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  

約 156 項搜尋結果
中選會日前公告,7月26日將進行首波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投開票。(柯承惠攝)

罷免投票定在726竟與缺電有關?李鴻源曝內幕:民眾、產業界將忍無可忍

2019年7月19日在荷莫茲海峽遭伊朗扣押的英國油輪「史丹納帝國號」(Stena Impero)。(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中東「石油命脈」恐遭封鎖?分析師:投資人應逆向操作這兩項資產

以色列最大城特拉維夫市區遭遇伊朗飛彈襲擊,天空光影是鐵穹攔截過程。(美聯社)

第三次石油危機倒數計時?!華府智庫專家警告:伊朗石油命脈若被斬斷,恐徹底引爆中東能源危機

1987年,一艘伊朗海軍船艦載運水雷在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活動。(AP)

華爾街日報》伊朗的「王牌威脅」:若封鎖荷莫茲海峽,全球1/3石油運輸恐受衝擊

筆者認為,中國軍演暴露台灣能源脆弱,天然氣存量僅夠一週,核電爭議再起,美方早已示警,台灣卻仍堅持廢核政策。圖為核四廠,台電龍門核能發電廠。(資料照,顏麟宇攝)

觀點投書:外有中國威脅,內有非核家園,沒有抗中保台,只有狼狽為奸

AIT今(24)日在臉書貼出谷立言(見圖)20日在美國商會謝年飯致詞,再度提到台灣能源問題。(資料照,劉偉宏攝)

二度暗示賴政府擁核?AIT谷立言再提台灣能源解方:美國可提供核能技術

人工智慧開發商稱正在努力實現碳中和,並補充比他們使用量還多的水,即使這些公司還在繼續建設大型數據中心。(使用Gemini生成)

華爾街日報》GPT-3模型每回答10到50次用戶詢問,就需要喝500毫升的水!AI吃電又耗水,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研華歐洲總經理班希達指出,「研華歐洲總部選在恩荷芬,依客戶不同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恩荷芬成為一個成功案例,研華可以把這裡的創新成果推廣到其他市場。」(顏麟宇攝)

專訪》研華歐洲總經理:恩荷芬具戰略優勢 創新成果可推廣至其他市場

台達電EMEA總經理夏默表示,位於 Helmond的綠建築展示中心,夏天有幾個月可達到淨零。(顏麟宇攝)

專訪》台達EMEA總經理夏默:融入荷蘭創新生態系 實踐開放式創新

台積電南科晶圓18廠生產的3奈米製程晶片。(柯承惠攝)

中國若攻擊台灣,AI發展進程將遭受何種打擊?《晶片戰爭》作者米勒這樣看

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民眾上街抗議。(美聯社)

封鎖古巴長達62年!當糧食與能源危機蔓延,美國經濟制裁的危害正在加劇

德國的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如果我們搞錯了潔淨能源的代價,能源轉型也難救全球暖化

2022年8月3日,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所率訪問團會面(AP)

BBC專訪裴洛西:即便我去年訪問台灣,美國的「一中政策」也不曾改變

氫氣能源是什麼?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氫能源是什麼?未來能源新趨勢,有望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新能源

由於替代能源大行其道,國際能源署估計未來5年內,石油需求增幅將明顯縮減(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能源危機或促使人類提前揮別石油

面對台灣迫切的能源危機,人人自危的產業界則一直都有提倡核能的聲音。(圖/Pixabay)

觀點投書:反核不為安全,只為「唯綠能」的綠能家園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舉辦座談會,談到能源政策時批民進黨將非核家園當成神主牌,更脫口「若要投給民進黨,那就生肺癌好了」,引起綠營人士不滿。(資料照,顏麟宇攝)

「肺癌說」遭綠營圍剿 郭台銘批斷章取義:民進黨政府不敢面對能源危機

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30日出席新北場簽書會。(黃辦提供)

直言綠營執政核能延役不可能 黃珊珊曝能源危機嘆 :這是民進黨的神主牌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2020年視察尚未正式商轉的芬蘭奧爾基洛托核電廠。(維基百科/CC BY 2.0)

走到核能十字路口的歐洲:德國實現「非核家園」隔天,芬蘭啟用歐洲發電量最大的核反應爐

阿拉伯國家卡達的液化天然氣運送船。(AP)

一邊制裁一邊買》歐盟增加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路透》:考驗擺脫俄國化石燃料的決心

當前的能源危機所預示出的轉變,將在2030 年之前把化石燃料佔比削減到 75% 以下(圖/ Chris LeBoutillier  @Unsplash)

解析》「能源不安全」時代來臨!在戰爭、疫情及能源轉型三重夾擊下,我們的出路在哪?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寒暄(AP)

《經濟學人》談「那些不選邊站的狡猾國家」:當美中霸權針鋒相對,不結盟國家正重塑世界格局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柏林聚集許多反對核能的民眾。(AP)

歐洲能源危機下,德國4/15起全面停用核電 當局有信心不會缺電

2022年,因應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德國在北海南岸趕工興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資料照,美聯社)

戰爭啟示錄-能源篇》經濟制裁有用嗎?歐盟漸與俄羅斯能源脫鉤 西方不尋求與中國劃清界線

德國的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美聯社)

烏克蘭戰爭及補貼政策推動綠色轉型!《經濟學人》:能源轉型加速5至10年

中俄東先天然氣管道。(資料照:AP)

亞洲今年維持經濟成長動力的關鍵!《日經亞洲》:必須加強能源安全

(圖/Pxhere)

華爾街日報》歐洲下一個能源考驗:擺脫對中國太陽能板的依賴

2022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超過中國和美國。(AP)

經濟熱議》能源危機下,歐元區去年經濟成長竟達到3.5%;超美趕中,怎麼辦到的?

美元。(美聯社)

全球通膨逐漸緩解 《經濟學人》:只有戰勝這2點,世界經濟才能走出困境

美元鈔票。(美聯社)

俄烏戰爭加新冠疫情衝擊 聯合國估2023年經濟成長降至1.9%

(BBC中文網)

一年來祭出九輪制裁,歐洲不再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了嗎?

美國華爾街的交易員正在盯盤。(美聯社)

「通膨還沒結束!」瑞銀集團執行長:2023年將是全球經濟的轉折之年

俄羅斯總統普京原本預期歐洲難熬油斷氣的寒冬。(美聯社)

黎蝸藤專欄:暖冬天助抗俄,歐洲力推「能源脫俄」

阿爾及利亞的國旗,鑲嵌在綠白底色上的紅色月牙與五角星。(美聯社)

能源危機時代發大財!不願得罪中俄 《外交政策》:天然氣出口大國阿爾及利亞申請加入金磚國家

2022年7月13日,美國政府公布6月通膨率年增9.1%,達到40年來最高點(美聯社)

史詩級抗通膨之戰!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前景黯淡 政治障礙讓各央行面臨更棘手任務

沃旭能源、離岸風電。(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粉專)

北海躍升歐洲新興經濟體?《經濟學人》:有望打破德法領導傳統,促使政經中心北移

電動車特斯拉。(美聯社)

電動車前景看俏?金融危機來襲?觀光業復甦?《經濟學人》深入預測2023年15個產業發展

2022年,因應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德國在北海南岸趕工興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AP)

持續升息、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籠罩 《經濟學人》預測2023年全球商業環境及10大商業趨勢

德國總理蕭爾茨。(美聯社)

未能從歷史學會正確教訓!《外交政策》:德國忽視來自中俄迫在眉睫的威脅

2022年8月台海危機,中共軍演鎖台,解放軍對台灣海域發射火箭(AP)

新冠疫情結束?台海戰爭爆發?《外交政策》:2023年可能不會比2022年和平

學者推估兔年台灣電力備轉容量率將低於3%,缺電危機大增。(洪煜勛攝)

謝錦芳專欄:兔年缺電大危機,政府準備好了嗎?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全球陷入缺電危機,各國再度擁抱核能 《經濟學人》:應汲取法國的三大教訓

新煤礦位於坎布里亞的懷特港附近。(BBC中文網)

應對能源危機,英國30年來首度批准開採新煤礦

圖為台電龍潭超高壓變電所之高壓電塔連接站。(台電提供)

「儲能」是關鍵!台灣大停電、德國遇能源危機,突顯穩定供電重要性

LVMH 集團在全法國提早關燈,以應對能源危機(圖/Bastien Nvs @Unsplash)

法國下令為斷電做準備!學校難逃關閉引眾怒

英國倫敦。(AP)

能源危機與長年積弊 英國迎戰經濟寒冬

今年歐洲、美國、非洲和中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糧食短缺與水資源分配是無數問題的其中兩項。圖為水位明顯下降的英國貝廷斯水庫(Baitings Reservoir)。(美聯社)

歐洲能源危機的啟示!《經濟學人》:天氣再度決定經濟結果

美國德州的石油開採設備。(美聯社)

誰是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業贏家及輸家?《經濟學人》:這個能力是決定公司表現的關鍵

2022年8月15日,印度慶祝獨立建國(印巴分治)75周年(AP)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印度擔任G20輪值主席國 《外交政策》:趁機強調「領導大國」的新興地位

2022年,因應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德國在北海南岸趕工興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AP)

持久能源危機及地緣政治危機衝擊歐洲 《經濟學人》:競爭力及全球地位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