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服「照顧役」真能解決少子化?他舉出德國3大育兒政策,可不是只會講幹話

2017-10-20 11:49

? 人氣

總統蔡英文曾說「少子化問題已迫在眉睫」,很好,看來少子化問題,已受到國家級的重視。最近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先生提到年輕婦女應該服照顧役,用以舒緩沒人力照護的問題,引起熱烈地討論。可見,大家都看到問題了,但解決之道,國家可提出對策了嗎?

台灣人民過去依靠養兒防老的概念,國民會很用力的生孩子,目的是鞏固家族傳承。但是現今的年輕人世代,價值觀改變,對於老化世代的兒女控,及再長一輩給予的養老任務,已經感受背負的重擔,再加上又要生養下一代的費用與時間,如果不能保證下一代的防老,年輕世代又何須自虐,為生養新生代來背負自己沈重的負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少子化嚴重,最重要的問題是國家把生小孩的相關事務,包括成本與小孩的成長所需費用及照護人力等事務,都歸諸於是私人的家庭事務問題,國家在經濟奧援上處於被動的地位。在台灣的國家政策上認為,生兒育女是國民個人家族的私事,國家不介入。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國家政策思維,導致於社會上討論小孩津貼等問題時,大多數人態度冷淡,覺得生小孩是個人的家事,為何要納稅人照顧個人的小孩生養經費。台灣一向都認為生小孩是私事,所以補助小孩津貼的議題,經常被無聲無息地消失於討論中。但是,當國家認為少子化問題嚴重時,如果不改變思維,拿出來的對策也是啼笑皆非。誠如楊先生過去屬於部長級人士所提出的觀點,就被各界取笑觀點偏差,毫無可行性。

德國如何解決少子化問題?大量釋放育嬰津貼、育嬰假與承認照養孩童的退休年資

以德國來看,德國的少子化也相當嚴重,但近年來已經因為國家資源的大量輸入,而有呈現轉好的趨勢。過去以來德國一直都有孩童津貼,無關生養家庭的富裕與否。德國國家政策認為孩童是國家人力的資產,故投資小孩的成本應該由國家負擔。從小孩一出生到找到職業的十八歲都有孩童津貼。一個月一個小孩至少可以拿到將近兩百元歐元,也就是將近七千元台幣左右。如果孩童到十八歲尚未有職業可以自立,孩童津貼可以拿到年滿二十五歲。這在台灣社會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即使如此,德國在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起,為了德國的人口不足的大缺口,另外優惠生養孩童的父母可以共請十四個月的照護嬰兒的假,請假期間可以拿到全薪扣除各項福利開支及稅後的純收入之67%。在德國生小孩可以放假14個月還有三分之二的純收入薪水可拿,誰不想藉著生小孩的機會好好休息,享受天倫之樂,還有津貼可拿!

因為這樣,德國的上班體制,也有代父母育嬰假的代理職務期間的工作機會出現。德國現今尚在討論,如何減少孩童父母工時,讓他們可以彈性上班,有時間照顧家中孩童。因為對德國人來說,生養小孩,不只是生養而已的事,更需要有時間陪伴。而陪伴孩童的時間,彈性上班更需要社會有共識,才能創造友善生養小孩的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