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南韓維持長久婚姻的關鍵,竟與離婚節目的興起息息相關。筆者特別摘譯其中可能引起臺灣讀者興趣的內容,並結合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期望能為臺灣讀者提供啟發與參考。
《華爾街日報》報導:A Secret to Longer Marriages in South Korea: Lots of Shows About Divorce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由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於 1979 年提出。該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不僅取決於最終結果,還會受到「參考點」的影響。相同的結果,若低於參考點,人們會感覺是損失;高於參考點,則視為收益。
夫妻們熱衷於觀看新一波離婚相關節目,心想:『其實我的狀況沒那麼糟。』
結婚超過三十年的金允玉(Kim Younok)認為,因為與丈夫的生活方式不同、個人品味不合,偶爾動念離婚是很自然的事。
但每當她看了南韓一檔名為《婚姻地獄》(Marriage Hell)的熱門電視節目後,心情便會平復。節目中,一位知名精神科醫師會剖析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婚姻問題。有些夫妻為了該點外賣還是在家做飯爭論不休,另一些則因為像是抽脂手術這類的高額消費而吵得不可開交。
「其實我的狀況沒那麼糟,」60 歲的金允玉說道。「看了這節目後,我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
南韓人似乎無法對這波離婚類型的內容脫坑,即便當地的離婚率正在下降。
節目的粉絲表示,他們喜歡這類節目帶來的窺探感,還能從中獲得避免婚姻問題的實用建議。南韓社會相對保守,其出生率是全球最低的,這反映出願意步入婚姻的年輕人愈來愈少,而已婚者也往往選擇維持婚姻關係。
雖然離婚並非完全禁忌,但它也尚未完全被社會正常化。因此,這類電視節目、網路分享以及社群媒體創作者,填補了大眾對離婚話題的好奇空白。
這些節目的名稱也頗具特色,例如《離婚諮商營:重新整理》(Divorce Deliberation Camp: Refresh),讓婚姻岌岌可危的夫妻嘗試重整關係;還有《您的婚姻還好嗎》(How Is Your Marriage),這是一檔專門討論不穩定婚姻的座談節目。此外,約會節目《恢復單身的男女們》(Love After Divorce)則向觀眾承諾:「單身重生,準備再度尋愛。」
30 歲的物理治療師尹慧妍(Yun Hye-yeon)結婚才一年多,婚姻幸福美滿。但她私下仍會觀看各種與離婚相關的節目,只是不讓丈夫知道。她對於其他人為何選擇結束婚姻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