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過往製造污染的形象,石化業投入再生能源產業。過去致力於生產石化相關產品的台塑集團台化公司,與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作,在彰化推動小水力發電,14日舉行啟用典禮,每年發電480萬度,減碳效益相當於6座大安森林公園。
台化表示,這座電廠不僅是台化首次贏得台水標案並成功建置的發電場域,更是全台首座利用清水資源發電的水力電廠,象徵台化在綠色能源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根據資料顯示,沙鹿配水中心小水力發電廠裝置容量達731.5KW,利用自來水隧道口調節池至配水中心之間76米落差,將水流位能轉換為清潔電力。該電廠每年可發電480萬度,足以供應1333戶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需求,並減少2371噸碳排放,相當於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有效降低環境負擔。
台灣水力發電裝置容量最高的私人企業
台化補充,台化過去投入水力發電的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當時與嘉南農田水利會(現農水署嘉南管理處)合作建置烏山頭水力電廠,其後陸續完成西口、八田等電廠。2022年,台化於新港廠區建置75KW小水力機組,如今沙鹿小水力電廠成為台化第5座投運案場。目前,台化已累積23.3MW的水力發電裝置容量,不僅是台灣水力發電裝置容量最高的私人企業,更是全球唯一從事水力發電的石化公司。
展望未來,台化總經理呂文進表示,公司具備專業的設計與施工團隊,承諾將沙鹿小水力電廠做到最大化、最優化及安全穩定運轉,並持續尋找合適的小水力發電場域。去年底,台化再度成功獲得宜蘭深溝淨水場小水電(160KW)標案,預計將成為台化第6座小水力電廠,進一步展現台化對綠色能源的長期承諾與發展決心。台化未來將持續推動水力發電技術與應用,強化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為能源轉型與環境永續貢獻更多力量。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