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缺氣、缺煤、缺油 能源危機下 今年的冬天會很冷?

2021-11-07 05:50
從煤炭的供給端來看,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均面臨煤礦資源枯竭,產量收縮的困局。(資料照,AP)
從煤炭的供給端來看,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均面臨煤礦資源枯竭,產量收縮的困局。(資料照,AP)

2021年10月初,歐洲天然氣交易所天然氣的報價,從年初的20歐元/兆瓦時左右大幅增長到了超過75歐元/兆瓦時,漲幅高達四倍之多。這個漲幅也與2020年同期相比上漲超過了500%。另一方面在中國,10月18日雙焦期貨攜手上漲,焦炭主力封漲停收於4343.5元/噸,焦煤收於3847元/噸。動力煤主力合約站上1800元/噸,上述價格都創下刷歷史新高。

而另外一個能源耗品——石油,在10月27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上漲89美分,收在每桶84.65美元,創下2014年10月以來的最高收盤價。上述三種全球主要能源,最近價格不約而同都來到近年來新高點。面對持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看來今年北半球的冬天恐怕會很冷。

雖然上述三種大宗商品都是目前世界各國主要的能源來源,但其價格上漲的原因又不盡相同。以天然氣為例: 從需求端來看,最近全球的極端天氣刺激了短期需求。2020年,天然氣需求前三的國家或地區為美國、歐洲、俄羅斯。而天然氣因為其產生的汙染低,所以天然氣一直是強調環保的歐美國家冬天的主要能源來源。雖然目前歐洲電力市場結搆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風力、水力等)雖然正快速增加。

但近期因為北海風力較為「平靜」,新能源主體的風電明顯出力不足;另一方面,煤電正在加速退出,核電也進入了淘汰期;加上最近歐洲加速了自身的能源轉型背景下,減少對污染源發電的需求,自然而然發電主力的重任就落到了天然氣身上。

在供給端方面,2020年世界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支出下降了27%,是35年來降幅第二大的年份。其中美國減少154億立方米、俄羅斯—中亞地區減少321億立方米、拉美地區減少194億立方米。庫存方面,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美國天然氣庫存總量為3.29萬億立方英尺,同比下降13.9%,比近5年均值低1760億立方英尺。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數據顯示:當前歐洲區域性天然氣庫存為10多年來最低水準,僅有過去5年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供給減少、庫存不足加上過快的能源轉型,造成了今年歐洲天然氣危機。

由於天然氣短缺,很多公司開始轉向使用煤炭,導致煤炭庫存告急、價格上升。2021年9月份,國際動力煤市場各主要煤炭出口國離岸價格繼續上行,澳洲煤、印尼煤和南非煤離岸價同比漲幅分別約為171%、255%和189%。同年10月份,全球動力煤市場仍然在強勢運行,而中國的動力煤期貨價格更是已經突破1800元/噸。

從煤炭的供給端來看,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均面臨煤礦資源枯竭,產量收縮的困局。2018年以來,除了印尼和俄羅斯兩國出口量維持穩定以外,其他國家煤炭出口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以南非和哥倫比亞兩國最為嚴重,2020年出口量較2018年分別下降46%和32%。

再從需求端來看,煤炭的主要消費國集中在亞洲地區,以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印尼五國為主。在印尼及印度地區,在火電需求拉動下煤炭需求旺盛,能源的需求已遠超自身產量。而中國已經進入供暖季節,對能源的需求大增。過去雖然中國曾經大力推行天然氣供暖,但高昂的費用讓一般市井小民難以承受。今年又面對天然氣價格暴增,中國無奈又轉回以煤炭來供暖。但之前為了達到環保目標,陸續封閉了許多老煤礦、小煤礦場,加上近日產煤大省山西淹大水加上中國與澳洲的嫌隙,另外海運價格暴漲與資本的炒作,都使得今年中國的煤炭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另外最近價格「瘋漲」的能源,還包括原油。8月底,北美受到颶風「Ida」影響,90%原油產能被迫停產。在颶風侵襲半月過後,墨西哥灣約28.24%的石油產能仍處於關閉狀態。10月4日OPEC+會議決定,為了維持利潤減少庫存,目前不會透過增產來緩解供應荒。

而原油需求方面,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各國開始重新恢復旅遊業,造成燃油消費在不斷增加。而天然氣和煤炭供應嚴重短缺,引發上述兩能源供應價格急劇上漲,並造成市場大規模轉向石油產品,也無形中推高了原油價格。

當實現碳中和目標准備不足、新冠疫情的影響、極端天氣發生、新能源基礎設施投資的不足、地緣政治衝突和能源政策失誤同時發生時。一連串的天災與人禍,都是造成今年冬天能源危機的主因。未來全球能源市場或將迎來更大的波動性。全世界若沒有共識,願意共同努力來應對能源危機對人類產生的不確定性風險的話,未來的冬天將沒有最冷只有更冷。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貿易戰時幾乎停止進口,中國為何狂買美國天然氣?應對能源短缺與碳減排 更多文章

*作者為金融學博士、投行人士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謝錦芳專欄:財政補貼的石油成癮症
高克培觀點:嬰幼兒和保姆
楊岡儒觀點:員警盜賣個資及司法院工程師利用系統漏洞案
許詠翔觀點:蔡英文把公投搞成連環船,東風不來怎麼辦?
觀點投書:蔡英文跛腳,蘇貞昌獨霸
觀點投書:邱國正難以啟齒的真心話
觀點投書:中共空軍臂章的「智慧財產侵權」問題
觀點投書:張亞中教授 vs黃維司令
當一天的九門提督,巡視北京城吧:《故宮應該這麼逛》選摘
獨家》湧言會遞2024橄欖枝?賴清德南下探訪林崑海「破冰」
退將夏瀛洲指解放軍有權在我西南空域「巡邏」 卓榮泰痛批「叛國」
共軍犯台優先攻打金、馬?李問揭可能風險:恐得不償失
不滿張景森唱衰「2024年會消失」 時力反酸:高官終日醉心政治口水
讚林靜儀接受徵召勇敢無懼 賴清德:相信她會為善良全力以赴
「當導演你行的」培訓展成果 鼓勵學員持續創作
中國列「台獨頑固分子」名單 沈富雄點名更大咖的3人才該上榜
疫情趨緩!中油石化部邀請19隊同業參賽 較勁慢速壘球
新北市文化局推「新秀展演申請」計畫 邀張碩尹打造沉浸式無人劇場
德國護衛艦「巴伐利亞號」訪問日本,日德防衛官員強調擴大印太防衛合作
直言民進黨在野反萊豬是錯誤決定 趙怡翔:當時資訊較不充足
「關渡那麼田」打造城市農產品牌 邀民眾一起樂活農業幸福台北
林昶佐缺席環南市場活動 柯文哲:我有把他當朋友
林靜儀因「政治因素」請辭疫苗救濟審議委員 陳時中: 替代人選未定
2021falifali音樂節玉里熱鬧展開 優美樂曲搭配在地美食撫慰人心
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節登場 吸引逾一千三百餘人前來競技
蘇貞昌稱「美國人很氣」反萊豬 趙少康曝居心:先給國民黨戴帽子
族群融合世界六堆之夜 潘孟安高歌與眾星嗨翻屏東
來國際旅展臺北館 聽老房子的奇幻故事
搖滾天王伍佰詼諧介紹高流 惡趣味吸引1.5萬名網友按讚
中信特攻取名「DEA」原因曝光 逾40家企業共同力挺反毒決心
參山處跟業者前進日本 喔熊聯名美食飄香名古屋
客庄十二大節慶 揭開臺東好米收冬祭「歌禾舞穀.平安稻來」活動序幕
「鼓」動客家「響」亮300 六堆學校共展客家課程教學成果
300頭客家獅齊聚 六堆300舞動薪傳展現團結精神
不動產劃時代轉型 全台首創全訂製別墅社區
戰力太強逼蔣萬安轉守為攻?羅智強避談2022:現在目標一致為公投
59.4萬劑AZ疫苗今天到貨月底就到期 指揮中心透露:藥廠原想給更多
不惜鬧到魚死網破!英國和法國掀起漁業大戰:出動海警扣船、抓人、罰款
歷史新新聞》1996年專訪顏清標:我選縣議長時,民進黨縣議員也支持我
幕後》美國評鑑台灣後備戰力虛有其表 施壓5年蔡政府終改教召14天
接種BNT、AZ疫苗免上平台預約 指揮中心開放醫院直接掛號施打
與左鎮有約!博塔文攜繪本再訪台南 希望台灣小朋友認識斯洛伐克
敬老月帶長輩臺中半日遊 社會局與農會攜手優惠
彭博社:中國政府要求阿里巴巴出售《南華早報》,央企紫荊文化考慮接手
臺中農村好好玩 感受美好的原味農村
「政府百億養豬基金2年縮水21億」 邱臣遠痛批:先畫大餅再大打折扣
蔡英文稱「美牛是毒牛」?民進黨:國民黨以假訊息混淆視聽,最毒立倫心
顧爾德專欄:小英入獄、蘇揆受懲,中國展開「反獨促統」新攻勢
「新北中信特攻」正式成軍 辜仲諒:除推廣籃球還要讓年輕人遠離毒品
林庭瑤專欄:制裁「台獨頑固分子」,蔡政府如何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