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周末相互襲擊了對方的能源設施,令這場衝突大幅升級,使戰火逼近對全球經濟和市場至關重要的能源行業。
到目前為止,襲擊的規模還算有限,但由於面對破壞加大的風險,油價已經上漲,而且戰鬥已經影響到油輪運輸和供應流動。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伊朗是主要的石油生產國,而且靠近其他主要出口國和運輸路線,這使伊朗有能力影響全球能源市場。上周六,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的高級指揮官埃斯梅爾·科薩里(Esmail Kowsari)警告稱,伊朗正在考慮關閉荷莫茲
海峽。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運輸要經過這條海峽。
科薩里說:「在懲罰敵人方面,我們的手段很多,軍事回應只是我們整體回應的一部分。」除軍事職務外,科薩里還是一名議員。
海事安全諮詢公司Vanguard Tech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德黑蘭方面在緊張時期經常發出這種威脅,但並沒有採取行動。然而,託運人還是擔心通過荷莫茲海峽航行的船隻會面臨被交戰雙方誤傷或誤判身份的高風險。
美國原油期貨上周五跳漲7.3%,收於每桶73美元,為四個月來的最高水準。
伊朗在能源方面也很容易受到衝擊。目前的伊朗正深陷於嚴重經濟危機之中,石油產出是滿足國內燃料需求和賺取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戰事升級,伊朗能源產業將成為具吸引力的攻擊目標。
去年秋天的事件曾反映出這方面的敏感性,當時以色列正權衡如何回應伊朗的飛彈襲擊,拜登(Biden)政府施壓以色列不要去攻擊伊朗的能源部門,以免衝突升級,最終確實影響到了以色列對攻擊目標的選擇。
而這樣的克制正在開始消退。伊朗上周六表示,以色列利用無人機在波斯灣的南帕爾斯巨型氣田襲擊了兩個天然氣設施,引發爆炸。
據煉油廠運營商稱,當天晚些時候,一枚伊朗飛彈擊中了位於特拉維夫以北的海法的一家煉油廠,損壞了管道,並迫使該煉油厂部分關閉。《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旗下的Storyful核實了相關影片片段。
隨後,以色列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主要燃料庫和中心煉油廠,火焰直衝天空,消防員在周日凌晨撲滅了大火。
數據商品公司Kpler的原油分析主管霍馬永·法拉克沙希(Homayoun Falakshahi)表示,對石油設施的襲擊「打開了心理操縱和威脅的大門,這可能推高油價。」
據Kpler稱,由於戰鬥帶來的風險,幾艘原定要前往伊朗主要原油出口港哈爾克島裝載原油的油輪自上周五以來推遲了抵達時間。伊朗每天150萬桶的原油出口中有大部分都是通過哈爾克島裝運的,這是中國獲取原油供應的一個重要來源。
在地中海地區,以色列切斷了主要氣田的天然氣供應,以防止這些氣田在戰鬥中成為目標。從這些氣田獲得天然氣供應的埃及和約旦均表示,它們正遭受天然氣供應中斷,並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伊朗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和第四大原油資源。
市場曾在2019年遭遇了一場噩夢般的場景,當時據稱是伊朗發動的無人機襲擊了沙烏地的一個加工設施和一個油田,導致沙烏地約一半的石油生產暫時中斷。
在20世紀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之間所謂的油輪戰爭曾導致數百艘船隻遭到襲擊,其中幾艘沉沒或擱淺。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中博弈進入危險套路:先升級再降溫 | 更多文章 )
而到了最近幾年,由於葉門胡塞武裝(Houthi)對紅海國際航線進行襲擊,已迫使油輪繞道非洲航行。
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全球政經局勢快速驟變,汲取新知,「質」比「量」更重要!
《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年訂方案
現在加入VVIP,即享實用好禮!☛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