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戰略重構下的再工業化─從川普政策看全球產業轉型對台灣的衝擊與啟示

2025-05-29 05:30
筆者認為,川普時期的「再工業化」政策扭轉自由貿易邏輯,將供應鏈與產業政策納入國安視角,重塑美國製造與全球經濟秩序。(美聯社)
筆者認為,川普時期的「再工業化」政策扭轉自由貿易邏輯,將供應鏈與產業政策納入國安視角,重塑美國製造與全球經濟秩序。(美聯社)
目錄

一、前言:從自由貿易到戰略競爭的轉折

川普總統在2017年上任後,推動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為核心的經濟政策,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所謂的「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zation)戰略,試圖重建美國製造業基礎、降低對外依賴,並以國安視角重新構築全球供應鏈體系。此政策不僅是美國內部經濟轉型的起點,也對全球地緣政治與產業組織造成深遠影響。

本文擬從地緣政治學產業組織理論角度,分析川普政策如何改變全球經濟秩序,並進一步探討其對台灣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二、地緣政治視角:供應鏈武器化與產業安全國家化

1. 美中競爭下的供應鏈重組

川普政策最具代表性的舉措之一,是針對中國實施高額關稅與科技制裁,意圖「脫鉤」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美國不再將自由貿易視為核心價值,而是以供應鏈安全與國家戰略為出發點,推動產業「去中化」,尤其集中於半導體、關鍵原物料、能源與軍事應用科技。

此種供應鏈戰略的邏輯與冷戰時期的「技術封鎖」相似:科技、製造與國防能力被視為國力競爭的基礎,國家不得將其交由潛在對手掌控。這顯示出地緣政治已重新主導經濟政策,經濟全球化走向碎片化與分區整合。

2. 對自由貿易制度的挑戰

川普對WTO與多邊貿易協定的挑戰,不僅破壞了既有的制度安排,也使「國家本位主義」再次浮上檯面。在此脈絡下,貿易與投資決策不再僅考慮成本效率,而更關注政治同盟、安全風險與供應鏈可控性。

三、產業組織理論視角:由自由競爭轉向國家干預

1. 政府重塑產業結構的干預邏輯

根據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的市場結構(如完全競爭、寡占、壟斷)會深刻影響效率與創新。

1.川普政策明顯展現出選擇性干預的傾向

2.對美國本土企業提供補貼與稅收優惠

3.對特定外國企業設置市場障礙

4.引導關鍵企業赴美設廠,如台積電、三星等。

這些措施意圖打造戰略性寡占市場,使美國在某些領域(如半導體)重拾市場主導權。

2. 「國家冠軍政策」的復興

川普政策類似於過去法國與中國採用的「國家冠軍」策略,即扶植少數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大企業,透過資源集中與制度優待壯大其規模與影響力。例如,美國在高科技軍工、電動車、通訊與生醫領域積極擴大資本投入,重建本土供應鏈網絡,並試圖擴大對他國的技術吸納與整合。

四、川普政策對全球的擴散效應

1. 歐洲與日本:走向經濟主權

川普政策改變了盟國對美國供應穩定性的信任,反而推動歐洲與日本加速建構自主供應體系:

1.歐盟推動「開放的戰略自主」(Open Strategic Autonomy)

2.日本提出「經濟安全保障法」,鼓勵企業回流與關鍵技術研發

這些國家並未完全排斥與美國合作,但更加重視自主性與分散風險。

2. 東南亞與印度:產業外移的新熱點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川普只有「聯中制俄」或「聯俄制中」兩個選項嗎? 更多文章

在中國生產風險升高的背景下,企業轉向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建立新產線,形成「中國+1」或「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趨勢。這些國家受惠於產業轉移,但也面臨治理、基礎設施與勞動力素質的挑戰。

更多文章
吳典蓉專欄:柯文哲的原罪
觀點投書:台灣被污名化的何止核能?
觀點投書:賴清德「千億撥補」之亂─核能才是台灣真正的出路
劉先覺觀點:引導壽險業資金回流國內重要基礎建設
裴凡強專文:南海很重要,考試一定考
觀點投書:民進黨心中有人民嗎?
觀點投書:民進黨詐騙台灣人才是「組織犯罪」
觀點投書:民主可以裁定人權嗎?死刑制度的制度陷阱
一小時賺30萬!她靠「1項傳統手藝」無痛創業,很多婆婆媽媽都會做
交通部發錢了!「1147萬元回饋紅包」還有很多人沒領,符合條件靠卡就入帳,忘記領就虧大了
5億大戶在乎的不是報酬率 這數字連財管大行都訝異
柯建銘助理影射「黃國昌翹班看球」 她反擊:你老闆出席率低到不忍卒睹
ASML最新曝光機堪稱天價 ​台積電副總:找不到非用不可的理由
成立主權基金對台灣有什麼好處?專家曝投資方向:能保20年長治久安
又一起!監委林郁容疑用公務車機場接送親友 他曬照怒批:公器私用
柯文哲還要關多久?郭正亮預言會被押到這時:罷免期間不可能放他出來
仿效印度蒐集多國軍武?剛向法國下訂飆風,印尼空軍傳聞有意採購二手中製殲-10C戰機
微軟攜手中山產發、亞灣新創園啟動「微軟新創加速器」鏈結產業與AI多元應用
承諾當選黨主席推「國共和解」 張亞中批川普賣台論:不要戰爭先把北京搞定
指太陽花運動後藍營「一路下滑」 張亞中點名他「經貿做好」:兩岸問題卻翻車了
美中貿易戰早晚重燃?陸委會內參分析曝光:妥協空間有限,談判將往「這方向走」
留學美簽政策「狼來了」?傳暫停面試、嚴審社群,AIT與教育部澄清:暫無影響
聚焦綠色與智慧航運未來 台船與DNV聯合技術研討會登場
「水動車」加水就能跑?未來汽車加的不是油,而是「水」?專家揭密「加水車」爆紅真相!
端午前夕鋒面將至 六河分署強化防汛整備確保民眾安全
外交替代役經營毒網撈30億 張競批讓政府顏面掃地:外交部豈能完全無責
2025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開跑! 林欽榮勉工程團隊再創高峰
高雄贏得六都金獎!陳其邁:以民為本 上緊發條拚搏回饋市民支持
審議通過!捷運黃線三站開發區、高港站容積調配都計變更案
世界有名不買不行! 新北茶青展實力 連得國際大獎肯定
發揮1+1>2精神!台糖攜手嘉義大、嶺東科大、高餐大 強化產學聯盟共創新局
警、銀聯手打詐!守住錢包最後一道防線 林炎田:強化跨行聯防攔阻機制
「安居樂水」幸福新北! 新北溪邊散步成為生活日常 愛,始於今時今日,有你就是幸福!
北市1.6萬清寒學生受衝擊!中央刪減一般性補助款 藍營串聯全台議會宣戰
高雄夏祭新鮮市登場!李懷仁化身帥氣拍賣官 百件水果藝術品搶競標
一同動動腦、拚健康 南投銀養小學堂競賽28日起報名
臺日考古再進化!十三行博物館與山梨縣立考古博物館締結姊妹館
重大挫折感下卸任台北論壇董事長 蘇起交棒人選出爐,是曾遭政府「查水表」的他!
新冠疫情再升溫 疾管署估至8月恐上看170萬人確診
台積電還能挑戰1200元?關鍵變數在這3件事
柯文哲再延押2月!他揭賴清德提供「無罪鐵證」:京華城獲20%容積獎勵有何不法
陳冲:穩定幣不能淪為野蠻遊戲
發文驚吐「陳菊死訊」!高雄女4hrs秒落網 法院「裁定出爐」理由曝光
北士科發威!一週暴漲55%的資產股你上車了嗎?
黃金博物館「金蛇慶端陽」系列活動 音樂表演、體驗課程熱鬧登場
光雕x表演x煙火 世壯運閉幕典禮5/30新北美術館登場 分區入場動線這邊看
美國出兵援台?退將驚見「這轉變」:台灣嚴峻警訊來了!
外觀精進、越野科技再進化 Land Rover 發表 2026 年式 Defender
嫌雙邊會談浪費時間!澤倫斯基要求和川普、普京「面對面溝通」,終結耗時3年的俄烏爛仗
老是瘦不下來?發胖、失眠、焦慮恐是「慢性發炎」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