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地緣政治 文章列表
#
地緣政治
約 4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經濟
商業
專欄
財經
國內
鄧哲偉觀點:出口創新高的背後,一場關稅風暴前的搶跑?
2025年5月,台灣出口金額首度站上500億美元大關,達517.4億美元,不僅月增6.3%、年增高達38.6%,也創下歷年單月新高。財政部振奮形容這是「如盛夏般火熱」的成績,認為AI與創新科技需求持續推升出口動能。但若仔細解讀數據會發現,這其實不全是景氣循環自然帶來的榮景,而更像是一場「政策窗口驅動的出貨潮」,甚至可視為產業鏈對地緣風險的反射式回應。這不是市......
鄧哲偉
2025-06-11 06:40
即時
新聞
兩岸
「中國1產品」無法取代、全靠進口!現在惹毛他們了…下禁令不賣當籌碼
美中貿易戰持續角力中,美國政府近日對中國高度依賴的石化原料「乙烷」出手設限,不僅要求出口商申請特別許可,更傳出已有業者遭拒發出口執照。此舉被外界視為美方以戰略資源作為籌碼,意圖反制中國的稀土禁令,並在新一輪貿易談判中掌握更多主導權,而中國數十億美元打造的石化產業鏈也因此面臨潛在風險。防關鍵資源變武器 美限制乙烷出口根據《彭博社》與多家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正式......
龔渝婷
2025-06-10 11:57
評論
政治
國際
經濟
政經解密
大國博弈
專欄
財經
台灣銀行家》川普、中東與台灣─從地緣經濟到地緣政治
川普的中東行不僅促成油價走低、降低關稅衝擊,還媒合AI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最重點則在於拉攏中東牽制中國,洗去習近平的在地影響力。從地緣經濟連結到地緣政治,川普這趟中東行的外溢效應,還可望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5月中旬川普的中東之行,大大改變了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可能影響未來30年到40年的國際局勢。整個中東行,從戰略高度來講,是美國升高了與中共之間的對抗,要聯合......
吳嘉隆
2025-06-08 06:0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風生活
黃金漲破歷史高點還能買?專家曝:回跌「這數字」就能進場
2025年進入下半年,全球資產市場風雲再起。黃金價格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改寫歷史新高;反觀油價則在供需失衡與政策變數夾擊下,陷入震盪整理,長線走勢疲弱。面對「金強油弱」的分歧格局,投資人該如何精準卡位?《下班經濟學》主持人謝哲青邀請實戰派專家黃傳盛與陳威良,從地緣政治、通膨預期到全球供需三大面向,深入剖析資金動向與價格轉折,找出進場最佳時機。地緣風......
下班經濟學
2025-06-06 13:28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財經
黃金會飆到8900美元?蔡正元點名:普丁+川普成為「金價雙引擎」
黃金,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根據資產管理公司 Incrementum 在《2025年黃金信託報告》中的預測,未來幾年黃金價格可能進入「超級牛市」,不僅中期有望突破每盎司4000~5000美元,甚至在2030年直奔8900美元。這樣的數字不再只是投資人的幻想,而是越來越多專家認可的中長線預期。 但推升金價的背後,並不是單靠通膨或供需問題這麼簡單。前立委蔡正元......
下班經濟學
2025-06-02 13:00
即時
新聞
金價有望飆破8900美元!專家預言「時間點」比你想得更近 投資人應注意這3件事
全球黃金市場近期波動不斷,然而,一家領先的投資管理公司發布了一份重量級報告,預測黃金價格在中期有望達到4000至5000美元,更語出驚人地表示,到了2030年,金價甚至可能飆升至每盎司8900美元,這項大膽的預測不僅震撼了投資界,也讓各界開始關注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長期潛力。黃金價格為何被預期在2030年挑戰8900美元大關?根據Incrementum公司最新......
周育信
2025-05-31 17:24
評論
軍事
國際
專欄
歷史
王慶民觀點:印巴衝突與南亞結構性矛盾
4月底至5月上旬,因印控克什米爾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了持續十多日的軍事衝突,包括多次空戰。本次衝突雖已在雙方克制和外部調停下告一段落,但導致恐襲和衝突爆發的歷史和社會根源,卻始終存在而無改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的南亞地區,是全世界人口最為稠密、人民又相對較貧窮、族群和宗教構成極複雜的區域。歷史上不同宗教信仰群體之......
王慶民
2025-05-31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際
藝文
專訪》台積電不可能被整碗捧去!《造山者》導演蕭菊貞:台灣半導體成功靠「這4個字」
金獎導演蕭菊貞歷時5年拍攝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近身採訪50年前參與台灣積體電路發展計劃的相關人士,是首部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紀錄片。綜觀這50年走來的風風雨雨,蕭菊貞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感嘆,台灣半導體業能成功發展,很大程度是因「生於憂患」。同時她指出,台積電不可能被外國整碗捧去,但紀錄片未能採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確實留下遺憾。《造山者-世紀的賭......
楊騰凱
2025-05-30 09:43
評論
觀點投書
國際
政治
歷史
軍事
觀點投書:歷史話語權的戰場─從二戰勝利80週年看臺灣的國際敘事挑戰
20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屆滿80週年。原本屬於全球集體記憶的歷史事件,近年卻日益成為地緣政治競逐的延伸戰場。在此背景下,中共與臺灣圍繞抗戰勝利的詮釋權展開激烈交鋒,從官方紀念活動、外交發言、國際媒體操作到歷史教材內容,雙方各自建構敘事框架,爭奪「誰才是歷史的承繼者」。中共操作歷史敘事,意在鞏固政權合法性與民族主義的心理動員,將抗戰勝利描繪為中國共產黨領......
曾宗介
2025-05-30 05:25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科技
半導體供應鏈1》美中對抗下半導體供應鏈怎麼重組 美、日、歐代表與台商大計
隨著美中科技冷戰持續延燒,晶片不再只是運算工具,國際間對「可信賴科技夥伴」的需求前所未有。特別正值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供應鏈重組壓力持續攀升,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樞紐,再次站上了風暴中心。
魏鑫陽
2025-05-29 08:30
評論
政治
國際
歷史
兩岸
專欄
納扎爾拜·葉爾肯觀點:越南國族建構之關鍵—拒阻「大東亞」與融並「大歐亞」
越南歷史悠久,其文化史和文明史與百越系浙江及中原系周秦相當,即引以自豪的「南越一萬年」與堅不可摧的「越南三千年」。在越南文明史中,除不到一個世紀的近代西方(法蘭西)殖民外,其餘兩千多年歷史基本均以抵禦北狄入侵為核心。其中,阻止中原封建帝制持續擴張及反抗其历代封建王朝持續壓迫乃重中之重,是越南民族歷史記憶的核心與根基。本質上,越南所屬三千年文明首先所呈現的是古......
納扎爾拜·葉爾肯(Yerkin Nazarbay)
2025-05-29 07:00
評論
專欄
國際
風書房
兩岸
政治
軍事
裴凡強專文:南海很重要,考試一定考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在南海分分秒秒發生的事情,都將成為日後一切衝突的導火線與解決的契機。 「中國和菲律賓兩國為了爭奪南沙群島的島嶼主權,多次發生國際衝突。根據上文,該群島面積很小,為何周圍國家要積極爭取?」A. 獲得經濟海域B. 控制太平洋航線C. 島嶼蘊藏礦物D. 取得重要戰略位置朋友正為就讀國中的兒子複習地理,她覺得要得到這題的正確......
裴凡強
2025-05-29 05:35
評論
政治
國際
觀點投書
商業
經濟
產業觀點
國內
觀點投書:戰略重構下的再工業化─從川普政策看全球產業轉型對台灣的衝擊與啟示
一、前言:從自由貿易到戰略競爭的轉折川普總統在2017年上任後,推動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為核心的經濟政策,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所謂的「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zation)戰略,試圖重建美國製造業基礎、降低對外依賴,並以國安視角重新構築全球供應鏈體系。此政策不僅是美國內部經濟轉型的起點,也對全球地緣政治與產業組織造成深遠......
以甯爸
2025-05-29 05:30
新聞
國際
VIP
大國博弈
財經
經濟
置身美中角力核心,越南的竹子外交能撐多久?經濟紅利觸頂+美中夾殺:蘇林如何帶領越南挺過全球風暴
50年前,美軍最後一批人從西貢撤離,留下的是一個飽受戰火摧殘、極度貧困的越南;如今的西貢,現已改稱胡志明市,是一座人口超過900萬人的現代都市,摩天大樓林立、知名品牌雲集,不只成功消除赤貧,更躍升為美國前10大出國口,成為蘋果(Apple)和三星等大企業的製造中心。然而,越南如今卻面臨重重危機:國內工資上漲、經濟結構失衡、美中角力升溫等。《經濟學人》22日指......
李岱青
2025-05-27 13:3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稱中國「境外敵對勢力」 羅文嘉:如同日本將之視為「最大戰略挑戰」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近日受邀訪問日本,針對賴清德總統日前於就職演說中提及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一說,他向日方友人表達立場。羅文嘉指出,這樣的說法正如日本政府於2022年底發布安保三文件,明確將中國定位為「迄今為止最大的戰略挑戰」,兩者用詞不同,意涵卻一致,皆是在面對現實安全威脅下的理性表態。羅文嘉強調:「如果日本都宣示自己面臨前所未見的安全挑戰,那麼對於在第一......
黃信維
2025-05-26 13:12
評論
風評
財經
科技
風評:黃仁勳的悲情與浩嘆,美國的晶片管制為何失敗?
對美國政府的晶片出口管制,輝達黃仁勳上周說:「總而言之,出口管制是失敗的」。雖然或有爭議,但這話頗有「一錘定音」的味道。黃仁勳在台北的一場記者會上說,美國政府對晶片的出口管制,讓輝達在中國市場失去了主導地位,中國的華為填補了空白;那些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考慮制定的管制措施,帶來的結果反而是「讓中國的科技公司變得更強大」,因此他的結論就是:「總而言之,出口管制是......
主筆室
2025-05-26 07:10
評論
國內
政治
科技
專欄
財經
吳統雄觀點:黃仁勳落腳●賴清德併購─兩顆燈泡亮了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設立海外總部「星艦基地」落腳臺灣臺北市。點亮了本專欄特別建議的第一盞燈:以臺灣作為美陸經貿科技競爭的緩衝區,有潛力進一步打開雙兩岸,實現「美陸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賴清德對對岸關係的最新論述是「併購」論,他指大陸是比較大的公司,臺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啊!」。再次照亮賴清德的行事風格。「併購」就是「統......
吳統雄
2025-05-26 05:35
風生活
話題
新知
科技
輝達為何要蓋台灣總部?和地緣政治有關嗎?黃仁勳「妙答1句話」回應
輝達(NVIDIA)選定在北士科興建台灣總部,執行長黃仁勳昨晚透露已與地主簽約。他今(21)日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到在台灣興建新總部是否因為地緣政治趨於穩定,黃仁勳解釋是因為業務成長需求,現有辦公空間不足,笑說「我們只是需要更多椅子」。為何蓋台灣總部?黃仁勳妙回1句話事實上,輝達迄今並未公布台灣總部選址具體地點,外界現多認為輝達看上的北士科(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中央社
2025-05-21 14:51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從車臣到烏克蘭-這是俄羅斯的戰爭,也是普京的戰爭
5月9日,俄羅斯順利舉行勝利日閱兵,普京(Vladimir Putin)也在隔日提議重啟俄烏伊斯坦堡談判,兩國代表團於是從15日開始互動,結束了長達3年的零公開接觸。只是從目前的各方僵持來看,和平似乎還很遙遠。顯然,這是「特別軍事行動」下的第四次勝利日閱兵,卻未必就是最後一次。而如果把閱兵當成節點,其實在普京的25年掌權生涯中,有過三個用兵與閱兵交織的重要時......
劉燕婷
2025-05-21 07:10
新聞
政治
蔡英文造訪英國戰略智庫RUSI 聚焦地緣安全與新型態威脅
前總統蔡英文於5月19日前往英國「王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院」(RUSI),與多位安全、國防、地緣戰略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雙方針對當前國際情勢、地緣政治、新型態威脅及民主防衛議題深入交換意見,與會者亦表達希望未來持續交流,以深化雙邊理解與合作。
黃信維
2025-05-20 20: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