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掀裁員潮!銀行巨頭大裁200人,「核心部門受影響、高層也逃不掉」市場震撼

2025-06-13 09:37
英國金融巨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近日宣布,其投資銀行部門將啟動一輪裁員,預計裁減超過200個職位。(示意圖/取自photoAC)
英國金融巨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近日宣布,其投資銀行部門將啟動一輪裁員,預計裁減超過200個職位。(示意圖/取自photoAC)
目錄

英國金融巨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近日宣布,其投資銀行部門將啟動一輪裁員,預計裁減超過200個職位。此舉是執行長CS Venkatakrishnan策略性重整的一環,旨在提升該部門的獲利能力並集中資源於核心發展領域。

裁員聚焦投行核心部門,高層亦受波及

《彭博》周一(9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此次裁員預計將影響巴克萊投資銀行的投資銀行、全球市場及研究部門。其中,包含最高層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職位也將受到波及,整體人力縮減約佔該部門總人力的3%。

報導指出,這波裁員的目的是為了讓巴克萊銀行能更有效地分配資源,以強化其在優先發展領域的投資。具體而言,在市場業務方面,巴克萊正專注於擴大其在歐洲利率、股票衍生性商品及證券化產品交易的市場份額。而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則著眼於提升股票資本市場(ECM)企業併購(M&A)領域的營收,特別是聚焦於醫療、工業、科技及能源轉型等重點產業群。

巴克萊發言人對此表示:「如同其他銀行,我們定期審視人才庫,作為我們持續業務營運的一部分,以確保在優先領域的持續投資。」並提及該行去年也曾進行過類似的人力調整,強調此舉並非銀行將退出任何產品線或資產類別。即便面對投資人多年來要求縮減投資銀行業務的壓力,巴克萊仍致力於維持其具挑戰性的跨大西洋投資銀行模式。

執行長力拚成本效益,訂下2026年巨額節省目標

巴克萊執行長Venkatakrishnan上任以來,一直面臨著提升投資銀行部門報酬率的巨大壓力。由於該部門相較於其他業務部門消耗大量資本,他已明確表示,未來幾年該部門將不會再獲得母公司額外分配的風險加權資產,即便全球監管機構持續調高資本要求。

為此,Venkatakrishnan在去年提出了一項大膽的新策略,目標是到2026年前,全行可達成約20億英鎊(約27億美元)的成本節省,藉此顯著提高獲利,並向股東返還100億英鎊。

巴克萊的投資銀行部門是全行最大的業務來源,2024年營收達118億英鎊,較前一年成長7%。該行長期以來以固定收益市場的強勁表現聞名,近年來也大舉投資於股票及主要經紀業務,以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追趕同業。

市場份額提升,股價表現亮眼

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巴克萊近期積極延攬人才,並進行了多項高層招聘。例如,今年4月延攬前Centerview Partners合夥人Andrew Woeber擔任全球併購負責人,3月則延攬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的John Kolz共同主掌全球股票資本市場。

這些策略調整已初見成效。巴克萊在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正逐步提升,曾參與Alphabet(GOOGL-US)以320億美元收購Wiz,以及Sunoco LP以約91億美元(含債務)收購Parkland Corp等重大交易。在市場部門方面,今年首季該行股票交易業務創下近三年來最佳單季成績,帶動市場部門營收成長16%。

投資人似乎對巴克萊的進展感到滿意,該行股價今年已上漲約24%,遠高於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 index)8%的漲幅。這顯示市場對巴克萊透過精簡化與策略性投資來提升獲利能力的決心,抱持樂觀態度。

資料來源:The Business Time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非核家園拉鋸戰!補助台電千億 過半台灣人「這樣認為」
台灣2大產業真的慘!專家曝經濟衝擊「面對海嘯第一排」,東西賣不出去恐撐不住
印度航空墜機,242人中僅他生還!「周圍都是屍體」唯一倖存者因1關鍵奇蹟逃生
11A座位的奇蹟!印度航空空難的唯一倖存者: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逃出來的
軍公教期盼落空?李來希怒問停砍年金沒增預算「通過難在哪」:大罷免自求多福吧
以色列對伊朗開火了!美國1句話「撇得超快」川普下令:這群自家人要先救
天氣預報》蝴蝶颱風釀劇烈降雨!直到這1天才轉晴,未來一周氣象曝光
金雞母現身!「台灣1公司」營收瘋漲107%,投資達人揭3大布局:前景看好
波音還能搭嗎?連環出事「7年摔6架」787逾290人罹難…全球乘客心寒了
本周最強內幕》9兆美元美債倒數計時,台灣該押寶還落跑?兵推拿中共「沒辦法」,大魔王狠令台灣組重考
中國半導體發展》兩岸合作可達世界第一!台廠出走美國,張汝京提醒「這個下場」
不只勞保勞退!勞動部加碼發20萬元「符合條件一次入帳」,發放對象曝光
中國半導體發展》先進技術急起直追 光刻機光源突破近在眼前?張汝京大膽預測時間點!
美日台重大兵推》中共犯台,美日將承認台灣獨立?北京學者懷疑民進黨操盤「戰略性兵推」
疫苗打哪隻手將影響保護力?權威醫學期刊論文強烈這樣建議
川普封殺哈佛國際生未落幕!歐洲學者警告「美版文革」:恐重演毛澤東悲劇
日債危機超乎想像!郭正亮揭連鎖反應「一路炸到美國」:會是金融末日
幕後》國軍歡呼加薪行政院老闆卻不爽!文人部長顧立雄這次怎麼辦?
台積電為何沒秒填息?專家提這法案助台幣升值:6月下半月匯損恐加劇
川普免稅政策喊停 美股反彈是假象?GAS系統看見深層經濟迴圈
北京觀察》銀髮族逆襲!退休老師重返講台,搶走年輕人飯碗?
鉛中毒檢測突破性研究 「只要一滴血」10分鐘就能驗出結果
北京觀察》昔日國酒今不保?「飛天茅台」價格暴跌預示官場新整肅
一邊切完另一邊又長!45歲女卵巢畸胎瘤復發 醫師:超過這尺寸恐影響生育
風評:館長、張立齊與沈伯洋,殊途同歸?
王慶民觀點:馬克宏訪問越印新三國─法蘭西在東南亞的歷史記憶與雄心
張光球觀點:川普打壓高教,挑戰民主自由
李震華觀點:開放法庭直播,台北律師公會在隱瞞什麼?
陳宏達觀點:總統先生,請率先捨棄含糖飲料!
徐宜生觀點:從全球供應鏈重塑,看台灣生技如何搶占未來藥品市場關鍵角色
夏珍專欄:陳世凱能當交通部長,史哲為什麼不能當高鐵董事長?
觀點投書:評斷外交政策豈能僅以「親中」作為標準?
觀點投書:徐巧芯一場說明會,戳破綠色名嘴百種醜態
余祖慰觀點:從企業合併觀點─看「中山」、「高大」合併案
楊渡觀點:告別的年代
觀點投書:邊界之外─當移民成為地緣博弈與價值對抗的槓桿
觀點投書:當下中國大陸需緩解矛盾的國民性
台灣銀行家》壽險避險反噬 恐釀匯率多殺多
觀點投書:中共航艦遠航第二島鏈,警鐘為誰而鳴?
宮廷記錄者紫式部,寫下一個時代的品味:《大和神威》選摘(4)
金管會公布壽險業暫行措施 兩大伏筆受矚目
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當選SEMI國際主席
「綠營訪中是交流 館長赴中是統戰」 民眾黨:賴清德忘了自己不是沈伯洋發言人
梁文傑要館長「久住才知真正中國」 謝寒冰酸:去過幾次澳門酒店就了解大陸?
稀土卡死美國脖子?郭正亮直言「川普沒學到教訓」:對中國束手無策
起飛30秒就出事!印度航空787客機墜毀,機上241人罹難、1名英國男乘客幸運生還
787首次墜機奪命!「夢幻客機」13年零死亡紀錄破局,印航事故重創波音聲譽和股價
扁案律師力挺法庭直播!鄭文龍:直播不是問題,黃國昌提案才變成問題
立委罷免案定在8月23日投票?中選會曝最新進度:1情況恐延後辦理
印度航空空難204人不幸罹難 外交部:初步排除台灣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