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中學測結束,大家最好奇的就是,今年的學測作文又考了什麼題目?今年有一位歷史系的助理教授,因為想協助系所提升招生人數,但又自認對大學考招制度不夠了解,毅然決定親自報考學測,從考生的角度認識現在高中升大學的過程。
這位學者體驗學測考試的結果,認為自然科「最能考出素養」,英文科似乎不夠素養,「題型感覺上跟20幾年前差異不大」,社會科「相當契合時事」,似乎頗為素養,可惜「教學時數短缺」……至於國文科則是「與108課綱精神最背道而馳」,作文只有「第一大題論說文對大學學習有用,但第二大題仍是要考生『抒發想像』的抒情文」。他的結論是,中文系的「大學教授仍須努力」
當然,歷史系一向瞧不起中文系。我念博士班的時候,去歷史系修史學方法論,開課的教授看到我是中文系來的,意有所指的說:「中文系在美國不是一個研究領域。」
那門課要求每個同學,從「研究方法」的角度討論彼此的碩士論文,但不知為什麼,我看完每一位歷史系同學的論文,都可以從「研究方法」的角度,提出問題與對方討論論文內容。但歷史系的同學,卻看不懂我中文系的論文在寫什麼,提不出問題來與我討論……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歷史系的研究方法,不總是適用於中文系的研究內容吧。
「52 赫茲鯨魚」,是美國權威海洋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如同歷史系瞧不起中文系,無獨有偶,獸醫系也看不起國文科的作文命題。有個獸醫系教授團隊經營的FB粉專,在發現今年學測作文考出海洋學界長期爭議的內容後,很快發出「嚴正聲明」,認為學測作文的考試,「拉低我國科學素養,特此公告,以正試聽」。
但這不過是弱弱相殘的結果(其實台灣的鯨豚協會的前任秘書長,還是中文系的畢業生呢!)。魯迅曾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大學系所想要發展壯大,加強高中生選系或學術界研究的競爭力,理應積極凸顯自己的特色與專長,而不是滿足於跨領域比較的阿Q精神。
何況「52Hz 鯨魚」本來就不是中文系的學術貢獻,而是美國知名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將近12年的研究成果。這間研究所不但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海洋學委員會指導設立,也是美國最大的獨立海洋學研究所,並與美國海軍合作開發無人水下航行器及海洋戰場感測器等技術。著名成員還包括榮獲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海洋生物學家下村脩。
現在人們所聞知的「52Hz 鯨魚」,正是由一群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對全世界唯一一頭發出「52Hz」高頻叫聲的鯨魚,持續追蹤了12年,才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上,而引起其他科學家,甚至主流媒體的注意,包括每年在美國發行近兩百萬份的科學與自然雜誌《史密森尼》(Smithso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