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點名要加徵晶片關稅,更要業者赴美生產,電電公會、商總等工商團體14日受訪表示,會加強在美投資,不擔心赴美生產會技術外洩,同時也會強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讓整體產業供應鏈有計畫的滿足需求。
美國總統川普在簽署最新的備忘錄時,代表研議對等關稅的實施,其中點出要對晶片課關稅,更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直言「很不高興」,要求赴美生產。
電電公會:全球布局不能只關注成本問題
對此,電電公會理事長李師欽出席活動後受訪指出,供應鏈挑戰不僅限於單一國家,而是牽動全球各個環節,極端氣候、地緣衝突等因素,都可能對產業運作造成影響。他強調,企業應尋求更和平、更穩定的投資環境,並在全球市場中持續發揮競爭力。
李師欽指出,企業在全球布局時,不能只關注成本問題,而應考量市場貢獻度,以提升競爭優勢。「我們希望透過提高市場貢獻度,來強化企業競爭力,而非僅僅追求最低成本。」他認為,台灣應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創造更好的獲利基礎,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並回饋社會,這也是產業界的共同目標。
外界關切台積電赴美會有技術外流問題,李師欽認為,關鍵技術應持續向前推進,台灣企業應積極掌握與創新,而非單純擔心技術流失。「技術要不斷精進,掌握更先進的發展方向,才能確保競爭優勢。」他強調,技術的共享與合作,才能創造最大利益,台灣應在全球產業生態中保持關鍵地位。
李師欽強調,在變動的國際環境下,台灣產業應兼顧市場貢獻與競爭力,並在全球供應鏈中持續發揮影響力,以確保長遠發展。
商總:川普言論現階段無須過度反應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川普的發言對台灣並不友善,尤其若台積電全面轉往美國,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他強調,即使美國對高科技產業課徵高額關稅,台灣仍應堅守台積電在本土的發展,強調「如果美國對我們加稅,我們就調高台積電晶片價格,使用者付費的道理應該適用」。
許舒博指出,台積電雖可透過海外設廠來分散風險,但其核心仍應維持在台灣。台積電是台灣經濟的支柱,也是國際競爭力的象徵,台灣不可能讓台積電完全遷出,這也不符合全球貿易原則。
許舒博分析,若台積電被迫全面轉移,將影響整個台灣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屆時恐怕不只是單一家企業受影響,而是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動盪。這將對台灣經濟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業界絕對不能接受台積電撤出台灣。
儘管川普目前的言論引發關注,但許舒博認為,川普的政策多變,未來是否真的會實施相關措施仍屬未知,因此現階段無須過度反應。他建議,待美方政策確定後,台灣再研擬應對策略,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
許舒博認為,台積電可透過全球布局降低風險,但其根基仍須留在台灣,這不僅攸關台灣經濟發展,更關係到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他呼籲產業界團結一致,確保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保持優勢。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面對川普的關稅大刀,台灣供應鏈赴美投資就沒事?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