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大學教師的囤書癖與學術堅持─論大學「課程時序表」的僵化現象

2021-07-12 07:10

? 人氣

大學的教育課程設計,很難用一套規格化的標準加以制約或模組化。(資料照,顏麟宇攝)

大學的教育課程設計,很難用一套規格化的標準加以制約或模組化。(資料照,顏麟宇攝)

疫情封鎖無法外出,不免懷念起與好友周平老師在校園裡漫步與漫談的情景。記得在一次固定的星期四晚間,周平和我照慣例在校園裡漫遊(參見〈謝青龍的最後開學日:教師評鑑制度下的悲鳴〉),散步過程仍舊天南地北地漫談,話題從關心台灣疫情發展,轉至人類歷史上的幾場瘟疫所造成的社會變動,內容談及低社經地位的人們總是每次瘟疫下的最大受害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此兩個人不禁都聯想到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在〈論人類不平等之起源〉文中提及原始社會的美好平等想像。順著這個話題,便聊到這篇文章是盧梭投給法國第戎學院徵文獎的第二篇論文,得獎的應該是他投的第一篇論文,然後談話突然停頓了下來,兩人都不再說話。原來是這兩個老人家像是集體失憶般,怎麼也想不起盧梭的第一篇得獎論文的題目。

網路資訊方便快速,當初何必囤書

幸好現代科技發達,只見周平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機上網蒐尋,果然馬上就找到盧梭的第一篇論文題目〈論科學與藝術〉,總算解開心裡謎團。這時兩人恰好走回研究室,一抬頭看著滿牆的書籍,兩人默會地相視大笑,同時發出一句感慨:當代網路資訊如此方便快速,當初又何必囤書至斯啊?

回想當初進入大學任教之初,大量購書幾乎已是準備課堂教學資料的基本工夫了。隨著每一次的新開課程,總是會在書架上又新增了一區又一區的主題新書,雖然不一定能讀完每一本書的內容,但總是可以在課堂學生發問之餘,把這些圖書當成了備詢的資料知識庫。
或許,也因為這樣,我逐漸養成了囤書的癖好。也或許,囤書癖,根本就是每一位大學教師或多或少都會有的毛病吧!

20210508-新北市立圖書館落實清潔消毒。(盧逸峰攝)
網路資料庫的發達,讓實體書的需求降低不少。(資料照,盧逸峰攝)

不過,這樣的情景在這近20年來,卻有了很大的變化,似乎囤書癖的症頭也開始這世代年輕學者的書櫃中逐漸消退了。

首先當然是網路資料庫的日益龐大,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蒐尋全球所有的圖書資料,那還用得著購書與囤書,這大概是這個世代的共同趨勢,難怪一些出版業或獨立書店的朋友,這幾年來都在感嘆紙本書籍的蕭條。

不過,今天真正觸動我又回想起那次散步情景的卻是另一個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原因,那就是近年來各大學的系所,在面對大學評鑑或申請各類大型計畫時,所建立起來的「課程時序表」。

從囤書癖消退想到「課程時序表」

為什麼會把大學老師囤書癖的消退和「課程時序表」聯想在一起呢?

表面上看來「課程時序表」好像是把大學教育的內容逐漸變得按部就班與井然有序,但它卻開始像中小學的課綱一般,將大學系所的課程架構定型化了。老師們依照「課程時序表」的規定,每學年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相同的課程,而學生們也只要依循固定的學習地圖模組,修習各類系上規定的必、選修課程,以達畢業學分的要求即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