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美國大選猶如一場政治驚悚片,更替候選人、幕後交易、暗殺未遂,最終由被定罪的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經濟學人》稱,這場戲劇化選舉的背後,千禧世代與Z世代(1981年至2006年出生)的崛起相當關鍵。他們背離民主黨、把川普送回白宮。然而,川普上任後一系列政策導致支持度下降,這些年輕人正轉而背離他們曾經支持的總統。
民主黨如何失去年輕票倉?
長期以來,美國的千禧世代與Z世代被認為是支持民主黨的基礎,因為他們通常擁有更高的教育程度,且在種族上更具多樣性。然而,《經濟學人》稱,這些年輕選民充滿變數、對政黨的忠誠度並不牢固,能夠被政治力量積極爭取。
根據左傾政治數據公司Catalist的最新報告,支持民主黨的年輕選民確實越來越少。202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千禧世代與Z世代中的支持率,比 2020 年拜登(Joe Biden)的優勢下降了12個百分點,變化幅度超過其他年齡層。與此同時,川普的支持率提升6個百分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年輕選民。

對民主黨而言,最令人擔憂的是黑人與拉丁裔年輕選民的流失。儘管民主黨一直希望,更加多元化的年輕選民體系能夠保持他們的政治優勢,但最新數據顯示,正是這些選民變動的最為劇烈:18至44歲的白人選民向川普傾斜了4.6個百分點,而黑人選民則高達14.6個百分點,拉丁裔選民達到22.6個百分點。這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因為近3分之1的千禧世代與Z世代是非白人,比起年紀更大的選民來說這個比例非常高。

經濟壓力是主因
《經濟學人》指出,年輕選民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關切文化或價值議題,他們對經濟壓力更為敏感。儘管從客觀數據上來看,美國經濟在大選時期表現強勁,但年輕人的生活情況較為艱難,他們的收入低於老一輩,不太可能擁有房產或儲蓄。
以就業狀況來看,2024年11月,美國整體失業率為4.2%,然而,20至24歲的失業率幾乎是整體的2倍,18至19歲的年輕人失業率則是其3倍之多。這些年輕選民中,更多人認為經濟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議題,相較之下,移民問題則並不引起他們的關注。

此外,年輕人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聯準會報告稱,二手車和燃料佔年輕人相當大比例的生活支出(尤其是拉丁裔),但價格在2021年、2022年大幅上漲。他們的不滿也反映在民調數字上。 YouGov 與《經濟學人》的民調指出,18至29歲的民眾給予拜登處理通膨問題的評分為-23個百分點,年輕人們的消費習慣意味著他們受到通膨的衝擊更大。

媒體資訊的影響
除了經濟壓力外,年輕選民對政治資訊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根據YouGov選前民調,年輕人容易從非傳統媒體取得有關川普的新資訊:六成年輕人從社群媒體得知關於川普的新資訊;四分之一的人則從播客上聽到川普的新消息。在大選最後階段,川普透過「兄弟播客」(bro podcasts)巡迴的病毒式傳播,影響年輕男性政治參與。
社群媒體也成為批評左翼者攻擊拜登和賀錦麗的熱點,尤其是他們處理加薩走廊衝突的問題。民主黨研究機構Blue Rose Research 分析指出,在控制其他變因的情況下,從 TikTok 等社群媒體獲得資訊的選民,相較其他選民更容易轉向共和黨。 (相關報導: 「TikTok世代」想法變了!年輕世代撼動華府支持以色列傳統,越來越多美國人同情巴勒斯坦 | 更多文章 )

年輕選民開始背離川普
不過對民主黨來說,或許還有一線希望。根據 YouGov 與《經濟學人》調查,川普上任初期帶來一系列混亂,搞得支持率下降,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選民對川普的支持度從原本的 +4 分轉為 -2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