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  

約 1,057 項搜尋結果
2025年7月3日,川普總統抵達愛荷華州發表演說。(美聯社)

川普真能拿諾貝爾和平獎?BBC盤點史上最尷尬得主:翁山蘇姬、季辛吉、歐巴馬都上榜,甘地被提名五次卻槓龜

2025年7月3日。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在國會共和黨議員的簇擁下,顯示「大而美法案」的計票結果。(AP)

川普放了一顆「大而美」的財政炸彈?經濟學人開罵:新法劫貧濟富、狂灌軍費,美國債務2年內恐達GDP的106%

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對該法案表達擔憂,認為其內容違背削減赤字與控制債務比率的原則,IMF強調,美國目前應優先壓抑財政支出與債務規模,而非推動具高度政治目的的砸錢計畫。(美聯社)

諾貝爾獎得主嚴正警告!大而美法案恐釀1悲劇:危機遠超於歐巴馬時代

2024年10月24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喬治亞州為賀錦麗站台助選。(美聯社)

不滿川普《大而美法案》犧牲醫療換減稅!歐巴馬號召選民打給議員,「要他們別害千萬人受傷」

美中情局長雷克里夫針對川普政府空襲伊朗核設施成效遭民主黨質疑一事,以強烈措辭回擊。(資料照,美聯社)

CIA局長閉門簡報槓上民主黨 殘酷比較川普20分鐘vs.歐巴馬20個月

網傳影片稱「伊朗國會議員在議場焚燒美國國旗」;查核中心公布訊息真偽。(資料照,美聯社)

這麼恨川普?伊朗議員焚燒美國國旗影片瘋傳 查核中心還原事件細節

澳洲達爾文港。(環球時報)

誰要搶走達爾文港?川普幕僚背景資本出手,牽動中美澳外交新戰線

2025年1月9日,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葬在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比鄰而坐。(美聯社)

反川浪潮:歐巴馬批評川普關稅戰,憂心白宮侵犯人權

2025年1月20日,川普宣誓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後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茲致意。(美聯社)

川普威脅要「彈劾歐巴馬提名的貪腐瘋法官」,美國總統遭首席大法官公開譴責

因貪腐入獄並丟官的前伊利諾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Rod Blagojevich),再次獲得川普特赦。(美聯社)

完全赦免貪腐前州長:布拉戈耶維奇曾被爆兜售參議員空缺,川普竟打算讓他出任駐外大使

2025年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發表告別演講。(美聯社)

川普即將就職總統,他們的玻璃心也碎了?打破傳統慣例的四位民主黨人

2025年1月9日,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葬在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包括現任總統拜登,前總統川普(他也是候任總統)、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都親臨致哀。(美聯社)

「他」讓美國再次團結!前總統卡特在華府國葬,5位前現任總統親臨致哀

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在母親支持下,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資料照,美聯社)

觀點投書:師長們是孩子天賦跟夢想的守護者,不是干擾者

阿薩德政權垮台,對土耳其的外交來說,是一個重塑區域政治勢力的機會。(美聯社)

趙春山觀點:阿塞德下台,留給敘利亞的爛攤子

美國第二大健康保險企業「聯合健康」(UnitedHealthcare)總部。(美聯社)

美國民眾有多討厭保險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壓縮理賠,病患委屈憤怒只能肚裡吞

作者認為,共和黨在未來美國文化會走上更傳統更保守的路線。(美聯社)

觀點投書:2024 美國大選Trump MAGA

2024年9月13日,賀錦麗在佛羅里達州造勢,現場一輛高爾夫球車的防風罩上貼著歐巴馬、川普、拜登、賀錦麗的肖像,分別對應著「希望」、「仇恨」、「治癒」、「成長」。(美聯社)

美國大選》誰當總統真的有差嗎?歷史數據會說話:從歐巴馬、川普到拜登,美國經濟表現都不錯

2024年9月13日,賀錦麗在佛羅里達州造勢,現場一輛高爾夫球車的防風罩上貼著歐巴馬、川普、拜登、賀錦麗的肖像,分別對應著「希望」、「仇恨」、「治癒」、「成長」。(美聯社)

美國大選》歷史數據會說話,美國經濟真在乎誰當總統嗎?

小羅勃甘迺迪(見圖)母親艾瑟辭世。(資料照,美聯社)

歐巴馬曾給她「最高榮譽」!甘迺迪家族大家長辭世 享耆壽96歲

將太的壽司出版後廣受各界好評,成為一套經典的美食漫畫(圖片來源:nippon.com)

「裡面有日本美食的精緻,職人的氣魄!」漫畫家解析《將太的壽司》為何這麼好看

2024年8月20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芝加哥的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發言。(美聯社)

「不要只是噓川普,去投票!」民主黨全國大會進入第二天,歐巴馬與蜜雪兒力挺賀錦麗

美國總統拜登退選後,選情形勢不明,未來總統的外交軍事政策仍待觀察。(美聯社)

觀點投書:從金庸小說的武功路數分析美國總統的軍事外交戰略

距離投票已是百日倒數,賀錦麗能夠戰勝強敵川普,為民主黨翻盤嗎?(美聯社)

風評:川普大進擊,賀錦麗能逆轉勝?

民主黨「換拜」潮越演越烈,美國媒體報導,確診在家隔離的拜登對此益發惱火。 (資料照,美聯社)

隔離期逼宮聲浪加劇 美媒透露拜登懷疑裴洛西、歐巴馬背後捅刀

2024年6月27日,川普與拜登在CNN舉行首場電視辯論,拜登表現失常。(美聯社)

沈旭暉專欄:美國民主危急存亡,拜登應該主動退選

歐巴馬(見圖)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夜後發文力挺拜登。(資料照,美聯社)

「我是誰我在哪!」拜登辯論夜屢「迷航」 歐巴馬推文「固登」:投給誠實的人

2018年5月11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民眾,抗議川普退出伊朗核子協議,焚燒美國國旗。(AP)

《外交政策》:美國與伊朗關係持續惡化,兩場總統大選可能迎來轉機

司法院大法官。(資料照,蔡親傑攝)

梁雯晶觀點:從「最美檢察官╱法官」看司法體系中的性別平權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當年以「選民聯盟」成功贏回民主黨失落的十二年政權,其構想可以為國民黨參考。(AP)

闕志克觀點:總統大選的基本功─籌組選民聯盟

從歐巴馬開始,美國就把重心轉移到亞太。(AP)

從歐巴馬開始,美國就把重心轉移到亞太!TPP與RCEP成中美競爭工具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2021年三月中簽署了1.9兆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紓困法案。(美聯社)

林建甫專欄:美國國債突破34兆,需要大改革

英國皇室的菜餚和普通人吃的有何不同?公開你不曾聽過的皇家飲食秘辛,絕對令人意想不到。(示意圖/取自Pixabay)

英國皇室和平民吃的有什麼不同?公開女王王子最愛菜單,黛妃吃了都幸福到流淚

2023年11月8日,以色列國防軍的裝甲部隊在加薩走廊執行地面行動。(美聯社)

以哈戰爭凸顯10年影響力瓦解 《外交政策》:這個大國是輸家

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大幅緊縮市場流動性,美元匯率也順勢大漲(資料照,AP)

當初誰說「通膨是暫時的」!這次聯準會能做出正確行動嗎?2024年經濟會不會衰退?

2023年10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府的2023年人權運動全國晚宴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關鍵州早期民調輸川普,透露選情困難?歐巴馬前策士建議拜登考慮退選

保險業之所以會出現死亡螺旋,就是因為經濟誘因開始主導風險估計方式。(示意圖/取自PhotoAC)

孫維德觀點:勒索軟體撼動了整個資安保險模型

許多美國人不知道理賠被拒可以上訴,而且比想像中簡單。(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醫療費用驚人,甚至遭保險公司拒保?很多人不知道,患者其實有機會反擊

2023年4月15日,越南河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越南外長裴青山會晤(美聯社)

美越升級為戰略夥伴?擔憂激怒中國 專家:沒有切實利益,越南不願挑釁北京

以色列國會議員丹農在2015至2020年間出任駐聯合國大使,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談及,在國際談判桌上的孤立無援。(顏麟宇攝)

小國大戰略-外交課》當被最親密的盟友美國出賣,以色列學到這件事

2023年6月1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在台北論壇演說。(蔡親傑攝)

有效威懾必須具備這2條件!美國漢學家黎安友:不論誰當台灣總統,中共施壓力道都會加大

風靡全韓國的MBTI,只要12分鐘就能測出你不知道的性格優勢!(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全世界都瘋狂的MBTI,你測過了嗎?最受歡迎16型人格排行榜曝光,比爾蓋茲、愛因斯坦都是它

雷根(右)任美國總統時,讓美國脫離停滯性通膨泥淖,並創造時間最長的經濟復甦期。(資料照,美聯社)

許詠翔觀點:雷根的「反共」改變了世界

堅持反共,並以自由市場理念拯救美國經濟的美國先總統雷根。(資料照,美聯社)

許詠翔觀點:蔡英文與麥卡錫見面的雷根圖書館,記念著「最偉大的美國人」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新冷戰》美國拉攏印太國家失敗?學者:拜登對中強硬影響其結盟意願

拜登與習近平於G20峰會期間,在峇里島舉行難得的「拜習會」。(美聯社)

不同於美國跨黨派對中國強硬的聲音 康乃爾教授白潔曦主張「競爭共存」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照,美聯社)

美非領袖峰會》美國聚焦拓展合作機會 非洲盼當美國戰略夥伴

想學著接納失敗、將之視為人生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克服挫折感和沮喪的情緒。(示意圖/取自photoAC)

總認為自己的成就只是運氣好?專家教4方法,讓「冒牌者症候群」的人也能自我肯定!

82歲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長久以來倡議亞洲民主與人權,也曾經在天安門廣場舉布條抗議。(美聯社)

裴洛西超強!31年前天安門舉旗抗議、被中國警察追捕…裴洛西「挺人權」事蹟一次看

美國前總統川普(Dnald Trump,見圖)執政4年期間,美國乃至全球都在討論西方的民主與價值產生什麼轉變。(資料照,美聯社)

四分五裂─岌岌可危的美國民主實驗:《西方的自殺》選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