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盟軍統帥筆下的2034年:美軍對上海動用核武,以數千萬人命逼和連戰皆捷的解放軍

右為小說《2034》書影(翻攝亞馬遜官網),左為人類首顆原子彈投擲於廣島後造成的蕈狀雲(美聯社)。(新新聞合成)

中國對南海與台灣的野心、積極現代化的解放軍、將全球戰略重心聚焦東亞的美國,這些都是讓人耳熟能詳的國際政治現況。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美軍的將領們則特別留心中國對台灣的軍事企圖。哈佛大學的知名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幾年前也以史為鑑提醒世人,中美恐怕難逃「修昔底德陷阱」。若先不談艾利森對兩個超級強權「免去一戰」的主觀想望,要是美國跟中國有一天真幹起來了,那將會是什麼光景?

如同哲學家們對於真理與知識拷問了兩千多年,最終不如芥川龍之介在其小說《竹藪中》(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的原型)談的那麼通達透徹。對於「美中兩國何時打、怎麼打」這個問題,無論是華府智庫的無數報告,還是艾利森的大作《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可能也不如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與阿克曼(Elliot Ackerman)的《2034:一本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小說》(2034: A Novel of the Next World War)來的警世而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