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新冷戰  

約 327 項搜尋結果
2025年5月26日,東協國家領袖東協峰會上簽署《東協2045:我們共同的未來吉隆坡宣言》。由左至右依序為寮國總理西潘敦、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泰國總理貝東塔、越南總理範明政、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 (AP)

一條衝著中國來的條款,為何讓越南付出代價?揭秘川普貿易協議的「轉運」魔鬼細節

日本空自F-35A機隊抵達關島,首度參與「北方對抗25」聯演。 (取自自衛隊航空總隊司令部「X」帳號)

「如果台海開戰,你們會做什麼?」傳五角大廈施壓盟友,日澳同感錯愕:美國自己都不保證台灣安全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面對川普2.0的棘手挑戰,華府智庫為中國的經濟韌性打幾分?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AI聊天機器人。(取自微博)

AI競賽不只搶市占!《華爾街日報》:中美對立、各國被迫「選邊站」,AI失控將無人能管

2024年5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愛麗榭宮會面。(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揭密習近平「新冷戰藍圖」:師法蘇聯崩解教訓,謀求「戰略相持」拖垮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大而美法案」。(美聯社)

川普「大而美法案」跟台灣有什麼關係?中國學者:華府騰出精力對付北京,但暫時不想跟中國鬧翻

作者指出,在美中爭霸的複雜棋局中,台灣的生存之道在於靈活應對,並堅守自身的核心利益。(美聯社)

周台竹觀點:川普回鍋恐讓台灣「被交易」?美中新冷戰下的孤島焦慮

2024年8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在北京出席簽約儀式。(美聯社)

納扎爾拜·葉爾肯觀點:蘇林新政核心—「大歐亞」戰略背景下的新區域防禦共同體與政經聯合體

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約翰・盧(John Noh)。(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反中大將可望接掌五角大廈印太主管!約翰・盧被提名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重視嚇阻中國侵台

2025年5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出席阿布達比總統府的圓桌會議。(美聯社)

「川普把科學霸權拱手讓給中國!」《經濟學人》警告:MAGA持續攻擊科學,美國學術人才出走中

儘管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並未改變兩國正走向一場「新冷戰」的事實。(美聯社)

「晶片冷戰」開打!華爾街日報:美中科技對決如何改變全球秩序?

針對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四成四基本上滿意、四成三不滿意。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照,中國軍網)

在中國拒服兵役會怎樣?罰款近17萬,終身不得擔任公務員

格力電器官網。(翻攝網路)

「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面有間諜!」中國企業老董語出驚人,「海歸」是否淪為時代的犧牲品?

2025年4月16日。在哥倫比亞埃爾羅薩爾(El Rosal)的Phytotec花卉農場,一名工人在整理向美國出口的向日葵。(AP)

「中國比美國更尊重我們!」《經濟學人》大哉問:當拉美民心向北京靠攏,美國還管得住自家後院嗎?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G20大阪川習會。(AP資料照)

習近平的「魅力攻勢」vs川普的「不可預測」:東南亞要如何在大國之間走鋼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川普為何不能讓中國下跪?學者:習近平已做好對抗準備,而且川普政權越來越像中國

美國前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帕度(David Perdue)將出任駐中國大使。(資料照,美聯社)

人物》川普影子下的駐中大使 帕度能撐起美中新冷戰前線?

美中貿易戰導致兩國經濟脫鉤、拉幫結派,可能揭示「新冷戰」悄然展開。圖為美國與中國國旗2024年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會場外飄揚。(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美中經濟脫鉤催生「新冷戰」陰雲

2025年1月7日,川普在海湖莊園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川普重返白宮,對拉丁美洲是福是禍?學者:美國將全力阻擋中國入侵「自家後院」

1987年12月8日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cv)簽署《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AP)

李忠謙專欄:川普如何打贏美中新冷戰?歷史學家要他以雷根為師,台灣恐再成談判籌碼

川普與習近平。(AP資料照)

川普恐挑起「失控冷戰」!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美中應展開「有序競爭」,切勿重演美蘇災難

川普亞洲行第三站來到中國,習近平在紫禁城內設宴款待,並安排京劇演出。(美聯社)

《紐時》大哉問:「川普2.0」已集結對中鷹派,但他自己會對抗北京到底嗎?

(翻攝胡佛研究所)

歷史風傳媒》「不是說要挺香港,怎麼挺成現在這樣!那美國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撰稿人與川普國安顧問的直球對決

2023年版的亞洲實力指數。(翻攝洛伊研究所)

李忠謙專欄:美國或中國,誰才是亞洲老大?

2024美國共和黨正副總統候選人:川普、范斯。(美聯社)

都是代表共和黨披掛上陣,川普與范斯的對中、對台政策有何不同?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舉行,預料前總統川普(右)將與現任總統拜登(左)對決,。(美聯社)

美國下一任總統的對中政策解析:川普呼籲「經濟脫鉤」,拜登強調「夥伴合作」

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達里歐(Ray Dalio)/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正處於霸權衰退期,中國可能面臨百年風暴!」《日經》專訪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歐

2022年9月,參加上海合作峰會的習近平與普京。(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美國對敵人的管制與制裁,如何催生出「以中國為軸心的影子經濟」?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美聯社)

經濟學人:遊走於中美角力之間,日本經濟復甦的行路難

2024年5月23日,首爾火車站的電視螢幕正在播放中日韓峰會的新聞報導。(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在貿易上拉攏美國在亞洲的兩大盟友,中國能如願嗎?

海底電纜。(資料照)

海底的美中新冷戰:2025年之後,新設海底電纜將不再直接連通中國

2023年10月24日,美國加州雅庫巴附近,中國移民在穿越墨西哥邊境後,從志願者那裡領取燕麥片。由於社交媒體上的資訊擴散,巴拿馬達連叢林的偷渡美國路線變得日益熱門。 (美聯社)

川普再度挑起美中矛盾!中國役齡男性「走線潤美」,遭質疑組成「移民軍」威脅國安

2024年3月20日,當選總統的印尼國防部長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美聯社)

美中相爭,印尼如何選邊站?候任總統普拉伯沃:和西方做朋友,不代表不能與中俄交好

2024年4月23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曼哈頓刑事法院出庭。(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美中關係恐再起波折,北京為川普重返白宮預做準備

(AP)

打壓中國戰略已成型!南京大學國關學院院長朱峰:美中關係難有實質性變化

2024年3月11日,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式的習近平。(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美中關係緩和之際,華府鷹派嗆聲「必須擊敗中國、換掉習近平!」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的菲洛里莊園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拜登與習近平再次通話後,美中分歧減少了嗎?

2024年4月1日,北京故宮慶祝中法建交六十週年,舉行「紫禁城與凡爾賽宮」展覽,人們正在觀看康熙皇帝的畫像。(美聯社)

美國「逢中必反」,耶魯經濟系教授怎麼看?「放任恐中情緒滋長蔓延,可能誘發本想遏阻的結果」

美中關係。(美聯社)

美國大使稱美中高度競爭將持續10年 北京重申反對

美國前總統、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領跑的川普。(美聯社)

如果川普又當選,世界會變怎樣?黃瓊萩:親美國家恐調整態度,北京將趁機拉攏「中間勢力」

北京的冰糖葫蘆攤。(美聯社)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我們不想生活在一個由中國人主導的世界

作者指出,美中新冷戰已是進行式,前線在經濟和科技領域。(AP)

梁國源觀點:經濟預測失準?美中新冷戰發酵?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的費羅利莊園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面對史上最強對手,美國該拿中國怎麼辦?

2023年11月15日,拜習會在舊金山登場。美中領導人在費羅利莊園漫步交談。(美聯社)

「北京仍致力於和平統一」 中國學者提5點穩定美中關係

2023年10月21日,吳介民在台大法學院談全球台灣與抵抗中華帝國。(李忠謙攝)

李忠謙專欄:吳介民談「全球台灣如何抵抗中華帝國」

2022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的G20峰會期間會面。(美聯社)

美中關係可望回溫?《華郵》獨家:「拜習會」11月將在舊金山登場,習近平能否赴約成焦點

2022年5月,在藍天白雲下慢跑的慕尼黑市民。(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經濟越低迷,人類越偏激?「零和思維」如何讓政治更加分裂對立

2023年9月11日,前總統馬英九(右五)、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黃齊元(左五)、國際理事會會長馬凱碩(左二)、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右二)、前外交部長林永樂(右一)等人出席香格里拉高峰會2023台灣地緣政治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約瑟夫・奈伊直言「不應用冷戰角度看美中競爭」 艾利森強調「維持現狀才能避免戰爭」

2014年7月10日,中美官員在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戰略對話擴大會議,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調整國旗。(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美中競爭的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