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學法 文章列表
#
大學法
約 6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專欄
公共政策
魯瑪夫觀點:原專班不能被靜悄悄退場─從法律看原專班制度保障之缺失
原住民族教育不僅是文化權的實現,更是憲法所保障之教育基本權。近日立法院質詢「原住民族重點學校」與高教原專班休學率問題,再次揭露了政府推動原教政策時的斷層與責任失衡。作為原住民族學者與原專班主任,我必須嚴正指出,這不僅是行政執行問題,而是制度設計與法律義務未落實所造成的結構性失靈。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12項:「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
魯瑪夫博士
2025-05-29 06: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如廢了教育部,下一步該怎麼做?
本專欄接連有多篇文字數落教育部的胡作非為,5月19日〈這樣的教育部,不如廢了!〉一文,標題更如畫龍點睛。然而,若是廢了教育部,教育該怎麼辦?必須作一番解析與探討。澄清觀念,回顧歷史首先必須在觀念上澄清:辦教育本是教育家的事,就如同辦工、商業本是企業家的事。教育家胸懷承啟文化的志向,致力開明人的心靈、變化人的氣質,安頓百姓的生計;其本質是超越政治、宗教與各種權......
諄筆群
2025-05-26 05:55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人物》學霸、素食者、微笑劍后、賽馬會經理 「擊劍林志玲」的奧運金牌,為何又讓香港黃藍對立撕裂?
巴黎奧運於當地時間8月11日晚間畫下句點,根據《富比士》(Forbes)和CNBC依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公開資料統計,在本屆巴黎奧運206個參賽國家或地區中,至少有33個國家或地區會為奪牌選手頒發現金獎勵。其中獎金超過10萬美元的有15個,而香港位居獎金排名之首,可以獲得香港賽馬會「優秀運動員奬勵計劃」發放的600萬港元。其中一名得主,是一位外表毫無殺傷力的「微笑劍后」江旻憓。
張鈞凱
2024-08-13 08:00
VIP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人物》范斯從「窮白男」翻身攀上美國政治顛峰 幕後推手原來是紅極一時的「華裔虎媽」
當地時間7月15日晚上,死裡逃生的川普(DonaldTrump),耳朵還包著紗布,以英雄之姿登上於威斯康辛州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向支持群眾隆重介紹他的副手搭檔:留著滿腮鬍子,才39歲的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J.D.Vance)。不分時區的世人們,頓時紛紛在問:范斯是誰?
張鈞凱
2024-07-30 08:00
風生活
即時
「畢典揍老師」還打錯人!中國名校生「來自台灣」身分曝 傳已錄取北大碩士班
中國名校上海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法學院19日的畢業典禮發生一起事件,一名畢業生突然在台上打了老師一巴掌,引發現場騷動,過程被其他學生錄影後隨即在網路上瘋傳,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據傳這名打人的夏姓學生來自台灣,事發後老師已赴醫院驗傷,警方已介入調查。
陳怡穎
2024-06-20 12:08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請徹底檢討空有其名的「大學系統」
「大學系統」的觀念來自美國。但橘越淮而為枳;就如其他許多的舶來觀念一樣,大學系統在臺灣的實施是空有其名。
諄筆群
2024-04-15 05: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悲哀啊,我們竟有個「反教育」的教育部!
最近國防部決定延長義務服役期程為1年,於是國防部與教育部聯袂拋出「3加1」方案,期使大學男生得於3年內完成學業,用1年時間服役,而不影響及進入社會的時程。
諄筆群
2023-08-07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論大學法人化與市場化
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余風雨
2023-05-28 14:10
新聞
政治
林淑雅躺中捷車底51分鐘才展開搶救 議員怒批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10日搭上中捷死亡列車,不幸離世,她的親朋好友皆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惡耗。台中市議員江肇國12日在質詢時批評,他發現列車12點27分撞上吊臂,但直到13點18分才下軌道搶救林淑雅,林被壓在車底51分鐘,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他要求中捷董事長林良泰應該要下台負責。
邱珮畇
2023-05-13 05:26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國立大學還有需要掛「國立」招牌嗎?
現今臺灣的國立大學眾多,其中許多辦得比不上私立大學!然而多年來國立大學因掛著「國立」的牌子,標示其「高級」的身分地位,已造成社會觀感的分化與資源獲取的不公。現在是應該徹底檢討的時候了。
諄筆群
2023-01-23 13: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管中閔‧孫效智專文:大學自治與大學法修法芻議
學術自由是學術蓬勃發展的主要基礎,也是公認的普世價值。大法官釋字第380號解釋肯定我國「憲法第十一條有關講學自由之規定,係對學術自由之制度性保障」;大法官釋字第450號解更進一步確認「大學自治(亦)屬於憲法第十一條講學自由之保障範圍」。正如個人基本人權受憲法保障,大學自治「制度」也應受到憲法保障,不容國家任意限制或侵害。這些觀念不能只停留在憲法的理念層次,而必須落實在法律與制度上。
管中閔
2022-12-25 15:2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戴伯芬觀點:威權復辟下的大學法修惡
過去二十年來,臺灣教育環境巨變,數位科技改變了知識傳播的方式,少子女化的浪潮席捲了全臺大專院校。規範高等教育的大學法仍停留在十七年前,此次以臺灣學生聯合會為主體,在2021年11月發起了大學法修法行動,很快獲得執政黨的回應,於2022年5月19日完成二讀審查,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例從現行的至少1/10提高至1/5。正當學生歡喜改革即將完成時,隨即引起各大學校長反彈,未能排審。
戴伯芬
2022-08-31 13: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資訊不透光,大學成了民主黑箱
大學法修法系列論壇四——資訊不透光,大學成了民主黑箱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
2022-08-18 13: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教師評鑑弊大於利,但能廢除嗎?
鑑於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公立大學依然以校中校的方式持續擴張,與地方資本合謀,展開大學圈地運動,學生人數卻相形減少,估計未來有3分之1的學校會消失,大學數量將減至100所,超過1萬名教師、6000名職員面臨失業。但政府未重視少子化衍生的教育問題,放任中高等教育向下沉淪,未能提出任何宏觀教育願景與改革政策,因此集結有志之士,於2021年1月21日成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主旨在集結社會力量推動第2波教育改革。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
2022-08-04 13: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國家發展」是個學術領域嗎?如何得授予學位?
最近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GraduateInstituteofNationalDevelopment)爆發兩位學生的碩士論文抄襲案,鬧得沸沸揚揚。抄襲案本身的是非曲直,正由臺灣大學調查中;而這次出問題的其中一篇論文《三人競選之中槓桿者的政治社會基礎及其影響——以2014新竹市長選舉為例》,作者係以本人為研究題材,也頗可議。
諄筆群
2022-08-01 14:00
風生活
台大哪個科系最該廢除?網一致點名這系所:一堆校友害慘台灣
台灣大學是眾多莘莘學子們渴望進入的第一志願。不過,一名網友認為,台灣應該要專精某些領域,「不要浪費資源去一些沒路用的系所」,並好奇詢問,台大哪個系所最該廢除?
王祉茜
2022-07-07 00: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校務會議可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協助治理
鑑於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公立大學依然以校中校的方式持續擴張,與地方資本合謀,展開大學圈地運動,學生人數卻相形減少,估計未來有3分之1的學校會消失,大學數量將減至100所,超過1萬名教師、6000名職員面臨失業。但政府未重視少子化衍生的教育問題,放任中高等教育向下沉淪,未能提出任何宏觀教育願景與改革政策,因此集結有志之士,於2021年1月21日成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主旨在集結社會力量推動第2波教育改革。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
2022-05-20 13:40
新聞
政治
大學法分批修法 提升學生權條文本會期可望三讀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9)日續審《大學法》修正草案,有一黨政人士表示,《大學法》整體大修要追溯到2005年,此次修法採分批處理,主要針對大學治理結構、學生權提升。他進一步說,提升學生權的部分,藍綠立委有一定共識,包括提高大學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占比、學生參與大學的行政會議等條文。修法條文今經教文委員會審查完竣,不需黨團協商,送交院會處理,可望本會期三讀。
黃信維
2022-05-20 02:56
評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大學校長不論怎麼選,公共課責機制不可少
引言:有鑑於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公立大學依然以校中校的方式持續擴張,與地方資本合謀,展開大學圈地運動,學生人數卻相形減少,估計未來有3分之1的學校會消失,大學數量將減至100所,超過1萬名教師、6000名職員面臨失業。但政府未重視少子化衍生的教育問題,放任中高等教育向下沉淪,未能提出任何宏觀教育願景與改革政策,因此集結有志之士,於去年1月21日成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主旨在集結社會力量推動第二波教育改革。
守護臺灣教育平台
2022-05-03 13:50
評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大學校長遴選不能變成鄉鎮村長選舉
有鑑於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公立大學依然以校中校的方式持續擴張,與地方資本合謀,展開大學圈地運動,學生人數卻相形減少,估計未來有3分之1的學校會消失,大學數量將減至100所,超過1萬名教師、6000名職員面臨失業。但政府未重視少子化衍生的教育問題,放任中高等教育向下沉淪,未能提出任何宏觀教育願景與改革政策,因此集結有志之士,於去2021年1月21日成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主旨在集結社會力量推動第二波教育改革。
守護臺灣教育平台
2022-05-02 15: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