。

這些股票當然不是什麼爆發性成長股。但換個角度看,它們卻具備另一種特質: (相關報導: 八方雲集旗下1品牌爆關店潮!今年連收19家「連創始店也撐不住」,官方曝收攤原因 更多文章

1.穩定現金流與固定配息能力,是標準的防禦型資產;

更多文章
彭博:川普關稅戰撼動亞洲「賺美元、投美國」模式 7.5兆美元資本大撤退,平倉潮才剛開始?
6筆津貼連發「近4萬現金入帳」!勞保局發錢了 注意申請時限「逾期充公」
阻止川普貿易戰浩劫,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宣判:總統已越權,川普關稅被撤銷、永久禁止實施
逝者》台灣曾經有個升五星紅旗的武裝基地!從貧農小鬼到左派印刷廠老闆,他在山裡學革命、在牢裡學識字
南部粽北部粽怎麼分辨?菜販教1招,免剝開粽葉一眼就看出
川普被認定「逾越總統職權」關稅戰違憲無效!全球重稅有望解套了
中國變身最大債主?澳洲智庫報告:開發中國家要償債220億美元,新債務冷戰開打!
半導體供應鏈3》AI浪潮推動供應鏈重組 盤點最有機會冒出頭台廠
「美國怪出招,各國看衰小」 作家看川普政治動作:台灣必須自立自強
半導體供應鏈2》從高盛到麥格理 一文看全球法人評估美中對抗下台灣投資布局
半導體供應鏈1》美中對抗下半導體供應鏈怎麼重組 美、日、歐代表與台商大計
幕後》國民黨主席保位戰 朱立倫寄望的不是盧秀燕而是民進黨的他
端午節優惠來了!7-11泰奶霜淇淋買一送一、拿鐵美式買二送一,4大超商折扣一次看
幕後》罷免吳思瑤鮭魚洄流慘敗 黨內直指問題出在「他」身上
同樣地狹人稠,瑞士這樣做到98%不排碳發電 童子賢籲台灣借鏡:成為東方瑞士
美國年輕選民的「政治大怒神」:川普被他們送進白宮,千禧世代與Z世代現在卻開始不爽
川普盯上哈佛是因為小兒子沒被錄取? 梅蘭妮亞怒斥:假消息!
風評:民進黨不需要法律
前往東南亞旅遊請小心!泰國單週新增超過5.3萬起新冠確診病例
納扎爾拜·葉爾肯觀點:越南國族建構之關鍵—拒阻「大東亞」與融並「大歐亞」
黃士修觀點:彭淮南的堅決─為何主權基金不該動用外匯存底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如真誠兩岸和平解決,大家應予肯定喝采
川普反疫苗大將出招:小孩跟孕婦不用打新冠疫苗!美衛生部長繞過CDC,逕自宣布縮小新冠疫苗施打範圍
陳國祥觀點:權力的「極大化」與「極惡化」常是一線之隔
魯瑪夫觀點:原專班不能被靜悄悄退場─從法律看原專班制度保障之缺失
吳典蓉專欄:柯文哲的原罪
觀點投書:台灣被污名化的何止核能?
觀點投書:賴清德「千億撥補」之亂─核能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
劉先覺觀點:引導壽險業資金回流國內重要基礎建設
裴凡強專文:南海很重要,考試一定考
觀點投書:戰略重構下的再工業化─從川普政策看全球產業轉型對台灣的衝擊與啟示
觀點投書:民進黨心中有人民嗎?
觀點投書:民進黨詐騙台灣人才是「組織犯罪」
觀點投書:民主可以裁定人權嗎?死刑制度的制度陷阱
一小時賺30萬!她靠「1項傳統手藝」無痛創業,很多婆婆媽媽都會做
交通部發錢了!「1147萬元回饋紅包」還有很多人沒領,符合條件靠卡就入帳,忘記領就虧大了
5億大戶在乎的不是報酬率 這數字連財管大行都訝異
柯建銘助理影射「黃國昌翹班看球」 她反擊:你老闆出席率低到不忍卒睹
ASML最新曝光機堪稱天價 ​台積電副總:找不到非用不可的理由
成立主權基金對台灣有什麼好處?專家曝投資方向:能保20年長治久安
又一起!監委林郁容疑用公務車機場接送親友 他曬照怒批:公器私用
柯文哲還要關多久?郭正亮預言會被押到這時:罷免期間不可能放他出來
仿效印度蒐集多國軍武?剛向法國下訂飆風,印尼空軍傳聞有意採購二手中製殲-10C戰機
微軟攜手中山產發、亞灣新創園啟動「微軟新創加速器」鏈結產業與AI多元應用
承諾當選黨主席推「國共和解」 張亞中批川普賣台論:不要戰爭先把北京搞定
指太陽花運動後藍營「一路下滑」 張亞中點名他「經貿做好」:兩岸問題卻翻車了
美中貿易戰早晚重燃?陸委會內參分析曝光:妥協空間有限,談判將往「這方向走」
留學美簽政策「狼來了」?傳暫停面試、嚴審社群,AIT與教育部澄清:暫無影響
聚焦綠色與智慧航運未來 台船與DNV聯合技術研討會登場
「水動車」加水就能跑?未來汽車加的不是油,而是「水」?專家揭密「加水車」爆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