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頭暈都是吃出來的?醫生:咖啡、巧克力…這些NG食物是元兇

2020-10-12 10:31
45,241人氣
頭痛、頭暈都是吃出來的?(圖/photoAC)
頭痛、頭暈都是吃出來的?(圖/photoAC)

頭痛、頭暈發作不僅讓人心浮氣燥,更是影響日常生活。究竟頭痛為何而生?耳鼻喉科醫師表示,引起頭痛發生的原因相當多元,除了常見的感冒、著涼等因素外,不當的飲食內容及生活習慣,也是導致頭痛、暈眩產生的元凶之一。因此,想要擺脫暈眩不適,除了從病理性因素對症下藥外,日常飲食更要適度忌口。

頭痛、暈眩怎麼治?醫:視線有無旋轉助鑑別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及高壓氧中心主治醫師蔡凱喻表示,臨床上,針對頭暈、頭痛不適,可根據患者主述有症狀發作時,是否有伴隨視線旋轉問題,來釐清其發生原因。一般來說,沒有旋轉的頭暈,多是因患者過於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貧血、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所引起。至於彷彿天旋地轉般頭暈,多半與內耳中的半規管,或前庭神經、腦幹及小腦病變有關。

偏頭痛纏身有原因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摽釀禍

除了從症狀上簡易鑑別外,蔡凱喻醫師也提到,自己在耳鼻喉科門診中最常碰到的頭暈患者,除了耳石脫落(良性陣發性暈眩),以及梅尼爾氏病(內淋巴水腫)外,最常見的就是偏頭痛。偏頭痛常見特徵包括:單側頭痛、伴隨脈搏跳動的抽痛、噁心想吐、畏光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述症狀往往不會同時間出現,且偏頭痛的表現十分多變,因此在診斷上難度也較高,常遭患者、醫師忽略。究竟偏頭痛是怎麼產生的呢?蔡凱喻醫師指出,目前醫界對於造成偏頭痛的機制未明,僅推測可能和大腦受到刺激,進而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以及腦部的血管有關。

唯一確知的是,若日常飲食失衡、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導致血液過於濃稠,堵住腦部及內耳末稍血管,不僅會造成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更是引發偏頭痛、頭暈等不適反應產生的關鍵因素之一。

杜絕偏頭痛別吃錯 這些NG飲食法少碰

因此針對有偏頭痛困擾的朋友想改善不適症狀,一般臨床上多會建議,從調整日常飲食內容著手;少碰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含量偏高的食物,其中,膽固醇含量偏高的食物,包括海鮮、奶類、蛋黃、動物油脂和內臟等;而想要避免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除了日常油脂攝取適量外,也要盡可能遠離含有高精製糖的糕點、酒精,以降低三酸甘油酯的合成。

至於素食者,雖然日常飲食中不會接觸到海鮮、動物油脂和內臟等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材,但是若日常烹調時,植物油使用過量,或是烹調不當、溫度過高(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不耐高溫),反而容易使植物油氧化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影響血液濃度、損害血管健康,值得注意。

除了透過飲食調控,來避免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含量超標,以保持血液流通順暢,進一步發揮預防作用。蔡凱喻醫師強調,想要防止偏頭痛惡化、發作頻率增加,民眾更要少碰巧克力、起司、乳製品、咖啡、茶、酒精等含有刺激血管,或神經組織成分(比如酪胺、苯乙胺)的食物,都有助於降低頭暈、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發生。

【醫師小叮嚀】:

最後,蔡凱喻醫師也提醒,想要改善頭痛、頭暈困擾,平常有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貧血、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的患者,更應盡量控制疾病本身及注意、預防三高問題,並依照醫師指示定時服藥、定期返診。

此外,若頭暈、暈眩發作時,也應儘可能臥床休息,不要下床走動。尤其是年紀較大、行動不便的朋友,下床前更應採漸進式下床(即先坐於床沿等不暈)再走動較有保障。

文/洪毓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偏頭痛、頭暈是吃出來的?少碰這些NG飲食) (相關報導: 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年輕!常不明頭痛最好定期量血壓,小心「隱形殺手」奪命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潘渝霈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交通部將舉行三縣市協調會 謝國樑:樂見基隆有輕軌,但不應廢台鐵基隆站
明明能力好、績效佳,為何還是被開除?真實案例揭職場現實面:永遠有人比你便宜好用
碰到充滿地雷的藍鬍子主管,我該逃還是撐下去?過來人用一個暗黑童話故事,揭3招職場生存法
貪跟貧只是一線之隔!害你投資賠錢的8種心理陷阱,這篇完全破解!
新台幣早盤強升3.26角 進逼彭淮南防線
習近平傳本周南巡 可能在深圳與港澳特首林鄭月娥、賀一誠會面
TDR十年乏人問津,如今為何瘋狂大漲?
中國否認海峽中線的真正原因
國慶震撼衝場!飛官談F-16V「新機性能」:遠距掌握敵機
解析軒郁總座楊尚軒的品牌頭狼理論
這128個骨灰罈全是「拋棄式勞工」悲歌!她拍下越南移工最痛身影:想給家裡好的生活,怎麼會變這樣?
越南看護在台逃跑4094天!資深導演跟拍她6年真實生活,驚見最強大人性:覺得我們都輸了
解析》抱回諾貝爾和平獎一周年,衣索比亞總理阿比真的名副其實嗎?
共機屢擾台!前教官示警:中國若用這招,恐拖垮空軍戰力
今年國慶演說不夠硬?醫曝「2關鍵」:總統不看好川普
藍為何提台美復交?游盈隆揭「背後關鍵」:經過精心安排
線上博弈洗錢案掃到國會、國營事業 4000萬私募案,苦主來頭不小
昔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因愛好和平簽下的「慕尼黑協定」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住到精神病院是什麼感覺?他的答案出人意料:病友都是不願傷害別人、溫暖而善良的好人
風評:二十年後的台灣,還能兩岸也無風雨也無晴嗎?
王冠璽觀點:從川普到木蘭─美國徹底個人主義的特徵與反思
黃強波觀點:還用「反攻大陸」酸國民黨的,不是無知就是裝傻
石之瑜觀點:蔡英文為何示弱?雙十講話不只看表面!
孫慶餘專欄:鼓勵中共犯台是「言論自由」?
陳彥良觀點:台新彰銀爭議未完—法律的歸法律,商業的歸商業
李忠謙專欄》美國總統制割不掉的憲政盲腸:選舉人團
觀點投書:心不甘情不願的國慶文告
觀點投書:教育改革首重師範體制的改革
點教育》「學測」級分的換算能不慎乎?
觀點投書:社工是助理嗎?請政府勿開啟社工助理的大門
觀點投書:若非明星學店吸金,膽敢囂張踐踏公衛和勞權?
徵聘新人時所要找的五種個性特點《低歸屬感世代》書摘(3)
流行天后泰勒絲表態力挺拜登,盼為美國帶來「療癒力量」
中國認罪秀》央視播出「台諜」節目 李孟居:做了很多錯事,對祖國或許有傷害
2020美國大選》假消息野火燎原!推特祭出加強版警示與刪文機制,川普陣營大感不滿
史上最狂「一人政府」出爐!庫克群島新總理一人身兼17個內閣職位
川普確診後首場公開活動,摘下口罩對數百名支持者談話,白宮卻不公布總統篩檢結果
解析》金正恩摸黑搞大閱兵,發表演講一度哽咽,北韓到底怎麼了?
美國一孔子學院中國院長捲入「兒童色情案」,遭警方與FBI搜查住所後死亡
3大題材引爆 水電瓦斯翻多
停火協議維持不到1天 亞塞拜然控亞美尼亞攻擊釀7死33傷
第4季變數增多 人行行長易綱:貨幣政策盡量長時間維穩
發現美洲新大陸為原住民帶來浩劫 墨西哥撤走哥倫布銅像免遭破壞
中信銀行發布2020年第四季投資展望 建議資產配置重心採45/55股債布局
圖片使用不當遭《科學》期刊撤稿 中國學者稱疫情造成「溝通有誤」
中共五中全會將登場》疑面臨黨內壓力 習近平不修黨章恢復主席終身制
國民黨「去中化」惹議 梁文傑酸:不如改「中華民國國民黨」
羅麗芬新零售布局成效逐漸顯現 迎接保養品消費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