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摔、施暴都得吃這張!誰發明了足球比賽中的紅黃牌?

2018-06-21 11:10
在紅黃牌出現之前,球場上的暴力行為非常普遍。(BBC中文網)
在紅黃牌出現之前,球場上的暴力行為非常普遍。(BBC中文網)

哥倫比亞球員卡洛斯·桑切斯(Carlos Sanchez)在對日本隊比賽第3分鐘得到的紅牌,是俄羅斯世界盃的第一張紅牌,也是世界盃歷史上時間第二快的紅牌。

這張紅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場比賽的格局和進程,最終日本隊在大部分時間多打一人的情況下以2比1取勝。

而你知道紅黃牌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嗎?是誰發明了它?BBC西班牙語編輯部在這篇文章中為你回顧足球比賽當中這一重要元素的由來。

「我開著車在肯辛頓大街上走著,交通燈亮起了紅色。我想:『黃燈,你就要注意;紅燈,停,你不能再走。』」

就是在那一刻,英國足球裁判肯尼思·喬治·阿斯頓(Kenneth George Aston)第一次想到在足球比賽當中使用紅黃牌。

1960年代伊始,足球比賽當中的激烈行為一度使得這項運動變得失控。

當時已經不止一次有比賽演變成近乎你死我活的打鬥,那些受傷送進醫院的人為此感到憤慨不已。

1962年在智利舉行的世界盃就是這一切進入白熱化的時期。

「聖地亞哥之戰」

在蘇聯與南斯拉夫之間進行的揭幕戰當中,出現了多次衝撞,甚至有人骨折。

在西德對義大利的比賽當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捷克斯洛伐克對西班牙的比賽,出現了一名守門員頭部被踢中,導致昏迷了幾分鐘;阿根廷對陣保加利亞的比賽,則有多名球員嚴重受傷。

Red card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是紅黃牌第一次在世界盃賽上使用

情況已經糟糕至極,而後更是有了智利和義大利的對陣,一場歷史上稱為「聖地亞哥之戰」的比賽。

暴力一發不可收拾。球員互相之間踢打、拳擊,甚至連警察都走進場地介入。

智利以2比0贏得了比賽,但是裁判受到了猛烈的批評。

那一場比賽的黑衣判官是誰?正是肯尼思·阿斯頓。回想當時的情形時,他這樣說:「我根本不是在當足球比賽的裁判,更像是一場軍事演習當中的判官。」

球場上的暴力行為深深地影響了他,於是到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到來的時候,他終於及時找到了應對這一問題的方法。

憤怒是一種世界語言

阿斯頓在1963年退出了裁判工作,後在1966年成為國際足聯(FIFA)裁判委員會的一員(他還曾在1970至1972年擔任該委員會主席)。

1966年世界盃的一場四分之一決賽由阿根廷對陣英格蘭,由於阿斯頓的職務,應對一場即將到來的亂局便成為他的責任。

A referee being escorted from the pitch by policemen1966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英格蘭的比賽,德國裁判克萊特雷恩不得不由警員護送離場

該場比賽的德國裁判魯多夫·克萊特雷恩(Rudolf Kreitlein)在第36分鐘將阿根廷的隊長安東尼奧·拉廷(Antonio Rattín)罰下場,之後他不得不由警員護送離場。

克萊特雷恩當時給了英格蘭隊一個任意球,拉廷上前抗議,克萊特雷恩要求他下場。

克萊特雷恩說:「拉廷當時那張臉已經足夠讓我明白他在說什麼。」

問題是,這名裁判不會說西班牙語,而拉廷也不會說德語或者英語。

拉廷拒絶離場,聲稱自己不明白裁判在說什麼。

比賽因此中斷了超過10分鐘,直到一名翻譯走到溫布利球場的草坪上,向拉廷解釋了情況,而此時阿根廷人陷入了暴怒。

「22名演員參與的戲劇」

在如今,你可以說,要罵一個人根本不需要說他能聽懂的語言。

另一方面,當裁判要將你罰出場的時候,他不需要用語言表達,你也應該明白。

Yellow card在紅黃牌出現之前,球場上的暴力行為非常普遍

但當你怒不可遏的時候,規則和程序最好還是明確一點,當裁判向球員發出警告時,最好也不是用口頭的語言。

阿斯頓當時負責管理所有的裁判工作,他用盡了自己所有的談判技巧,讓阿根廷隊長冷靜下來,避免了比賽中止。

但是到這個時候,英國人已經清楚知道,必須要設定一套規則,來阻止球場上的暴力,並且懲罰嚴重犯規的人。

最終,是交通燈幫助他找到了答案。

Aston with members of the BBC
阿斯頓在1970比1972年間是FIFA裁判委員會主席,這是他當時與BBC工作人員的合影

肯尼恩·阿斯頓在2001年10月23日去世,終年86歲,他對足球的熱情始終不減。

他曾經說過:「比賽應該是22名演員參與的戲劇,而裁判就是舞台的導演。」 (相關報導: 「史上最貴世界盃」錢都花哪去?場上一堆高科技:裁判摸耳朵,可能就是在參考「它」意見 更多文章

「它沒有劇本,沒有預設情節,你也不知道結果,但是它的目的是要帶來快樂。」

更多文章
我順手牽羊是為了保命,真的很對不起…一封來自偷羊犯的信,道盡非法移工的悲哀
遭姚文智批雙城論壇是滲透 柯文哲:怎不說我們到上海是反攻大陸?
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調查: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智商開始下降
文大宿舍案延燒 柯文哲:一切按照SOP走就好
太聰明了!巴西研發「滅蚊海報」,淋濕就融出「無毒殺蟲劑」,地上積水再也生不出孑孓!
綠營北市佈局》「姚瑤姚」成形 吳思瑤擔任姚文智團隊首席發言人、姚立明擔任策略長
限塑救地球!西雅圖7月1日起全面禁止餐廳提供塑膠吸管、刀叉
B肝疫苗注射及全方位治療B肝有成 台灣帶原者跌破兩百萬大關!
紐時中文網專訪 李登輝: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
從《屍速列車》到《冠軍大叔》韓國強片靠「這賣點」攻下台灣電影院,規模直逼好萊塢!
五六年級最愛的「大豬公」竟是魚做的!內行人透露:加了「這個」獨門祕技,一吃就停不下來
菲律賓人權爭議再起》上街閒晃也不行?杜特蒂下令掃蕩「閒民」,1周超過7千人被抓
美國總統自甩耳光!眼見眾怒難犯,川普被迫改變「可恥」「殘酷」「邪惡」「反人道」的移民政策
長壽是人類之福、還是全球經濟的難解之痛?2050年後,退休年齡恐上看75歲
美國還是重要盟邦,但我們就是不愛川普!澳洲民調:對習近平信任度超越川普
沒領薪水還掏錢買藥給病人吃,拿到善款又立刻轉手給需要的人…92歲神父這樣愛台灣
「少一分打一下」時代創傷,為何父母師長失控罵孩子?旅美心理師談看不見的「地雷」
抵制土耳其添購俄國空防系統!美國聯邦參議院禁止土國取得F-35戰機
國際賽事轉播愛爾達獨攬10年 學者批:無線電視公廣集團角色形同神隱
孩子沉迷電玩是有病?WHO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病,若這3症狀連續12個月就有危險…
愛爾達砸2億播世足變免費看 NCC破天荒插手OTT祕辛大公開
特斯拉衰事連連!離奇大火燒工廠,公司又出內鬼…馬斯克怒發「內部信」揪出破壞者!
風評:協助炒房拉經濟嗎?央行當然不能亦不該放寬豪宅令!
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 中國官媒狂酸:你還是回火星吧!
彈跳翻船、踩高跟鞋拐到,別急著找國術館「喬」!骨科醫師提供緊急處理5字訣
顧爾德專欄:北京就是要台灣全面屈從
教宗方濟各開口批川普:強拆家庭與民粹主義解決不了移民問題
杜宇觀點:稻穀亂象─蔡英文總統又要生氣了!
石之瑜觀點:「屁股法學」與分屍案是一體兩面
孔令信觀點:請問邱太三部長,連續分屍案社會該如何解決?
多維觀點》20年馬國恩仇錄:馬哈迪勝選後的新迷霧
吳典蓉專欄:民進黨年輕支持者的神祕消失
已讀不回讓你焦慮不安?心理學家透露,從一個人使用手機習慣可以看出他怎麼談戀愛
觀點投書:搓破國王蓋在核四身上的新衣
觀點投書:從蘇貞昌看台灣幹話老人的隱憂
鄧鴻源觀點:NBA冠軍爭霸戰給我們的省思與啟示
觀點投書:為何民進黨就是不願放過文化大學宿舍?
觀點投書:市民跌倒,侯友宜吃飽?!
觀點投書:民進黨政府別再何不食肉糜
高蛋白可能讓你愈喝愈胖!營養師破除4個多數台灣人都搞不懂的「增肌」迷思!
專業雜誌指導少女服裝穿搭術:《阮ê青春夢》選摘(2)
世足賽果》A組:蘇亞雷斯達出賽百場里程碑 致勝球助烏拉圭晉級
軍改三讀》「我從來沒有任何猶豫」蔡英文:改革必須從我的手中啟動
軍改三讀》向受改革者致歉 柯建銘:年改不是為了鬥爭,而是國家長治久安
NBA》黃蜂與籃網進行交易 哈沃德再當林書豪隊友
軍改三讀》樓地板38990元 一次領18%分6年降為6% 上路日埋伏筆
籃球》molten成為中華籃協官方指定用球 全面與國際籃球接軌
曾以「親綠學者」登陸 姚人多當年籲民進黨:理解在中國的台灣人
姚人多真的走成了!絕非從此「海海人生」 仍在核心圈 
世足賽果》B組:葡萄牙靠C羅頭鎚開胡 摩洛哥成首支遭淘汰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