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主可以裁定人權嗎?死刑制度的制度陷阱

2025-05-29 05:20
立法院針對國民黨提案的反廢死、反戒嚴公投進行表決。(資料照,顏麟宇攝)
立法院針對國民黨提案的反廢死、反戒嚴公投進行表決。(資料照,顏麟宇攝)
目錄

一、導言:當死刑不再只是司法問題,而是社會信任的裂痕

2025年,一項名為「反對廢除死刑」的全國性公投案成為社會輿論焦點。發起團體訴求「將是否保留死刑交由全民表決」,主張透過直接民主捍衛「正義不可放棄的底線」。此舉一方面獲得許多民眾支持,另一方面卻也引發憲政與人權團體的強烈質疑:
死刑制度的存廢,可以由公投決定嗎?

這個問題不只是技術爭點,而是一場關於人權、正義與民主程序的價值辯論。本文從制度設計與社會信任的角度,剖析反廢死公投背後的五個核心問題,並結合國際經驗與臺灣案例,嘗試超越簡化的「贊成/反對死刑」二分法,思考臺灣刑罰制度與民主治理的未來方向。

二、臺灣死刑制度現況與統計事實

(一)法條未廢,制度已轉向「事實凍結」

臺灣刑法第271條仍保留死刑規定,法務部亦從未宣布廢止執行權。但實際上,自2020年至2025年,僅執行2人,且核准執行數遠低於死刑確定判決數。臺灣的死刑制度陷入一種「法律仍在、實務極少」的灰色狀態。

(二)死刑民意支持高,但認知矛盾明顯

根據2024年臺灣民意基金會調查,72.5%民眾支持保留死刑,但同份調查也顯示,僅32%民眾清楚了解死刑程序與執行過程,顯示高支持度並不等於高理解度。

(三)死刑集中特定案件與結構風險

統計顯示,死刑判決高度集中於特定類型案件(如殺警、幼童受害),但也存在社經弱勢被告比例偏高、律師資源不均、上訴品質參差等制度風險。

三、公投能否裁決基本人權?制度邊界與程序爭議

(一)《公投法》沒有明文禁止,但憲法精神存疑

臺灣《公投法》未明確排除死刑存廢議題,但根據《憲法》第8條保障人民生命權,以及《兩公約施行法》的義務性規定,死刑制度涉及最基本人權保障,應不宜作為多數決表決項目。

(二)國際觀點:人權不能公投

德國憲法第1條規定「人的尊嚴不可侵犯」,即使多數公民同意,也不得剝奪個人基本權利。加拿大與西班牙憲法亦採類似保障機制。國際上「人權不得交付公投裁決」幾乎已成共識。

(三)臺灣的制度張力:基本人權與直接民主衝突中

若反廢死公投案過關,是否代表可用公投廢除酷刑禁止、廢除公平審判權?這將導致制度本質矛盾,也可能為威權型決策開啟先例。

四、死刑與正義的落差:受害者的補償vs社會的報復?

(一)死刑不是唯一「正義」的方式

多數支持死刑者的核心訴求是:「犯下極惡重罪者應受最嚴厲懲罰」。但正義是否只能等同「以命償命」?真正的正義包含被害人家屬的撫慰、社會安全的強化與制度公平的落實。

(二)冤案與不可逆性風險

臺灣歷年冤錯案如江國慶案、鄭性澤案等,揭示死刑制度難以修正錯誤。刑罰若無法保證100%無誤,是否還能成為正義象徵?

(三)被害人支持制度的缺位

目前國內對犯罪被害人補償、心理支持與社會重建資源嚴重不足,導致社會將「正義的出口」集中於是否執行死刑,忽略整體制度的補償與修復能力。

五、國際經驗與臺灣的制度比較:死刑存廢不只是法條問題

(一)歐洲普遍廢死:制度轉型結合社會支持 (相關報導: 李念祖專文: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死刑案)核心論述的檢討 更多文章

歐盟27國全數廢除死刑,並將廢死列為加入條件之一。德國、瑞典、義大利皆透過司法改革、公眾教育與被害人重建資源強化,使社會接受非死刑制度。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觀點投書:賴清德「千億撥補」之亂─核能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
劉先覺觀點:引導壽險業資金回流國內重要基礎建設
裴凡強專文:南海很重要,考試一定考
觀點投書:戰略重構下的再工業化─從川普政策看全球產業轉型對台灣的衝擊與啟示
觀點投書:民進黨心中有人民嗎?
一小時賺30萬!她靠「1項傳統手藝」無痛創業,很多婆婆媽媽都會做
交通部發錢了!「1147萬元回饋紅包」還有很多人沒領,符合條件靠卡就入帳,忘記領就虧大了
5億大戶在乎的不是報酬率 這數字連財管大行都訝異
柯建銘助理影射「黃國昌翹班看球」 她反擊:你老闆出席率低到不忍卒睹
ASML最新曝光機堪稱天價 ​台積電副總:找不到非用不可的理由
成立主權基金對台灣有什麼好處?專家曝投資方向:能保20年長治久安
又一起!監委林郁容疑用公務車機場接送親友 他曬照怒批:公器私用
柯文哲還要關多久?郭正亮預言會被押到這時:罷免期間不可能放他出來
仿效印度蒐集多國軍武?剛向法國下訂飆風,印尼空軍傳聞有意採購二手中製殲-10C戰機
微軟攜手中山產發、亞灣新創園啟動「微軟新創加速器」鏈結產業與AI多元應用
承諾當選黨主席推「國共和解」 張亞中批川普賣台論:不要戰爭先把北京搞定
指太陽花運動後藍營「一路下滑」 張亞中點名他「經貿做好」:兩岸問題卻翻車了
美中貿易戰早晚重燃?陸委會內參分析曝光:妥協空間有限,談判將往「這方向走」
留學美簽政策「狼來了」?傳暫停面試、嚴審社群,AIT與教育部澄清:暫無影響
聚焦綠色與智慧航運未來 台船與DNV聯合技術研討會登場
「水動車」加水就能跑?未來汽車加的不是油,而是「水」?專家揭密「加水車」爆紅真相!
端午前夕鋒面將至 六河分署強化防汛整備確保民眾安全
外交替代役經營毒網撈30億 張競批讓政府顏面掃地:外交部豈能完全無責
2025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開跑! 林欽榮勉工程團隊再創高峰
高雄贏得六都金獎!陳其邁:以民為本 上緊發條拚搏回饋市民支持
審議通過!捷運黃線三站開發區、高港站容積調配都計變更案
世界有名不買不行! 新北茶青展實力 連得國際大獎肯定
發揮1+1>2精神!台糖攜手嘉義大、嶺東科大、高餐大 強化產學聯盟共創新局
警、銀聯手打詐!守住錢包最後一道防線 林炎田:強化跨行聯防攔阻機制
「安居樂水」幸福新北! 新北溪邊散步成為生活日常 愛,始於今時今日,有你就是幸福!
北市1.6萬清寒學生受衝擊!中央刪減一般性補助款 藍營串聯全台議會宣戰
高雄夏祭新鮮市登場!李懷仁化身帥氣拍賣官 百件水果藝術品搶競標
一同動動腦、拚健康 南投銀養小學堂競賽28日起報名
臺日考古再進化!十三行博物館與山梨縣立考古博物館締結姊妹館
重大挫折感下卸任台北論壇董事長 蘇起交棒人選出爐,是曾遭政府「查水表」的他!
新冠疫情再升溫 疾管署估至8月恐上看170萬人確診
台積電還能挑戰1200元?關鍵變數在這3件事
柯文哲再延押2月!他揭賴清德提供「無罪鐵證」:京華城獲20%容積獎勵有何不法
陳冲:穩定幣不能淪為野蠻遊戲
發文驚吐「陳菊死訊」!高雄女4hrs秒落網 法院「裁定出爐」理由曝光
北士科發威!一週暴漲55%的資產股你上車了嗎?
黃金博物館「金蛇慶端陽」系列活動 音樂表演、體驗課程熱鬧登場
光雕x表演x煙火 世壯運閉幕典禮5/30新北美術館登場 分區入場動線這邊看
美國出兵援台?退將驚見「這轉變」:台灣嚴峻警訊來了!
外觀精進、越野科技再進化 Land Rover 發表 2026 年式 Defender
嫌雙邊會談浪費時間!澤倫斯基要求和川普、普京「面對面溝通」,終結耗時3年的俄烏爛仗
老是瘦不下來?發胖、失眠、焦慮恐是「慢性發炎」作怪
竹市府會考察「停七」興建工程 邱臣遠:強化安全智慧設施加速啟用
只要花 250 美元就能讓你的 Tesla Model 3 / Model Y 車室變高級!
民間自提BOT打造台中「超巨蛋」 盧秀燕說全力催生四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