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貿易戰中都採取了「先升級再降溫」的策略。
這是一種冒險的做法,有時確實會奏效:它已促使美中本周在倫敦會談。但這種策略幾乎不可能帶來持久的休戰。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 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就在幾天前,美中經濟關係似乎逼近破裂邊緣,上月達成的一項臨時協議眼看就要瓦解。由於不滿美國最近針對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發出的警告,北京方面幾乎切斷了對美國汽車製造商和國防承包商的稀土供應。作為回應,華盛頓方面放出大招,禁止出售中國急需的噴氣發動機和其他產品。
雙方行動迅速升級令全球供應鏈面臨重創威脅,但在之後,局勢同樣迅速地出現了轉機,這讓全球企業和投資者鬆了一口氣。川普與習近平通了電話,隨後雙方於周一在倫敦重啟了貿易談判。
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川普授權美國談判代表放鬆近期對中國的一些限制,以換取中方談判代表做出保證,承諾加快稀土發貨。市場為此歡呼。
「先升級再降溫」的策略對雙方都管用。
經過數月公開催促,川普終於和習近平通上了電話。
至於習近平,他成功地讓川普將商務部長派遣到美國談判團隊中。美國商務部長負責出口管制,而出口管制對北京方面的產業和技術雄心構成關鍵障礙。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官員一直希望建立一個聚焦技術限制事宜的溝通渠道。
北京的一些知情人士告訴我,如果未來幾個月一切順利,習近平的領導層甚至希望能取得一項重大的外交勝利:讓川普訪問中國,最早或許在9月份。
這確實是一個「如果」。
川普表示他已接受習近平的邀請,但具體時間或其他細節尚未確定。更重要的是,過去一個月跌宕起伏的局勢表明,如果任何一方採取了另一方認為具有挑釁性的行動,緊張局勢就可能迅速升級。
美國和中國現在都對對方抱有深深的懷疑。這解釋了為何川普和習近平都認為,要想得到己方想要的結果,讓局勢升級是唯一途徑。
這意味著即使當前的貿易休戰得以維持,達成可持續的美中經濟協議的前景依然渺茫。在一些雙方都很看重的領域,兩國仍在朝著更廣泛脫鉤的方向發展。
中國正加碼調動整個國家的力量,以期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美國則在加強出口管制,以阻止中國獲取可能在AI和航空等領域推進戰略宏圖的美國技術。與此同時,華盛頓方面也在繼續尋求說服其他國家,把中國排除在它們的供應鏈和先進技術產業之外。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Google新AI工具重創新聞網站流量!「搜尋引擎」變「答案引擎」,用戶何必再點擊? | 更多文章 )
結果就是:緊張局勢暫時緩解並不意味著不會再次爆發。雙方「先升級再降溫」的策略可能成為新常態。
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全球政經局勢快速驟變,汲取新知,「質」比「量」更重要!
《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年訂方案
現在加入VVIP,即享實用好禮!☛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