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大哉問:稀土為何成為拿捏美國的王牌?

2025-06-13 12:00
美國與中國2025年5月在瑞士舉行貿易談判,美國財長貝森特(右一)、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左一)步行中互動。美中關係、中美關係、貿易戰、關稅。(美聯社)

不久前,中國引入了針對重稀土、磁體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要求每一批貨物的出口都必須單獨申請許可證。此舉是為了反制美國總統川普引入的對華新關稅以及其他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政策。由於許可證申請經常需要耗費數星期時間,美國、歐洲等地的企業正面臨嚴重的供應鏈中斷風險。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就稱,稀土短缺正在影響該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研發。

現在,中美兩國在6月10日深夜結束的倫敦會談中顯然取得了一定進展。川普總統次日披露,中國將為美國企業獲取急需的磁體、稀土材料提供便利,這也為兩國繼續進行貿易談判打開了大門。川普稱,作為回報,美方將停止吊銷在美中國留學生的簽證。不過,中美兩國此次達成的「措施框架」,其詳情迄今未對外界披露,兩國領導人何時正式批准這份文件也是未知數。

事實上,在中美倫敦會談前、習近平和川普通話後的6月7日,中國商務部就表示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產品出口許可證。這顯然是回應了川普上星期與習近平通電話時提出的請求。6月11日,總部位於贛州的稀土集團金力永磁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證實,已獲得部分稀土產品出口許可證,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國、歐洲和東南亞。

中國的重要籌碼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致力於構建稀土開採和加工全球產業鏈,並取得了主導地位。稀土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先進製造、國防和醫療保健等眾多行業。早在1992年,鄧小平就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彰顯了北京想要利用好稀土供應大國地位的戰略構想。如今,牢牢掌控在中國手中的稀土供應鏈,已經成為北京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籌碼。2019年,習近平在視察贛州一家稀土加工廠時,就將稀土描述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也因此,分析人士指出,北京不太可能完全放棄旨在掌控這條關鍵產業鏈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關系專家王義桅教授表示,中國可能放松關鍵礦產出口管制的唯一情況是美國首先全面取消貿易戰中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這與中國政府此前的立場相呼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美方)就難以指責中國繼續加強出口管制。」

目前,中國在「重稀土」材料供應方面基本處於壟斷地位,這種材料可以用來製造強力耐熱磁體,後者對軍工產業、電動汽車行業有著重要意義。此外,中國還生產全球約80%的鎢、鎵、銻,以及60%的鍺——所有這些礦物都用於製造半導體以及其他先進技術。

中國企業的隱憂

全球產業鏈依賴中國供應商的風險首次受到關注是在2010年,當時北京因領土爭端暫停了對日本的稀土出口。禁令在大約兩個月後解除,但作為預防措施,日本在其他國家投資了稀土加工廠,並開始囤積這些材料。 (相關報導: 國際為什麼:解放軍的航空母艦穿越第二島鏈,為何引發關注? 更多文章

不過,中國企業還能壟斷全球關鍵材料產業鏈多久,如今也要打上一個問號。美聯社記者走訪了礦產開採和加工重鎮——江西贛州,發現那裡的相關從業人員正在擔心曾經豐富的礦產資源正在枯竭。一家鎢礦冶煉廠的仲姓經理對美聯社說:「我發現鎢礦石越來越難採購了。」這位從礦工一路晉升到經理的一線從業人員對自己以及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因為許多贛州的礦產企業正在逐漸消失。