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羋妡觀點:從擺攤少年到頂流藝術經紀,曾明楠經營藝術自成一格!

2025-02-15 05:50

? 人氣

鍾鼎國際藝術負責人曾明楠(右三),回望他25年藝術經紀生涯而舉辦「The One I love楠山藝術節」展會,匯聚了20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出席開幕式的藝術家由左至右為:林宗賢、朱魯青、劉洋哲、鍾子逸和楊占。(作者提供)

鍾鼎國際藝術負責人曾明楠(右三),回望他25年藝術經紀生涯而舉辦「The One I love楠山藝術節」展會,匯聚了20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出席開幕式的藝術家由左至右為:林宗賢、朱魯青、劉洋哲、鍾子逸和楊占。(作者提供)

認識鍾鼎國際藝術負責人曾明楠緣於我跟他買了一幅畫,爾後在經常交流中,發現他經營藝術頗為另類,知名藝評家、中華文創學會理事長黃河便曾稱讚他:「不靠業界慣常使用的資源而闖出一片天,非常難得。」秉持這種經營風格曾明楠已走過了25年,現在他把這些年來曾代理或經紀的藝術家作品,在台北舉辦重點展覽「楠山藝術節」,內容涵蓋油畫、雕塑、書藝等等類別,國內外20位藝術家從80多歲到20多歲,頗有藝術傳承的意味,也是開年後第一場藝術盛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展品類別有雕塑、油畫、書藝、綜合媒材等等,青年雕塑家楊占的作品(圖片前排)和景觀設計大師朱魯青的鋼雕(後排),在展場上形成「楠山大道」, 非常吸睛。(陳羋妡攝)
展品類別有雕塑、油畫、書藝、綜合媒材等等,青年雕塑家楊占的作品(圖片前排)和景觀設計大師朱魯青的鋼雕(後排),在展場上形成「楠山大道」, 非常吸睛。(陳羋妡攝)

喜愛收藏斜槓開古董店 遭颱風重創轉而創業

「收藏就是一種陪伴,陪伴就是最好的投資」曾明楠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還未從事藝術經紀前,收藏文物藝術品是他的興趣,任職廣告公司時他愛上古董字畫。1990年代兩岸開放交流不久,他經常往返澳門,和從中國大陸帶書畫出來的跑單幫合作,曾明楠認為那段經歷非常有價值,「充滿挑戰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而「眼力」也是從那時開始鍛鍊的,工作之餘他還開了家古董店,把興趣做成了副業。

然而2001年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全市到處大淹水,曾明楠位在地下室的古董店完全泡在水裡,他心痛極了、直到今天仍極力避免碰觸那段記憶;而這件事的確也成為他人生重要的轉折,再加上擔任廣告公司主管的工作遇到些難題,在和任職於同公司的太太王燦芬商量後,夫妻倆決定辭職,全力投入他們2000年創立的「鍾鼎國際藝術」、發展藝術經紀事業。

擇藝術家多出於感性 覓收藏家目標清晰

藝術經紀同時要面對藝術家和收藏家,需要投入資金和時間,也必須有一定的鑑賞力,入行門檻不低。有些畫廊在選擇年輕、未成名的藝術工作者時會立下很多「條件」,例如必須拿過XX展獎項、辦過個展……等等,相較之下,曾明楠則更為感性。例如他現在力推的新銳藝術家鍾子逸,雖然僅27歲已經表現亮眼,畫作被奇美博物館、臺中市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但曾明楠想經營他的作品主因鍾子逸讓他想起20多年前就合作至今的大陸畫家林建。

1997年生的新銳藝術家鍾子逸和其創作「迷霧之間—十一」,年紀輕輕的鍾子逸創作力豐富,作品並已被奇美博物館、台中市立美術館和台灣銀行等多家機構和私人收藏。(陳羋妡攝)
1997年生的新銳藝術家鍾子逸和其創作「迷霧之間—十一」,年紀輕輕的鍾子逸創作力豐富,作品並已被奇美博物館、台中市立美術館和台灣銀行等多家機構和私人收藏。(陳羋妡攝)

林建如今在中國大陸被譽為「現代畫黃河成就最高者」,2009年起他潛心鑽研木板油畫,以「透明罩染畫法」讓沉寂400多年的木板油畫再次閃耀。而20多年前曾明楠在上海看展認識他時,林建也只有27歲,蹲在展場一個角落忙碌著,曾明楠被他畫裡的氣魄所吸引,後將其作品帶回台灣,他鎖定收藏家的輪廓非常清晰,針對那些擁有中華民族情懷的企業家們;果然,林建畫作中的大山大水、磅礡氣勢,讓收藏家們特別感動和喜愛。

中國大陸藝術家林建的作品「黃河」,氣勢磅礡,極具震撼力,深受台灣企業收藏家喜愛。(陳羋妡攝)
中國大陸藝術家林建的作品「黃河」,氣勢磅礡,極具震撼力,深受台灣企業收藏家喜愛。(陳羋妡攝)

又譬如他行經即將完工的企業大樓時、立刻想到企業可能需要藝術品來裝飾空間,或看到以動物為主題的精彩作品,就會聯想到與哪些收藏家的生肖相符,他主動連繫往往都能得到不錯的回應、拉高成交率「見到有特色的作品,我的業務雷達就啟動了,很快能判斷哪類收藏家有興趣。」曾明楠說,可我覺得他在腦海中建立豐富的資料庫,肯定也是不可或缺的「功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