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之前 他們也曾是流離失所的難民

2015-10-27 18:50

? 人氣

愛因斯坦堪稱是改變世界最甚的難民。(取自推特)

愛因斯坦堪稱是改變世界最甚的難民。(取自推特)

無數貧困、絕望的日子,卻造就了他們的決心,世界各地每天有上千個難民逃離他們的家鄉,冒著生命危險搭上不適遠航的簡陋船隻、擠上一台台的卡車。近來難民前往歐洲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某些地區反移民團體對他們不太友善,甚至公開批評這些人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歷來有諸多難民最後為社會奉獻,無論在科學、藝術、政治或運動的發展上皆不遺餘力,這些名留青史的難民留下了不少值得再三回味的話語。

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

「就算我明天就會失去一切,我還是會爬過那些荊棘,再重回人生的頂端。」

皇后搖滾樂團(Queen)的主唱和創團人,出生於東非的桑給巴爾(Zanzibar),雙親是印度帕西人,全家在1964年時為了逃離桑給巴爾當地的血腥革命,被迫移居倫敦的郊區,來到英國後,他才遇見了其他皇后樂團的團員們。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對權威的一昧遵從,是真理最大的敵人。」

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但在德國遭納粹迫害,甚至將他偉大的科學成就稱作「猶太物理」(Jewish physics),並試圖將其從德語字彙中排除。他在1933年前往美國後終身未再踏上德國土地。

葛洛莉雅·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

「我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並試圖表達出我很勇敢,這不是只是因為我的孩子,更是為了面對我的人生和那些必經的困難。」

被譽為「拉丁流行樂之后」,伊斯特芬出生於古巴哈瓦那(Havana),但在由卡斯楚(Fidel Castro)領導的共產革命下,全家被迫遷至邁阿密,她的父親於1961年豬灣事件(Bay of Pig)時回到古巴,而她則成功將拉丁音樂帶入美國市場,至今曾贏得七座葛萊美獎。

 

 

羅爾·鄧(Luol Deng)

「想到以前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已經真的走出來了。」

鄧出生於1985年蘇丹內戰期間,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家人一起逃亡至埃及、再到英國,在他成為NBA球員前,在美國念過一陣子書。他曾兩度入選NBA明星賽,在職業生涯中曾為芝加哥公牛、邁阿密熱火兩隊效力。

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

「回顧我這一生,經歷過無數的苦難,但我都堅強的克服它們。」

美國首任女性國務卿,1937年出生於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她和她的家人在二戰時被迫逃離納粹,在回國不久後,1948年又再度因共產勢力掌權迫使她二度離開祖國。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看我們文明的進步,在中世紀他們必然會把我燒死,現在他們只燒我的書就滿足了。」

心理(精神)分析學之父,他重新形塑了人們對自己內心的想法。在他年老時,卻成為一個難民,納粹於1938年佔領奧地利後,燒毀佛洛伊德的所有著作,使佛洛伊德得帶著妻子逃至倫敦避難,幾年後就去世了。

雨果(Victor Hugo)

「我愛所有為自由、為祖國、為正義犧牲的一切,我的內心有和平,即使我知道踩踏在他國的土地上會帶來疼痛。」

法國大文豪雨果,著有知名作品《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他同時也是熱切參與政治活動的一份子,19世紀中,他嚴正反對拿破崙三世的專權,這樣的立場使他必須離開法國,開始長達二十年的流放生涯,大多數的時間他都待在英屬的海峽群島格恩西(Guernsey)。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