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課綱 文章列表
#
課綱
約 86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公共政策
歷史
藝文
專欄
點教育》活用「歷史思考」素養,彰顯「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育意義!
「108課綱」推動以來,各界有諸多批評指教,但部分意見未必可歸咎於「108課綱」,「學習歷程檔案」即是其中一例。檢視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各方批判,大抵可歸納出三種看法。一是「虛偽造假」,直言之,就是花錢找槍手代辦,或由父母親友代勞。二是「凸顯貧富差距」,這指的是有錢人家資源豐沛,可以支持小孩去參加各種營隊、競賽,累積傲人的資歷,相形之下,中下階層子弟的學習......
諄筆群
2025-06-23 05:40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高中學科與群科輔導團課程發表會 課程創新與跨域實踐為亮點
為展現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自主學習」、「探究與實作」等核心理念於高中現場的落實成果,台中市政府教育局19日在台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辦理「113學年度學科、群科輔導團聯合課程發表會」,以「學群共舞、跨域同行」為主題,集結中市高中職教師專業社群的豐碩成果,呈現課程創新與跨域實踐的亮點。這次活動由教育局主辦,上午場次由學科輔導團發表,下午則由群科輔導團發表,來自......
王秀禾
2025-06-19 15:27
地方新聞
新竹
「新竹好學」展現教育力!114年國中會考竹市學子表現搶眼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今(6)日開放網路查詢,並同步寄發成績通知單。新竹市今年共有4,888位學生報考,其中905位考生獲得5A以上成績,約占總人數兩成,更有5位學生以5A10+作文滿級分勇奪全國榜首,表現亮眼。市府教育處表示,今年作文延續素養導向命題,重視思辨與多元觀點,全市共有35位學生獲得6級分,展現竹市學生優異的語文表達與思考能力。竹市5生5A10......
方詠騰
2025-06-06 17:54
新聞
政治
公民科考題問「藍白有多壞」?校方回應了
台中市私立立人高中近日遭爆料,其公民考題出現疑似「偏袒民進黨傾向」,有同學向校方投訴但無果,網路上掀起討論。對此,校方回應,立人高中謹守中立原則,在課程設計、命題評量與教學引導過程中,始終秉持專業與客觀的態度,不受特定政治意識形態影響。
李孟恩
2025-04-23 22:35
新聞
政治
為何年輕人不買單「九二共識」?夏立言自嘲藍營1困境:得講20分鐘誰想聽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26)日接受《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訪問,他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最好的解答,可惜被污名化後,目前還找不到新的替代方案。他也無奈說到,其實兩岸論述應該是國民黨的資產,現在卻經常變成他們的負債。
許詠晴
2025-03-26 20:20
新聞
政治
防詐從小教起!啟動國小生識詐計畫 警政署攜手國泰世華、國教署簽三方MOU
詐騙手法隨科技發展不斷更迭,為將反詐觀念深入不同年齡層及各族群民眾心中,內政部警政署今(26)日下午攜手國泰世華銀行、教育部國教署,簽署學童識詐合作意向書(MOU),並推動《檢舉、報案、說出來》系列活動。警政署長張榮興表示,今日簽署MOU最主要的目的,是把詐騙防治從國小做起,也希望學童能將最新的詐騙話術、手法帶回家裡跟家長分享,擴大全民防詐意識,並有信心在三方合作下,能讓詐騙犯罪的件數及財損數繼續下降。
鍾秉哲
2025-03-26 18:39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趙心屏專文:《理想的讀本》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溪流
母親讀了黃碧端在聯副發表的〈文化人的千古心事:莫錯過古往今來好文章〉一文,便很想到書店看看《理想的讀本》。一套八冊《理想的讀本》,在我們去的那家誠品書店架上並不全,但光是翻閱那幾冊的內容已讓我們驚喜連連,原來有如此寶藏!大開本的書沉甸甸的很有份量,封面以畫作妝點得精美,每一冊的選文都包含了中國經典史集、詩詞、現代散文小說,以及世界名著等,由教授和作家們專文解析導讀,適合慢慢品味。想挑一本回家,卻有選擇困難,每一冊都這樣精采,該選哪一本好?最後我們決定先把第七冊帶回家。
趙心屏
2025-03-07 05: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數學教育應注意邏輯思考及概念理解─以歐氏幾何與配方法為例
《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學習,然而數學領域課程綱要並未定義什麼是數學素養,一般而言習慣以PISA對數學素養的定義為參考。
諄筆群
2025-02-17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為什麼歷史系、獸醫系看不懂學測作文「關於 52 赫茲」在考什麼?
每年高中學測結束,大家最好奇的就是,今年的學測作文又考了什麼題目?今年有一位歷史系的助理教授,因為想協助系所提升招生人數,但又自認對大學考招制度不夠了解,毅然決定親自報考學測,從考生的角度認識現在高中升大學的過程。
解牛
2025-02-15 05: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讀過〈廉恥〉就會有廉恥?」區桂芝激辯女大生:歷史上漢奸雖多,唯忠誠義士會被記住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曾痛批《108課綱》是「無恥課綱」而一戰成名。近日她出版新書《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108課綱中的文化缺席》,7日在台北國際書展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於現場一位女大生的提問,意外掀起一場關於「讀過〈廉恥〉就會有廉恥?」的論戰。
張鈞凱
2025-02-07 21:0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打詐就從調整教育課綱做起!
在台灣,「你今天被騙了嗎?」這句看似玩笑的問候語,卻反映了詐騙犯罪已滲透至社會日常的嚴峻現實。根據賴總統於上月警政署113年終署務會報中公布的數據,台灣每日平均發生五百至六百件詐騙案件,年總數高達十八萬兩千五百件。此外,涉及詐騙的巨額不法財產,大多未能成功追回。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詐騙犯罪已經演變為一種高技術化、跨國化、分工明確的產業型態,亟需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
范振家
2025-02-04 05: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文化
區桂芝專文:實踐自我覺醒的追尋─光明坦蕩的君子路
在儒家內聖外王的修身哲學中,「君子」是具備高度自省自覺能力的人,他有意識的時刻檢視反思自己內在的心理與情感,進而調整外在作為,來尋求自我人格高度的提升,期待把自我實踐的價值發揮到對公眾、對家國、對天下的貢獻。孔子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極早有此自覺追求,並也教導人們自覺追求的教育家,他使「君子」一詞,從貴族階層的領導人涵義,變成我們這個民族跨世代、跨地域、跨階級的共同理想人格追求,尤其深深影響了傳統的知識分子,所以一條君子之路,可說是知識分子實踐自我的追尋覺醒之路。
區桂芝
2025-02-02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區桂芝專文:為什麼「恥」尤為要?─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仲這段話,人人耳熟能詳,可是為什麼顧炎武認為四維之中「恥」是重中之重的關鍵樞紐,因為「恥」是自己對自己最嚴厲的批判之後,最透澈的反省,進而覺悟今是昨非,並決定了未來生命的轉折。「恥」通常總是和「辱」字連用,恥辱,恥辱,「恥」就是「辱」,任何會激起羞恥感的事,就是侮辱。可是一個人會對什麼事情感到恥辱,這就牽扯到個人尊嚴底線在哪裡的問題了。
區桂芝
2025-02-01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台灣年輕人不願為賴清德的台獨夢想戰死沙場
國軍志願役人數在去年6月底降到15萬人,是2018年後新低。再根據2025年度國防預算書,2025年減少的預訂員額中,都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而選擇賠錢退伍的軍士,在過去4年已增加4倍之多,國軍歷年招募成效一夕崩盤,驗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
王義雄
2025-01-23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段心儀觀點:淋病─梅毒─課綱
教改一直強調價值中立、開放多元,但沒有核心理念的多元開放會帶來甚麼結果?近日各種校園亂象發出警訊,除非淋病、梅毒、霸凌、吸毒都被承認是某種多元價值,否則課綱就該從根本進行檢討。
段心儀
2025-01-23 06:30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小心喔」用「喔」是錯的!教育部官方解答這個字才正確 內行:從小到大都沒改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本用語的細微改變也成為討論焦點。不少家長和學生表示,現在教材中的用詞和注音與他們過去學習的記憶大相逕庭,讓人感到疏離甚至困惑。
凌婧綸
2025-01-17 14:2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學習中國史有實然的必要,不可以好惡取捨
2024年12月,知名美式賣場一如往例,在歲末推出年菜預購,廣告上附有英文「ChineseNewYear」(中國新年),不料引來網紅投訴,認為「新年不是只有中國在過」,要求改為「LunarNewYear」(陰曆新年)。業者審時度勢、從善如流,高效率地完成更改。
諄筆群
2025-01-13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重建榮譽感,讓教育回歸專業
當前教育現場困境不僅在於教師與校長榮譽感的流失,更嚴重的是,教育政策與執行常受到政治力與民粹干擾,導致政策短視、變動頻繁,進一步削弱教育體系的穩定性與專業性。教育不應淪為犧牲品,唯有重建校長與教師的榮譽感與專業支持,並排除外部干擾,才能讓教育回歸教育本質與常軌。
江政昌
2025-01-09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段心儀觀點:青年的未來─是政治的祭品
三十年前兩百個家長參加的410遊行,啟動席捲全臺的教改,並演變成臺灣文革;三十年後教改列車無情輾過千千萬萬白老鼠,血淋淋的事實攤在眼前,政府卻置若罔聞。落差何以如此之大?因為龐大的利益當前,青年的未來就成為祭品!
段心儀
2024-12-25 0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教育部是在趕流行,還是在辦教育?
談到時下最流行的話題,許多人直覺會聯想到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而今年教育界最大的新聞,除了新任教育部長上任外,便是教育部搭上AI熱潮,成立了「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ArtificialIntelligenceCollegeAlliance,TAICA)。此學程聯盟的成立展現了新任教育部政務官的雄心壯志。然而,我們在此想要詢問:教育部究竟是在趕流行,還是在辦教育?
諄筆群
2024-12-16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